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單鏡頭反光(SLR)取景器 這是當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統,大多數35mm照相機以及120卷片照相機,比如哈蘇都采用這種取景器。 在這種系統中,反光鏡和棱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因此,可以準確地看見膠片所看見的相同影像。 該系統的心臟是一塊活動的反光鏡,它呈45°角安放在膠片平面的前面。進入鏡頭的光線由反光鏡向上反射到一塊毛玻璃上。 對于早期的SLR照相機必須以腰平的方式把握照相機并俯視毛玻璃取景。毛玻璃上的影像雖然是正立的,但左右是顛倒的。為了校正這個缺陷,現今的眼平式SLR照相機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裝了一個五面的棱鏡(叫做五棱鏡)。這種棱鏡多次反射影像直到將其送至目鏡,此時影像已是上下正立且左右校正的了。 為什么取景時進入照相機的光線并未到達膠片使其曝光呢?首先,大部分光線都被反光鏡向上反射到五棱鏡。更為重要的是,幾乎所有SLR照相機的快門都直接位于膠片的前面。由于這種快門位于膠片平面,因而稱作焦平面快門。取景時,因為快門是閉合的,所以沒有光線到達膠片。 那么,光線是如何到達膠片并產生影像的呢?原來,反光鏡是裝有鉸鏈的。當按下快門按鈕時,反光鏡迅速向上翻起并不阻擋光路,同時快門打開,讓光線到達膠片。然后,大多數照相機中的反光鏡會立即復位;也就是說,一旦快門再次閉合,反光鏡便迅速返回到原來的位置。 反光鏡的這一必要動作卻帶來了一些其他問題。一個問題是在拍攝照片的瞬間,取景器會被遮擋住。由于被遮擋的時間只是剎那間的事情,因此這對于立即復位的反光鏡來說并不是什么主要問題。但是,又引出了一些偶然性問題。例如,在使用頻閃光拍攝時,將不能通過取景器看到頻閃裝置是否閃光正常。 另外一個問題是反光鏡運動的噪聲。在安靜的劇場或法庭(允許的地方)進行拍攝時,或者正想捕捉艾麗絲姑媽瞌睡的鏡頭而又不能驚醒她時,這可能會成為重要問題。由于測距取景式照相機中沒有突然阻擋光路的移動反光鏡,所以不會產生這種噪聲。正像我們已經提及的,出于這個原因,許多專業攝影師仍然愿意使用徠卡們進行安靜的拍攝。 第三個問題是照相機的震動,即由反光鏡的動作所造成的照相機整體的運動。假設用1/500秒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那么不必擔心。這種震動不至被察覺。但是,如果以較低的快門速度拍攝一幅精確照片的話,比如在微弱的光線下使用遠攝鏡頭進行拍攝時,這種震動就可能成問題。 總而言之,就大多數用途來說,SLR都是一種極好的取景系統。在取景屏上所看到的就是膠片也準確看到的。結果是可以使用取景屏作為聚焦屏,因為取景時影像清晰,那么拍攝到的影像也會是清晰的。 但是,使用SLR取景存在一個問題。比如說,想使用像f/16這樣的小光圈進行拍攝,而f/16只允許非常少的光量進入鏡頭。由于在光圈f/16之下進入鏡頭的光線是微弱的,所以在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也是暗淡的。事實上,如此的暗淡可能會難以聚焦,甚至根本無法進行聚焦。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為了方便構圖和聚焦,人們總是希望在取景屏上看到明亮的影像,甚至在f/16光圈下拍攝時也希望看到明的影像。 實際上,SLR的解決方案相當巧妙,在取景屏上總是可以看到最明亮的可能影像。什么是"最明亮的可能"影像呢?就是將所用鏡頭的孔徑開至最大時所能形成的影像。比如對于f/2鏡頭來說,取景時最明亮的可能影像。就是自始至終都有將孔徑開到f/2時所能形成的影像。 這也是SLR的實際工作方式。無論何時通過取景屏觀看,照相機的鏡頭總是將孔徑開至最大繼續我們前面的例子,假設攝影曝光量需要將孔徑設置為f/16,而在取景和聚焦時鏡頭會開至其最大孔徑f/2。此時,該鏡頭傳送著它所能傳送的最明亮光線。因此,在整個構圖和聚焦影像期間,都可以享受觀看最明亮的可能影像的樂趣。 那么,孔徑是怎樣從取景時的f/2變化到曝光時的f/16的呢?這就是該系統的絕妙之處了。 當人們對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感到滿意時,會按下快門按鈕。此時,鏡頭的光圈會立刻收縮到預置的孔徑,在我們例子中就是f/16,然后f/16下的影像就會曝光在膠片上。在曝光完成的瞬間,光圈又會開到它的最大孔徑f/2,準備讓你在鮮明光亮取景器中觀看下一幅畫面。 。
熱心網友
數碼的單鏡頭反光相機,簡稱數碼單反。如果從相機的樣子來看,簡單來說一是個頭比較大,二是可以更換鏡頭,三是操作比較復雜,四是價錢比較貴,五是拍攝效果比較好。
熱心網友
單反相機就是取景與曝光同時使用一個鏡頭,從而便照相時找們從取景器看到的與照片實際圖像完全一致,而雙鏡頭(取景與曝光各自單獨一個鏡頭)就容易引起偏差,所以一般比較專業級的相機或數碼相機都是采用單反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