我3月21日做的藥流,4月7日來例假,但是現在半個多月了還沒完。從第六天開始就是特別少量的,一點點血,而且顏色偏暗,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什么婦科病啊?我應該吃些什么藥呢?

熱心網友

最可能的原因就是 沒流干凈,必須上醫院檢查 然后做清宮否則有危險 1

熱心網友

藥流清宮了嗎?最好去做個B超,就怕沒流干凈.我有個小姐妹也是這樣,結果又得刮宮,真是受罪!

熱心網友

最保險的解決方法也是最老套的辦法是:上醫院看醫生.雖然現在有的醫院會有些某某問題,不過病急亂投醫并沒有好處.我以前也有類似的困饒,最后還是看醫生解除尷尬.希望你也可以試試,呵呵.

熱心網友

月經周期基本正常,行經時間7天以上,甚則淋漓不斷達半月方凈,經量不多,或稍多于正常量者,稱為“經期過長”。本病應與月經過多、崩漏相鑒別,但是本病遷延日久,也可形成崩漏。   本病主要是由于脾腎虧虛,沖任不固,或血熱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滯,新血不得歸經所致。  (1)脾虛失攝:素體脾虛氣弱,或勞倦傷脾,脾氣益虧,失于攝血,以致沖任不固,經血來后持續不止。  (2)腎氣不固:素體腎氣虧...

熱心網友

月經周期基本正常,行經時間7天以上,甚則淋漓不斷達半月方凈,經量不多,或稍多于正常量者,稱為“經期過長”。本病應與月經過多、崩漏相鑒別,但是本病遷延日久,也可形成崩漏。   本病主要是由于脾腎虧虛,沖任不固,或血熱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滯,新血不得歸經所致。  (1)脾虛失攝:素體脾虛氣弱,或勞倦傷脾,脾氣益虧,失于攝血,以致沖任不固,經血來后持續不止。  (2)腎氣不固:素體腎氣虧虛,或房勞多產,損傷腎氣,以致腎失封藏,固攝不利,經期過長。  (3)陰虛內熱:素體陰虛,或房室不節,或孕產過多,或久病大病之后耗傷陰精。陰虛生內熱,熱擾沖任,以致經行淋漓不止。  (4)濕熱下注:素體濕熱內盛,或經期性交,起居失節,以致濕熱之邪侵犯胞宮血海,熱迫血行,行經日久不止。  (5)血瘀阻脈:舊有瘀血內停,或經產之期,血室正開,余血未盡,又感寒邪,血為寒凝,形成瘀血,瘀血阻滯胞脈,血不歸經而致經期過長。經期過長病人怎樣自我擇藥調經?   凡有一定醫療知識的經期過長患者,只要經過有關檢查排除器質性因素外,可自行選擇以下方藥治療。   一、中成藥   1. 知柏地黃丸,每服9克,日服2次(適用于陰虛火旺者)。   2. 龍膽瀉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適用于濕熱下注者)。   3. 金匱腎氣丸,每服9克,日服2次(適用于腎氣不足者)。   4. 歸脾丸,每服9克,日服2次(適用于脾虛失攝者)。  5. 益母草膏,每服20克,日服3次(適用于血瘀阻脈者)。   6. 云南白藥,每服0.5克,日服3次(適用于各型之出血量多而經久不止者)。   二、簡便驗方   1. 女貞子、旱蓮草、生地各12克,茜草10克(適用于陰虛血熱者)。   2. 黃柏、蒼術各10克,薏苡仁20克,側柏葉12克(適用于濕熱下注者)。   3. 三七粉1克,水沖服(適用于血瘀者)。   4. 黃芪18克,黨參12克,炒升麻,炒荊芥各10克,香附6克(適用于脾虛失攝者)。   5. 鹿角霜、川續斷各15克,烏賊骨10克(適用于腎氣不固者)。   三、飲食療法   1. 黃芪、人參各30克,生雞1只,切塊。煮熟后食用(適用于脾虛者)。   2. 當歸、川芎各15克,紅花10克,黃酒500毫升。煮數沸后過濾去渣,每服30毫升,日服2次 (適用于血瘀者)。   3. 山藥、黑木耳炒肉片,以真藕粉著泥(適用于腎氣不固者)。   4. 女貞子、旱蓮草各10克,代茶飲(適用于陰虛內熱者)。   5. 鮮生地60克,赤小豆30克,粳米200克。煮粥食用(適用于陰虛內熱或濕熱下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