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朋友可能是因為風吹導致尋麻疹,醫院也沒有什么有療效的藥,故在網上尋找偏方,最好是你或著您身邊的人曾經使用過的比較有效的方法,我們也試用了多種網絡上寫的偏方,但沒有什么明顯的作用,請大家多幫幫忙,解除患者的苦痛~~~

熱心網友

這個叫寒冷性尋麻疹。即遇到冷風或是寒冷天氣而導致皮膚起紅坨,而且很癢。本人也是這種情況,也曾去醫院治療,但是無法根治。有親友介紹了一種藥—開瑞坦片。冬天的時候,天氣很寒冷,我吃了一顆,居然一個星期沒有發作(紅坨沒有出現),可見其效果。它每盒只一板。六顆/板,每次服一顆。24元/盒。我現在一到冷的時候就用這個藥作為預防藥。你可以讓你女朋友試試。

熱心網友

可以吃抗過敏的藥,如:息思敏。加防風通圣丸。治療你女朋友是什么癥狀?要是一個個小紅點呢!,用息思敏,抹點派瑞松就可以。要是一片大撇呢,就用我最開始的方。祝你女朋友早日康復!

熱心網友

你好!你女友患的是: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為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可見于任何年齡突然發病。皮膚在暴露于冷風、冷水等后,數分鐘內局部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可持續30~60分鐘,保暖后緩解。貼水試驗陽性。經我們臨床治愈很多患者,且愈后不復發. 另外請提供詳細資料,比如:發病期多長時間、自覺癥狀、病區面積、好發于某種環境如:遇寒、風、濕、急躁緊張的心情等,一般發病可持續多長時間,最重可達什么程度?我們會...

熱心網友

你好!你女友患的是: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為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可見于任何年齡突然發病。皮膚在暴露于冷風、冷水等后,數分鐘內局部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可持續30~60分鐘,保暖后緩解。貼水試驗陽性。經我們臨床治愈很多患者,且愈后不復發. 另外請提供詳細資料,比如:發病期多長時間、自覺癥狀、病區面積、好發于某種環境如:遇寒、風、濕、急躁緊張的心情等,一般發病可持續多長時間,最重可達什么程度?我們會幫你的!中國中醫疑難病遠程醫療前沿《許氏疑難病研究小組》電話:0516-5715337 @ 網上診室:

熱心網友

蕁麻疹的誘因很多,我是因為風吹、食海鮮、蛋類時容易發作。建議你們去醫院做一個過敏原的測試,包括各種食物、花粉等檢查,以便今后預防。我曾經吃過中藥,好幾年沒有復發過,但是現在很難碰見好的中醫。網上的藥方不一定對癥,請慎用。現在我吃一種西藥:鹽酸西(口替)利?片,癥狀消去較快,但是不治本。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熱心網友

經過醫生確診嗎?是不是風珍。治病確診是最重要的一關,如確診錯誤何談治愈。如能確診這兩樣病都不難治,請你電話聯系講清你的病情或者用

熱心網友

蕁麻疹,蕁麻疹是一種血管反應性皮膚病,表現以皮膚,粘膜的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潮紅斑和風團為特征,發病常有誘因。治療:1,積極找出誘因,去除誘因或避免接觸誘因,如食物、藥物、吸入物、物理剌激、混蟲叮咬,。某些系統性疾病等。2,西藥有抗組胺藥物和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撲爾敏、息斯敏,強的松、地塞米松等。3,中醫中藥:(1)風寒型:皮疹色淡,遇寒則起,得暖則消,用疏風散寒法,方用灸麻黃3克...

熱心網友

蕁麻疹,蕁麻疹是一種血管反應性皮膚病,表現以皮膚,粘膜的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潮紅斑和風團為特征,發病常有誘因。治療:1,積極找出誘因,去除誘因或避免接觸誘因,如食物、藥物、吸入物、物理剌激、混蟲叮咬,。某些系統性疾病等。2,西藥有抗組胺藥物和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撲爾敏、息斯敏,強的松、地塞米松等。3,中醫中藥:(1)風寒型:皮疹色淡,遇寒則起,得暖則消,用疏風散寒法,方用灸麻黃3克、桂枝6克、白芍10克、生姜6克、杏仁8克、荊芥8克、防風8克、水煎熬服;(2)風熱型:皮疹色紅,遇熱加重,得冷則輕,惡風微熱,口渴心煩,用清熱疏風法:方用荊芥10克、防風10克、牛旁子8克、當歸8克、苦參8克、石膏20克、蒼術8克、金錢草6克、蟬衣6克、水煎熬服;(3)氣血虧損型:相當慢性蕁麻疹,常伴食欲不香,睡眠不隹,神憊力乏,用補氣養血佐以散風法,方用八珍湯+灸麻黃3克;(4)寒泠性蕁麻疹:用調和營衛法,方用玉屏風散合桂枝湯加減。

熱心網友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中醫稱為“癮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蕁麻疹的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  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于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病。  ...

熱心網友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中醫稱為“癮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蕁麻疹的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  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于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病。  急性蕁麻疹的中藥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處方二:麻黃1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藥。  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藥治療主要采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藥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是機體對體內外一些刺激因素的反應性增強,表現為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從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當機體處于一種敏感狀態時,許多因素可以誘發蕁麻疹的發生,如食用魚、蝦、蟹等動物性食品;接觸花粉、漆樹等植物;應用青霉素、鏈霉素、磺胺類、血清等藥物;受到冷、熱、風、日光等的刺激,另外,胃腸道功能紊亂、代謝障礙及精神因素等也可引起本病。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外感風寒濕熱飲食不當、脾胃不和、血熱內盛、氣血瘀滯等因素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蕁麻疹,臨床表現為常先有皮膚瘙癢,然后出現紅或白色風團。風團大小形態不一,發生部位不定,風團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跡,常反復或成批發出。嚴重者可伴有全身癥狀,加高熱、頭痛、哮喘、喉頭水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生活調理 (1)按摩治療蕁麻疹有一定療效,然而對頑固性蕁麻疹則應配合有關的抗過敏藥物、針灸、拔罐等法治療。(2)在按摩前,應盡可能的找出過敏的原因,切斷過敏源,有助于本病的根治。(3)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多喝茶水,少吃或不吃魚、蝦,蟹等食物。(4)加強護理,避免受風著涼。 慢性蕁麻疹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一)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郁于肌膚。  【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方名】多皮飲。  【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蘚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炳南方。中藥方劑(二)  【辨證】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治法】辛開腠理,和血止癢。  【方名】麻黃方。  【組成】麻黃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趙炳南方。中藥方劑(三)  【辨證】脾虛兼風。  【治法】健脾利濕,祛風止癢。  【方名】蕁麻疹湯。  【組成】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屈舒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