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5:20 2005-5-14 如果政府一意孤行股市可能會蹦盤的,實際指數已經早就跌破1000點了,正中了許小年的千點論和推倒重來的說法!!請看如下的評論: 主題:股市是反映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違法者欠下的債要守法的股民買單! 從2005。4。29收盤到5。9日開盤直到5。13日又跌了一周,大家看到政府的決心了吧,不管你跌的如何慘也不會有絲毫的憐憫之心,保證國有資產少流失,才能保住這些官員的飯碗,把國有資產變現才有機會大撈一把呀!有是官員們發財的大好時機啊!!!中國又要創造出無數個億萬富翁了!! 中國的上市公司都是企業中的最好的一部分優質公司,然而優質公司的80%都是業績下滑(瞎話)公司,那么中國的GDP增長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哪??中國的GDP增長目標7%,到了市級目標就是9%,再到區縣級就是11%,再到鄉鎮就能增長12%-13%了。這不是天方夜談,這是我看到的地區的經濟日報的報道。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啊!既然是國民經濟增長,那么國民的消費也該增長啊,實際由于各種稅收、物價、醫療費用的高額增長、就業壓力的增加造成國民的收入卻在負的增長。國際上人民幣預期升值,而國內人民幣卻存在貶值壓力,這是中國經濟特有怪現象,難道專家學者不知到嗎?否然,很多專家在裝糊涂,怕引火燒身,名則保身罷了。例如圓明園的破壞生態的工程,到現在沒有一個單位敢出來給進行評估?北京有如此多的專家學者,卻沒有發現問題嗎?而被一個陜西的年輕學者發現問題,豈不怪哉?大家看到了嗎?4。月18日“生活日報”*(5月13 日的采風報)[一個“少年高官”在資本運作中的墮落]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副粥長、中國證監會成都辦事處黨委副書記、副主任、證監會貴陽特派辦黨委書記、主任、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年齡35歲高勇就是正廳級高官,到2004年39歲的高勇被逮捕。4年間向上市公司索賄850。7萬元,其家中金條57根、首飾65件、浪琴歐米茄名表33只、貴金屬裝飾品5件、其他飾品108件、字畫95幅、照相機和攝象機各5部、手機18部、加上其它存款共計2167萬元。他一次就向“世紀中天”老總劉志遠索要賄賂120萬元,看看腐敗分子的胃口有多大,這是被發現的,還有多少隱藏的沒有被發現的官員哪?還有多少把資產轉移到國外的哪?無法說清。這些違法者給中國股市欠下多少債,難道都要守法的股民來買單嗎???嗎 “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多么明確的指示,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所以很快的就有一小撮人成為了當今的“富豪”。真是應了一句流傳語:一等公民大殼帽吃完原告吃被告,二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賭全報銷,三等公民做監牢出獄之后成富豪,四等公民。。。。五等公民是草民多少冤屈無處申!! 主題: 股權分置試點之日就是股市崩盤之時 〖關閉窗口〗 2005-04-23 09:35   近期股市最大的悲哀并不在低迷市道寶鋼巨量增發,而是證監會迎合少數集團的私利,作出誤判,主觀臆斷地宣布:“解決股權分置的條件已經成熟”。如果說此前“唯解決股權分置才有大牛市”的說法還能蒙騙相當多的人的話,那么,這七天來大盤節節潰退的態勢,足以讓人們從迷夢中驚醒。   我再一次強調“擱置論才是大智慧,而解決股權分置試點之日,即是中國股市崩盤之時”。因為:   第一,政府隨意改變15年來股市股權分置的“游戲規則”,但如何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卻毫無舉措。而今證監會拿出“炸藥包”,準備“決”15年來作為契約的三分之二非流通股不能流通這道“堤”時,竟然連如何疏散群眾、如何保護15年來高成本持股的投資者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失的舉措一條也沒有,只字不提流通股是否含權,含多少權,要不要給予流通股東以補償,補償多少,今年搞多少試點,計劃用多少年實現全流通,用哪些新增資金來應對大擴容。這怎能不嚇得投資者爭相逃命?   第二,此次政府一改以往自上而下進行國有股減持和全流通試點的做法,變為自下而上的試點方式,更造成了股市亂哄哄的無政府狀態。既為試點,那么就應明確試點上市公司的標準,例如上市年份、股權結構、凈資產、業績、股價、市盈率等。但現在一切都是黑箱,信息、題材、傳言滿天飛,弄得上市公司的股價上躥下跳,暴漲暴跌,實令人恐懼不已。   第三,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的講話表明,股權分置試點仍將以向流通股東配售非流通股為主,這無疑是崩盤的方案。上周五李榮融講到,解決股權分置“無疑是價格高一點或低一點,但扭曲的價格不可能持久。”這表明,在國資委心目中,最后的防線仍然是以凈資產價格配售,前一兩個試點配售價可以低一點,但隨后便是就高不就低,否則就是“價格扭曲”。這些講話實際上已將“補償”的幻想徹底粉碎。   第四,少數試點上市公司盡管可提出上佳方案,使試點個股產生利好效應,但人們對大盤的預期無疑是利空的。(1)試點個股可能會推出大比例送股方案,引發市場一陣熱炒,但必造成大盤失血。(2)民營上市公司試點可以送股,但不代表國企上市也有送股,將引發對國企上市公司的拋盤。 3)試點個股大比例送股后除權,因盤子擴大,即使填權,空間也有限,且后試點個股填權的空間會越來越小,最終無權可填。超低股價作為定海神針,必使其他未試點個股的股價中樞大幅下移。(4)試點個股哪怕是10送5,甚至是10送10,也會造成廣大投資者對全流通后一個股市變成三個股市的大規模擴容的預期,加劇市場的恐慌性拋售。(5)試點后整個股價就會與凈資產接軌,然后管理層在一個早上就可宣布自然全流通,股權分置不破自解。這是非常殘忍的解決方式。第五,由證監會發言人發布股權分置破題,是缺乏權威性的。人們還記得,2001年10月22日,是國務院出面糾正證監會的國有股減持試點,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2002年6月24日,又是國務院出面糾正證監會向全國征集國有股減持方案的做法,宣布:“停止國有股減持,今后不再出臺二級市場減持國有股的任何方案。”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在決定股權分置破題的竟是證監會,顯然是難以令人信服的,并為國務院今后再次糾偏留出空間。這本身就表明,高層對解決股權分置的后果也是心中無數。在此,我再次呼吁某些市場人士不要再損人不利己地用輿論誤導管理層,呼吁一心想救市的管理層果斷拋棄試點幻想,盡早作出股權分置30年擱置的決定,定能受到市場的歡迎。 股權分置:一系列的不確定 。

熱心網友

股市不會蹦盤,等待大盤到1034 + -15 點輕倉買進 、極限到908點全倉買進、在1250——1280拋空 。

熱心網友

股市不會蹦盤,只會慢慢下跌。

熱心網友

現在市場人氣渙散,宏觀環境也是不樂觀,在這種情況下卻依然發新股、熱衷于搞融資,如果沒有實質性的解決辦法,中國股市恐怕真的要蹦盤。去掉新股上市指數,實際的指數目前還有大約900點?

熱心網友

我師傅,早都崩盤了!那些說還沒崩盤的人肯定是吃官飯的,他們的屁股肯定是坐在政府那一邊的。我估計按你說的算法大盤已不到400點了!若不信,只要有人出錢,我找一幫人來算。

熱心網友

不會崩盤,也不會有博傻的莊股了,抓住熱點板塊就會有賺的機會...

熱心網友

中國股市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個畸形兒,存在的問題太多,水份太多,需要價值回歸到合理的水平;同時也要給廣大股民一個教訓,股市是一個價值投資的市場,而不是個搏傻的市場,投資需要理性;還有不要一跌就盼國家救市,要讓市場自己做主,必竟這該是市場經計時代,而不是計劃經計時代,處處需要國家的行政干預。

熱心網友

老大,已經崩盤了。從2245到1082,都跌了50%,還不是崩盤嗎?這還不算zf玩弄指數技巧在其中。現在已經是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了。

熱心網友

除掉新股的原因,大盤大概相當于90年代的600左右吧,我測算過。

熱心網友

不會更加瘋狂下跌,但會溫水煮青蛙。

熱心網友

什么時候政府推出指數可以賣空了,那可能就是中國股市快要見底了。一個只有買股票才能賺錢的市場,一旦單向下跌,沒有賺錢效應時,誰把資金再往里投啊?再說好公司誰缺錢啊,我朋友的公司你想入股人家還不要呢,誰想多一個人來分錢啊?

熱心網友

早就說5月底大盤見底,現在還早呢

熱心網友

,建議等國家推出的政策得到機構的認可時,場外的資金有意愿進場時再進,成交量放大后再進場才是普通股民的最佳選擇

熱心網友

中信證券(600030)  雖然公司去年業務收入有所下降,但2005年預計各項業務將繼續保持發展,強項更強,保證一定的發展水平。同時,管理層“扶優限劣”的政策為公司帶來更多機遇。不斷創新和在適宜時機進行收購使得公司的未來發展空間充滿想象。公司作為首批獲得創新試點資格的3家券商之一,在客戶資產管理、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的探索頗多,公司已于4月18日開始發行避險共盈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預計規模可達20億元以上,其他創新活動今年也有新的推進,新的利潤增長點正在出現。另外,公司也很可能尋找合適的時機與收購對象通過收購、兼并之路做大做強,保持行業龍頭地位。而目前該股走勢明顯轉強,可重點關注。

熱心網友

目前點位不適合買入,跌破1000點再進不遲。5月份肯定會見到1000點。

熱心網友

中國股市將迎來歷史性的第五浪通過對年K線的分析,可以發現中國股市從開創以來,一直按照波浪理論在運行,如圖:  從1990年的12月開市至93年的年K線,是中國股市發展的第一浪;  1994年和1995年的調整構成了股市的第二浪;  從1996年開始的持續性上升行情一直延續到2001年,正是波浪理論中上漲力度最大的第三浪;  從2001年至今的調整行情屬于第四浪;  對每一浪的運行時間分析:  第一浪運行時間為2年零3個月;  第二浪調整的運行時間為2年零10個月;  第三主升浪運行時間為4年零6個月;  第四大調整浪運行的時間,截止到目前,已經達到4年零10個月。  就波浪理論而言,目前的市場已經進入調整浪的末期,隨著股權分置等根本問題的解決,股市即將迎來歷史性的第五浪上升行情。  波浪理論中,第五浪會超過第三浪的頂峰,但是在時間上不會一蹴而就,按照浪形分析,預計未來幾年股市整體趨勢將會轉好,并將于2008年左右再創高峰。。

熱心網友

別急,你看大盤這不是大力開始上攻了么?是誰在此時出大筆的錢財把股指扛上去的?昨天人說過在大盤不行時上層就會出來利好不讓大盤迭下去,果然靈驗,今天不但公布停止新股發行,又有人在下午出大力氣硬是把大盤給拉抬上去了,不明顯是被大盤所逼的么?可是過了今天以后又怎么辦呢?

熱心網友

總以為股市跌了會有個頭,可是四年了,看看個股幾乎跌的剩下一倆成,指數又有什么用。指數也做假。

熱心網友

在最高層眼里是沒有“崩盤”這個字眼的,管你跌至1100也好,1000也好,錢照樣圈,官照樣做,照樣高喊“天不會垮”。天真的股民們,再別抱任何幻想了!

熱心網友

股權分置原則終于明確了,其中隱含的驚天大漏洞將造就劃時代利好,非流通股東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困境!!!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媒體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張衛星、易先容這些“專家”們拘泥于學術層面追求所謂“公平”、“補償”,竟然認為此基本原則不是真正的利好,他們實際上忽視了市場本身的巨大發現和創造機遇的能力,任何了解市場運作的投資機構或實力大戶必將及時發現這個巨大“漏洞”,從而將股權分置轉化為真正劃時代的利好。   最大的“漏洞”也是最大的利好,就是“臨時股東大會就董事會提交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做出決議,必須經參加表決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并經參加表決的流通股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從實際操作的層面說,一旦擁有了1/3的流通股權加1股,即可以擁有對非流通股東的近乎無限的否決權,理論上除非非流通股東提出無與倫比的吸引方案,提供確定無疑的巨大上漲空間,“1/3流通股權持有人”或者叫“理性善意持有人”才有可能不提出否決,也就是說,任何機構、大戶只要持有1/3流通股,就等于抓住了無限的獲利機會或絕對優勢地位,全流通由賣方(非流通股東)決定徹底變為買方(流通股東)決定。當然,如果他愿意,如果他夠變態,在現在的游戲規則不變的前提下,他可以讓所有非流通股變成只能分紅永遠不能流通變現的“優先股”!只需不斷否決任何一種方案即可。    歷史證明,幾乎所有莊股控盤都遠超過了1/3,因此今天所有的莊家都額首相慶,因為,除非國有股大股東為他提供巨大的讓步方案,好到讓他足夠滿意并獲利了解,否則他就可以無限否決權!未來做莊必將再次大行其道,這是形勢所迫,因為只有確保持有1/3以上的流通股才能保證一定可以從全流通中獲益而不是為其所害。相信任何場內主力和莊家很快都能意識到這個訣竅,買入直到1/3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而且一旦取得絕對否決權,他就可以主動與董事會談判,要求出臺最好的方案,可以明確告訴董事會,沒有他的同意,任何方案都是廢紙!    持有1/3的流通股權并不困難,對于4元以下的股票或中小盤股一般只需要5000萬到1億就足夠了,對于多數機構大戶并不困難;對于非流通股東卻難得多,他必須拿到2/3的流通股權才能說了算!即使對于中石化,若某些機構聯手或利用征集表決權的形式,獲得1/3即9億股表決權,就可以迫使持有600億國有股的國資委很難受,很尷尬,即使基金都被收買,也難以達到2/3的絕對話語權!    當然,大股東可能會嘗試增發、轉債、配股等方式稀釋流通股股權,但現有政策規定,增發、轉債、配股必須50%流通股東同意,只要大家認清其用心,確保自己絕對控制1/3以上的流通股權,就可以粉碎這種陰謀。況且,并不是所有股票都夠格融資,也不是任何時候想融資就融資的。    去年8月,我曾經發表“類別表決——劃時代利好促成全流通水落石出”,當時只以為流通股東50%通過即可,現在變成了必須2/3通過,一字之差,意味著原先善意流通股東要出5000億(即擁有5000億市值的表決權)才能確保全流通對自己有利,而現在只需要3000多億,一字值(省)千億金!    目前流通市值的1/3大約為3000-4000億,也就是說,只要有3000億資金掌握在“流通股善意持有者”手里,能夠理性出牌,就可以決定30000億非流通股的變現的命運!流通股大約占總股本的40%,也就是說,13%的股票持有者將決定60%的非流通股持有者的變現命運,這難道不是滑稽可笑的天大漏洞!當然這的確是保護投資者的舉措,只要國家言出如山不再朝令夕改!只要所有的機構投資者、大戶以及中小投資者都盡快意識到這一點,努力成為理性善意的表決人或者1/3流通權持有人,就可以通過博弈實現證券市場的超級轉折!    由于長期下跌,在一段時期內,媒體、市場的反應有可能象2245時把國有股減持當利好那樣,對重大消息出現根本性、方向性的誤判,甚至最初會當利空反映,這需要我們作出努力、撥亂反正、以正視聽。    大家總是習慣于假定自己處于一個普通投資者的角度,選擇了與專家們類似的視角,忽略了市場可以隨認識理念而變化,占在大投資者角度,他立即就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取得了博弈優勢地位,只要他愿意,非流通股東就可能永遠別想流通了,他需做的就是一次次閉著眼否決就可,理論上又要存在1700個善意持有集團或利益共同體,就可以將所有股票中的非流通股變成永不流通的“優先股”。這在莊家身上最明顯,但有多少機構不能作到聯手控制1/3的股權呢?2000點時不是所有股票都有控股30%以上的莊家聯合體嗎?而且,他可以主動與董事會談判,提出自己喜歡的方案,并告訴董事會沒有他的同意任何方案都是廢紙,這不是單純的價格高低問題,國資委也沒辦法,所以說是“漏洞”,是有利于投資者的漏洞。而對于非流通股東來說,就算與一個持股33%的機構,私下達成協議,他仍然不能確定是否還有別的投資者也擁有了絕對否決權,他的議價成本難以想象,簡單說,只有控制67%流通股才能排除不確定性。非流通股東是不是有點萬劫不復?    還有一個問題,原則中沒有明確流通股是否包括H股、N股、S股和B股,如果包括B股,則B股將因話語權而上漲。    我們先討論流通股單指A股的情況,因為原先補償的目標就是A股投資人。    華能國際,假如某些機構聯合控制2。5億流通股(50%)表決權,就不僅可以控制80億股非流通股的變現大權,而且還可以否決增發、配股、轉債,然后與非流通股協商除權到凈資產附近或凈資產的120%即3。6元以內,否則以永不流通相威脅,會是什么情況?香港的國際投資者當場暈倒,他可是按6港元買的華能,到底誰與誰接軌。    中石化也可以這么干,如果大盤再下跌,把某些機構投資者逼急了的話,50%不就是56億市值嗎,大家不要以為所有機構都會被非流通股東買通而甘愿喪失自己眼前的現實利益,增發與全流通在大家心目中的分量不能同日而語,也不能僅憑增發轉債時參與投票比例低就以為全流通時也會這樣。    如果,5。9后大盤真的是下跌的,那樣也只是為主力、非流通大股東爭搶更廉價的流通籌碼的機會,使1/3控股的成本更低來得更快,一旦1/3控股完成,博奕大幕就正式拉開,大盤最終的結果還是要漲。    本帖從未否認國家將來會“調整”基本原則的可能性,其實,我也不認為國家會出大昏招,相反,我認為這是國家故意賣個破綻,因為國家根本目的在于引導市場,盡快扭轉市場,從試點到全面鋪開時間可以很長,等到市場信心明確轉好,大量資金擁入后,正式鋪開時才可能調整“原則”,比如加一個所謂的DEADLIN,美其名日“提高效率,防止多次否決。”    對于所有有能力控股1/3以上的機構大戶來說,這明顯只能是利好。如果你認為他們與你相比都只是蝌蚪的話,那你可真是令人起敬的青蛙了。。

熱心網友

看399106深綜指就明白了

熱心網友

股市都成這樣了,討論下跌還是反彈都是沒有意義的,該考慮股市蹦潰了,中國的流通股民真冤啊自己辛苦的血汗錢就這樣做了貢獻,并且沒有任何說法.該從中學到些什么了吧.就象為國家建設了幾十年最后讓你下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