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利率首次低于同期銀行定存稅后利率!是什么因素促成本輪行情如此瘋漲?本人大略想想,除了信譽佳、流通暢外,可能尚有如下原因:1銀行資金:從未有過的富裕(本來輸往房地產、現在受控,更有提前還貸)找不到出路,暫憩于國債。2.境外資金:豪賭人民幣升值、沖擊國債!3.炒房游資:受阻后暫避國債。4.股市撒資:哀莫大于心死的苦民、饑民不斷撒離苦海回頭上岸。5.不敢進入股市的養老、保險資金:國債一直是它們的最愛!當然還有其它許多因素,希望各位新老朋友為我補充,大家都是國債迷,當此關口多多討論有益無害,特別邀請本欄首席一方片參與討論并指點迷津!先謝過!!

熱心網友

你說得已經相當全,我試著再說一些其他的首先國債的收益率本來就應該低過銀行存款利率(道理我不說了,你說的“信譽佳、流通暢”已經概括原因了),以前因為一些歷史原因產生了利率倒掛,現在這個現象正在被糾正。其次,儲蓄存款利率是人民銀行硬性規定的,國債的收益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市場的收益率。一個是政策性的,一個是市場化的,兩個利率現在的可比性比較小。而且儲蓄存款利率在以前一直被人為規定的低于國債利率,我覺得主要是為了促進國債發行的順利進行。如果儲蓄存款的利率被放開的話,我想它早就發展得高過國債收益率了。從資金供求方面說,還有一個原因使銀行不得不買國債或金融債。主要是因為銀行在本年度末資本充足率要達到7%,但現在大多數銀行都面臨資本金匱乏的問題,資本充足率的分子是很難增加的。投資于人民幣國債、央票和金融債是不占用資本金的,為了達到7%的資本充足率,銀行必需要把一定的資金投入到債券市場,并且不計成本,這樣做至少能在規模加大時不加大風險資產,控制住資本充足率的分母。最后,人民幣市場太小。資金供求關系小幅變化都會在市場上有所反映,何況是現在這種資金供求狀況。

熱心網友

你說得已經很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