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很難知道他們內心的想法。
熱心網友
(一)處理好與領導關系的意義可以得到領導的信賴,可以贏得同事更多的擁戴,可以滿足心理需要和發展需要,可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二)處理與領導關系的原則 1、尊重而不崇拜 尊重是溝通雙方情感,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前提和條件。對于部領導來說,尊重需要的心理更強,因為尊重是提高領導者威望,增強領導控制力和駕馭能力,保證工作順利開展的精神力量。任何一個領導者,如果失去了下級對自己的尊重,那就不可能有較高的威望和較強的號召力、凝聚力,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發揮領導者的作用。尊重是相互的,組工干部尊重部領導不僅是滿足部領導心理需求的需要,而且也是組工干部獲得部領導尊重的需要。當然,組工干部對部領導的尊重,應當以事業為重,堅持組織原則,決不能有任何個人的不良動機。 一般來說,下級容易做到尊重部領導,問題是當遇到部領導有明顯弱點或者業務不熟,甚至工作能力不如自己的部領導的時候,作為被領導者如何對待,這是對組工干部能否自覺尊重領導的一個考驗。如果組工干部缺乏自知之明,就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瞧不起部領導、貶低部領導的情緒,這不僅有損于領導者的威信,傷害與部領導的關系,而且對全局工作不利。如果部領導明顯不稱職,作為下級可以按照組織原則,通過正常渠道,向更上一級組織提出意見,但在部領導未離開現崗位之前,仍然應該維護他的威信,尊重他的人格,支持他的工作。這才是組工干部應持的正確態度,是覺悟高的表現。 對部領導應當尊重,但絕不應該崇拜。崇拜是不科學的、愚昧落后的意識。領導干部和領袖人物都是人。盡管他們相對地說有較高的才能和膽略,但不是“完人”,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搞崇拜必然要美化領導,文過飾非,崇拜能滋生庸俗的人際關系。如阿諛奉承、行賄受賄、拉攏投靠、人身依附、結黨營私等。庸俗的上下級關系是政治腐敗、社會腐敗的一種表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腐蝕劑,崇拜會給上級幫倒忙,使上級脫離群眾,形象不佳。一個明智的領導者是不應贊成下級對自己搞崇拜的,而且還要對搞崇拜者進行批評教育。 對上級的尊重和搞個人崇拜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但從尊重滑向崇拜卻比較容易,區別就在于個人的動機,在于是否堅持原則,在于能否把握尊重的分寸。2、服從而不盲從 被領導者要服從領導者,沒有服從就沒有領導。沒有服從就形不成統一的意志和力量,任何事業都難成就。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權力屬于人民。下級與上級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上下級關系中的服從雖有強制性,但沒有統治和壓迫的性質。這種服從的強制性完全是維護人民利益的需要,是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因此,作為組工干部,服從上級組織,服從部領導,不是奴性的表現,而是對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理性行為。 我們講服從,其大前提就是確認上級的指示、決定符合黨的基本路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要求我們在堅持服從原則時,注意把服從部領導同服從中央領導統一起來,把對上級負責同對人民負責統一起來。當發現部領導的指示、決定與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有矛盾時,要及時向部領導反映,并要堅決按照中央路線方針政策指導自己的工作;當發現部領導的指示、決定不符合客觀實際,執行起來不利于黨的事業時,也應積極向部領導反映,申明看法,敦請部領導修改指示決定。下級自覺做到這一點是很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智慧、才能,而且更需要勇氣和膽識。 堅持服從原則,還應注意對部領導的決議、指示不能因自己有不同意見而不執行。正確的態度是一方面積極向部領導反映自己的意見,另一方面在部領導沒有采納自己的意見修改決議指示之前,仍要按原指示決議執行,在執行中積極采取措施,把可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當然,執行的結果證明部領導指示是錯誤的,責任由部領導承擔。 盲從是對上級的指示、決定,在不理解不領會的情況下一味附和、一概聽從、一律執行的盲目行為。對上級盲從往往是以對上級的崇拜為思想基礎的。盲從往往給上級幫倒忙。盲從也最容易被某些心術不正的領導者利用,結幫拉派,謀取權力和私利。組工干部正確處理與部領導的關系應堅持服從原則,絕不盲從。即使部領導的批示是正確的,也要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不要做傳聲筒式的組工干部。 3、局部服從全局 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全局和局部兩個方面,全局是指事物的整體及其發展的全過程,帶有照顧各方面和各階段的性質。局部是指組成事物整體的一部分及發展的某個階段。全局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在全局和局部的關系上全局統率局部,局部隸屬于全局。全局的利益是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之所在。全局和局部的關系反映在領導關系方面就是上級與下級的關系。作為組工干部必須識大體,顧大局,使局部服從全局,小道理服從大道理,這是自己在處理與部領導關系時應遵循的原則。遵循照顧全局的原則,就是要積極支持部領導的工作。首先,想問題辦事情不能只顧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而應從全局出發。當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發生矛盾時,舍得放棄局部利益,甚至犧牲局部利益以顧全局利益。其次,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局部工作的良好績效為部領導全局工作創造有利條件,推動全局工作。其三,要正確維護部領導的權威。要從思想到言行舉止體現尊重上級。要正確對待部領導的缺點錯誤,決不背后議論、貶低。要積極支持,熱情幫助能力比自己弱的部領導,執行他的正確指示,尊重他的領導地位。 4、直言不妄言 組工干部應善于用直言、真言以至諍言來增進同部領導之間的了解,融洽彼此之間的感情。 (1)對部領導進言時要講真話,不唯唯諾諾、吞吞吐吐,更不能花言巧語。組工干部是部領導做好組織干部工作的參謀助手,向領導反映情況時,要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縮小,不摻沙注水,不只報喜不報憂。向部領導提出工作建議時,要有根有據地闡明其有利條件、制約因素以及可能產生的后果,讓部領導自己根據反映的實際情況來定奪,不能為取得部領導的支持而掩蓋和歪曲事實真相,或者把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給部領導,逼近他接受、表態。 (2)對部領導進行評價時,要講實話,不講風言風語。向上級組織反映情況要實話實說,特別對本部門處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及少數群眾不太客觀的評論,要敢于公正評判,讓上級明辯是非。 (3)對部領導進行批評時要講真話,不講假話。在領導班子和黨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時,組工干部要從維護班子團結和關心愛護同志的角度出發,對部領導個人在思想、工作作風上存在的缺點、不足,開誠布公地進行批評,提出建議,不能礙于面子而采取“老好人”的態度。 5、盡責不卸責 搞好工作,力爭顯著的政績,這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作為部領導,總是希望下屬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因此,積極努力地做好工作,盡職盡責,為部領導分憂解難,是組工干部處理好與部領導關系的一條重要原則。在實際工作中,廣大組工干部一是要當個積極的執行者,對上級的決議、指示和下達的各項任務,不僅要堅決貫徹執行,而且要在不違背上級精神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從事實際工作情況,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實施方案,圓滿地富有創造性地完成上級交給的工作任務。切忌照抄照轉,防止工作一般化。二是要當個誠實的信息員。上級決策的依據來自于下級。每個組工干部都有責任向領導反映真實情況。那種華而不實、好大喜功、報喜不報憂的不良作風,會給黨的事業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我們應本著對上級負責,對黨和人民負責的精神,當一個誠實的信息員,如實反映基層情況和其他有關重要信息,以便部領導了解和掌握全面、真實的情況。三是要當個無私的好參謀。組工干部不但有責任向上級反映真實情況,而且有義務向部領導提出自己的建議。常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一定意義上,下級對上級領導來說也可以算是一個“旁觀者”,他們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可以也應該為領導獻計獻策,當好參謀。四是遇到矛盾要設法解決,不上交。工作中遇到一些難以預料的比較棘手的麻煩時,組工干部要冷靜思考,認真分析,采取多種方式予以解決,通過不斷解決錯綜復雜的矛盾,鍛煉自己,提高自己。對屬于自己工作范圍內的矛盾,盡快解決,不能讓其激化;對超出職責范圍但自己又有能力解決的矛盾,要協調有關部門想方設法解決,不能回避,把矛盾推給他人;當遇到涉及全局性的矛盾時,要積極爭取部務會的支持,盡力解決,不能把矛盾推給部領導。 6、正氣不俗氣 在八小時之外的生活圈內和社交圈內,干部應當同部領導保持一種正常而親密的同志關系。這里要注意兩點:一要講正氣,不要稱兄道弟。在現實生活中,常常聽到一些人稱呼單位的“一把手”為“老板”,或者互相稱兄道弟,這是極不嚴肅的,不僅不能效仿,而且必須加以制止。部領導是組織部班子中的核心人物,唱的是“主角”,但不是“老板”,他同班子成員和普通干部群眾一樣,在政治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雇傭與被雇傭的人身依附關系。組工干部同部領導的關系,不是舊社會江湖上和黑社會里為一己私利湊合在一起的把兄弟,而是為了遠大理想和人民群眾的利益由黨組織安排到一起團結共事的同志。因此,組工干部不要把“老板”和“哥們兒”套用在部領導身上,應當以“同志”來稱呼。二要追求高尚,不要低級趣味。在八小時之外,組工干部與部領導成員之間會有一些接觸,但這種接觸要把握分寸,切忌庸俗化,一方面,對上級要采取尊重愛護的態度,自覺維護上級的權威,體諒上級的繁忙與困難,當與己有關的問題一時得不到解決時,不可妄加非議、評頭論足,惡語中傷或采取無理行為;另一方面,又不能對上級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置原則與人格于不顧,搞人身依附。有些人在上級面前一味恭維,見到上級有缺點非但不指出,反而替其掩飾,還有的請客送禮打小報告等,這些都把自己與上級關系庸俗化的表現。為此,我們必須堅決予以摒棄。總之,講正氣、追求高尚是一種“黏合劑”,搞庸俗關系則是一種“腐化劑”。組工干部與部領導相處往來,只有講正氣、講黨性、講原則,彼此之間的關系才能牢固長久,彼此之間的感情才會真摯純樸,彼此之間的合作才會卓越成效。(三)處理與部領導關系的方法 下級處理與部領導的關系,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講究方法藝術,把原則性與靈活性緊密而巧妙地結合起來。1、首先要了解、熟悉部領導,善于領會部領導意圖 首先應了解部領導的優點缺點,長處短處,工作方式甚至專長愛好、生活習慣等。只有這樣,才可能在處理與部領導關系中恰到好處地揚長避短。同時,也可以比較準確地提供部領導所需要的情況,滿足其工作和心理需求,避免反映情況抓不住要領或產生過大的“認識誤差”與“行為誤差”。總之,恰當地依據部領導的心理特點和習慣開展工作,既有利于搞好工作,又有利于處理好與部領導的關系。例如,有的部領導直率爽快,工作作風雷厲風行;有的部領導嚴謹細致,工作作風踏實求真;有的喜看書面報告;有的喜歡聽口頭匯報等。組工干部對此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就可以針對部領導的特點,尊重其工作習慣,以求得最好的工作效應。在日常工作中為實現某一目標、完成某一任務而作的設想、計劃就是意圖。要想很好地完成部領導交給的工作,必須了解部領導對搞好這項工作的行為動機和基本設想,也就是領會部領導意圖。只有這樣,才能依據部領導的思路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出色地完成部領導交給的工作。如果不了解部領導意圖,只管按照自己的主觀愿望去做工作,就很難做到心領神會,默契配合,有時甚至會出現“幫倒忙”的現象。這樣就會影響同部領導的融洽相處,也無助于做好工作。 2、要盡可能地使部領導了解你 應該運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使部領導了解你的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理解你的意圖,這是使部領導“愿意”幫助你的重要心理基礎。常用的方法有四種:(1)反復強調法。這種方法可以加深部領導的印象,使部領導對某件工作的了解,由一開始的不知到最后的“知之甚深“,從而采取支持下屬的明確態度。作為上級,一方面,由于他相對地處于宏觀和整體的領導地位,因而他比下屬考慮問題要更全面更周到一些,這是他的優勢所在;另一方面,由于他重任在肩,公務纏身,因而每當遇到某一項具體工作時,他由于精力分散,時間匆促,對這項工作總是不如下屬能夠更清醒地、更深入地進行了解分析,致使這項工作往往難以在全局上“掛上號”,這又是他的劣勢所在。 同樣道理,作為下屬,由于相對地處于微觀和局部的負責地位,因而他考慮問題就不如上級站得高、看得遠,這是需要力求避免和克服的。但是,在許多情況下,由于下屬同時可以通過條條和塊塊得到更高層次的上級精神和有關信息,他又能夠集中時間和精力對某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了解,就要比上級來得具體和深刻。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有不少工作往往是下屬“推動”上級才搞起來的緣故。 既然下屬和上級在考慮問題時各有長短,他們之間的關系又是如此微妙,那么,作為一個具有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的組工干部,為了獲取部領導的有力支持而采用“反復強調法”,一而再、再而三地“磨嘴皮”就不足為怪了。組工干部運用反復強調法,通常是在部領導對某項工作的認知還處于“空白”狀態,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還抱著“半信半疑”態度的情況下。組工干部在首次向部領導提出請示時,應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場合,并適當加重語氣,強調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以引起部領導的重視。如果一次未能奏效,萬勿操之過急,可變換方式方法,反復強調多次。直到部領導完全采納或部分采納為止。 (2)側面疏通法。這種方法通常是組工干部在向部領導“正面請示”無效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輔助方法和補救辦法。有時候,由于下級的身份和影響力,還不足以使上級改變態度,甚至說多了反而會將事情弄僵。這時候,組工干部就不應該一味地“正面強攻”,而應該改用“側面疏通法”,巧妙地使上級在“不失體面”的情況下,轉而采納你的意見,支持你的工作。 (3)實績啟迪法。部領導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要經歷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有時候,當著某一項工作尚未搞起來時,部領導對其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理解,總是比較浮淺的。任你磨破嘴皮,說干嗓子,他獲取的仍然是一些模糊抽象的概念。這時候不應該再搞無效的說服,而應該及時采用“實績啟迪法”,使部領導在實績面前受到啟示,從而轉變態度。 向領導展示“實績”,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組工干部可以在職權允許的范圍內,先搞一些小試驗,待取得預期的成績以后,再請部領導來現場親眼看看,親耳聽聽;也可以在鄰近地區,選擇一個在這方面搞得不錯的先進單位,請部領導去參觀學習;還可以收集整理報刊雜志上介紹的外地經驗,供上級進行決策時參考。總之,“實績”可以通過組工干部的辛勤努力、勇于開拓來獲得,也可以“借”用外單位或書刊上的現成經驗。通過“實績”啟迪,有時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時勢催逼法。在某種情況下,組工干部也可以對舉棋未定、行動遲緩的上級,施加一定的精神壓力,使他在“時勢”的潮流面前,感到再不支持下屬的工作,就有“失職”和“落后”的危險,從而“催逼”他轉變態度,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屬開展工作。 “催逼”的方法多種多樣。組工干部可根據不同特點的部領導,不同的客觀條件,靈活采取適當的“催逼”方式。較常用的“催逼”方式有向部領導展示上級組織部門的文件或某個主管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向部領導展示黨報上刊載的有關社論、評論或重要文章;向部領導提供全國或兄弟單位開展這項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有關資料、情報、經驗、信息等。 在采用“時勢催逼法”時,為了確保收到良好的效果,應注意掌握三條原則:第一,此方法不到迫不得已時,最好不用。第二,使用“時勢催逼法”時應講究方法,即使部領導受到“催逼”,又不讓他意識到下屬正在“催逼”他。否則,部領導會萌生一種抵觸心理,給工作增添不必要的阻力。第三,區別不同特點的部領導,對癥下藥。總之,運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使部領導了解你的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理解你的戰略意圖,是組工干部經常會遇到的一個重要課題。只有妥善而巧妙地處理好這個問題,才能有效地調動部領導的積極性,及時獲得部領導的理解、同情、幫助和支持。 3、盡力縮小兩種“誤差”組工干部應該準確體會部領導在宏觀和整體上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意圖,與自己在微觀和局部上的指導思想和戰術意圖,存有多大的“認識誤差”和“行為誤差”。在此基礎上,盡力拿出使兩者趨于一致或基本接近的可行性方案,這是使部領導“能夠”幫助你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下屬的微觀和局部上的指導思想和戰術意圖應該向上級在宏觀和整體上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意圖“靠攏”,這是協調上下級關系的一條重要準則,也是 下屬應該遵守的一條原則。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也可能出現上級的宏觀決策不十分合理,通過推行下屬的微觀決策,居然逐步完善或修正了上級原來的宏觀決策,使兩者在新的基礎上趨于一致或基本接近。遇到這種情況,組工干部也應該以國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為重,積極向部領導做說服工作,這是組工干部不容推辭的責任。顯而易見,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認真按照下面所述的四個步驟來開展工作,即:首先,摸清部領導的思想和意圖;其次,分析自己的思想和意圖;再次,測出“認識誤差”和“行為誤差”;最后,拿出可行性方案。這四個步驟都很重要。其中難度最大的是第一個步驟。因為,部領導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意圖,有些是可以讓組工干部知道的,還有一些是不便對組工干部說的,因此,只能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觀察、分析部領導的組織管理實踐,并據此來揣摸部領導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意圖。在測算“認識誤差”和“行為誤差”,擬定可行性方案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設身處地”站在領導的宏觀立場上,全面衡量一下自己的某件工作或者某項建議,在全局的“棋盤”上,究竟能占據什么樣的位置。 (2)領導將自己的某件工作或者某項建議,在全局的“棋盤”上,擺在“這一個”位置上,究竟是否合理,假如不盡合理,那么,造成這種不合理的原因是什么,癥結何在。 (3)糾正領導這種不合理的決策,是否屬于自己該管之事?糾正的主客觀條件具備了嗎?自己能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嗎?倘若萬一失敗,后果又如何?對于上述問題,組工干部應該考慮周到,慎重行事。(4)準備兩種以上可供選擇的可行性方案,并考慮多種提交這些方案的方式方法。 當然,假如上下級之間的“認識差別”和“行為誤差”相當嚴重,而下屬又無法放棄自己的合理建議,并拿出使兩者趨于一致或基本接近的可行性方案,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下屬要想獲得上級的支持和幫助,并進而設法糾正上級原來的宏觀決策也是相當困難的。這時候,組工干部應該在執行部領導的錯誤決策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通過“事實”本身來說服部領導改變不合理的決策。在現實生活中,上下級之間產生“認識誤差”和“行為誤差”,情況十分復雜,消除這些“誤差”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應該區別情況,科學判斷,周密思考,選擇妥善解決的辦法。惟有這樣,才可能使上級“能夠”支持你的工作。 4、在領導面前規矩而不拘謹,要求適度,不能苛求 在部領導面前,舉止言談應莊重文雅,不能過于隨便或太輕浮。但是,在部領導面前也不能過分拘謹,說話辦事缺乏個性,處處謹小慎微。要想與部領導建立良好的關系,應依靠自己的努力,積極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能錯誤地以為只有唯唯諾諾、掩飾個性才是良策。須知,絕大多數領導同志是喜用人才而不喜歡“奴才”的。尤其是在今天,組織戰線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都需要我們大膽探索和實踐,更要求每個組工干部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建立起新型的上下級關系,才符合時代的潮流。與此同時,作為下級,希望領導給予支持,在個人問題上給予關心照顧,這是正常的。但這種要求要合理適度,期望值不能過高,更不應苛求。因為,領導的權力有限度,解決問題受各方面條件的制約,對領導的要求過高過多,無異于給領導出難題,不僅難以實現,而且會給領導心理帶來壓力。所以在提要求時,要設身處地站在領導的立場上多想一想是否合適,是否能夠得以解決。 5、保持“中立”,等距接觸,避免交往過密或親疏不一 部領導之間也會發生矛盾,甚至會鬧摩擦。組工干部遇到這種情況要格外謹慎。要在感情和態度上保持“中立”,組工干部對部領導之間的許多情況不可能了解得很清楚,或者根本不知道問題的實質所在。因此,輕易介入,無助于矛盾的解決。況且,處在下級地位也沒資格、沒必要介入上級領導之間矛盾之中。如果是上一級組織向你了解情況應據實反映,不帶偏見,不可感情用事,添枝加葉,使問題復雜化。要實行“等距離外交”,作為組工干部應該從工作出發,對部領導成員一視同仁,親疏有度,建立和發展正常的關系,而不應從個人目的和私利出發,戴“有色眼鏡”看待部領導,攀一方踩一方。這無論是對工作、對上級、對下級關系,都有害無益。那么如實行“等距外交”呢?一是在工作上一樣支持,做到一視同仁,一樣看待,防止因人而異,“看人下菜碟”。二是在組織上一樣服從,不能按照職務高低或親疏狀況來決定自己的服從程度,聽大的不聽小的,聽近的不聽遠的。三是要按權限和程序匯報工作,不要隨便越級請示匯報。 應該指出,良好的上下級關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這種關系也永遠處于動態的發展變化之中。這就需要每個組工干部都要在及時解決矛盾、消除障礙中不斷發展上下級之間的良好關系。需要強調的是,和衷共濟,不斷開創組織工作的新局面,是保持良好的上下級關系的落腳點。如果單純注重關系,必然陷入誤區。這也是處理與部領導關系的大忌。。
熱心網友
不親,不疏,不卑,不亢。
熱心網友
敬而遠之。你的成績不會被埋沒,只會提高你在上司心目中人品方面的點位。而且不累。
熱心網友
這就是你和領導的差距所在啊,領導的想法你都知道了就該你做領導了。所以我勸你最好給領導留下老實可靠、塌實肯干的印象,暗自揣摩領導的意圖不要表露出你什么都知道。總有一天,領導的位子就是你的了。
熱心網友
這簡單啊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投其所好,看他喜歡什么就送他什么。不知道的話可以調查一下他的愛好啊,不是酒就是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