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金陵晚報記者 于峰 實習生 郭燦【金陵晚報報道】本報幫助蔣國祥老人征集古怪姓氏的活動繼續(xù)進行,讀者參與的熱情一天比一天紅火。征集過程中,還順帶引出了不少名人后代改姓的故事。昨天,姓“府”的74歲老人府實秋說,他這個“府”姓就和元末梟雄張士誠有著緊密聯(lián)系。 “府”姓與張士誠有關 家住鼓樓五條巷的府實秋老人是蘇州吳中人。關于“府”姓的確切來歷,府老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家里幾十輩人流傳下來的一個故事,多少能說明一點“府”姓的起源。府老說,元朝末年,兩位重要的農(nóng)民起義首領朱元璋、張士誠為了爭奪江浙,爆發(fā)了戰(zhàn)爭。結果張士誠于1365年戰(zhàn)敗。張士誠戰(zhàn)敗后,他的后代有很多被朱元璋虜獲,只有一個兒子逃了出來。逃亡路上,遇到天黑,這個張姓后人打著一盞上寫“張府”兩字的燈籠照明。一天晚上,幾個朱元璋的士兵截住了他,情急之下,這個張姓后人連忙用手捂住燈籠上的“張”字,謊稱自己姓“府”,才得以脫險。后來,這個張士誠后代隱居鄉(xiāng)間,索性改姓為“府”。府實秋說,蘇州府家就是從這個張士誠后代繁衍出來的。府老原來在江蘇省紡織設計院工作。他說,“府”這個姓實在太少見了,算上他的親戚,南京姓“府”的人,府老知道的只有三四個。而許多朋友寫信給他的時候,經(jīng)常錯寫成“傅”,“符”,害得府老經(jīng)常要不厭其煩地向朋友糾正:“我姓‘府’,‘人民政府’的‘府’!” 地名也可當作姓氏 在征集姓氏的過程中,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奇怪少見的姓氏,同時還是一個地名。高淳縣文化局特色文化辦公室主任名叫濮陽康京,在河南有個地名也叫“濮陽”。濮陽康京說,姓濮陽的人都是出自高淳,而始祖則可以追溯到堯舜時期。濮陽主任說,濮陽氏祖先原來是游牧部落,后來內(nèi)遷到河南、山東交界的今河南濮陽地區(qū)。此地在濮水北岸,“水之北為陽”,因此這個部落給自己姓定為“濮陽”。至于濮陽這個地名,濮陽所長說,是先有濮陽姓,后有濮陽地名。北宋末年,金兵入關,在濮水之北居住的濮陽家族內(nèi)遷,幾經(jīng)搬遷,最終在今天的高淳東壩定居。濮陽康京說:“濮陽姓后來演變出濮陽、濮、??、??陽四個姓。著名演員濮存昕的祖籍是溧水,據(jù)說,濮存昕和我們溧水濮陽家可能也是同宗!” 姓“第五”被認做特務 本報昨天報道了西北有人姓“第五”,少有人知的是,南京也有人姓“第五”。南京梅山公司的退休職工第五耀庭給記者打來電話:“因兒子不跟我姓,南京姓‘第五’的可能只有我和我孫子‘第五鼎志’兩個人!”關于“第五”姓的來源,第五耀庭說了一個新說法:秦國滅齊國時,齊王召集宗室,把他們分成八股,命令他們突圍到荊州集合。“齊王下令,第一個到的以后姓‘第一’,第二個到的姓‘第二’,依此類推。我們的祖先是第五個到的,所以姓‘第五’!”第五耀庭說,在陜西三原縣有很多人姓“第五”,“第五”氏也出過不少名人,如漢朝名臣第五輪、第五種。由于姓“第五”,給第五耀庭帶來了不少有趣的事情。“我的名字不像名字,倒更像是代號,剛解放的時候還有人因此以為我是特務。”孫子出生的時候,我到派出所報戶口,派出所的同志不相信‘第五’是個姓,不肯給我們上戶口,鬧出了一場誤會!”本報今天繼續(xù)征集少見姓氏,如果您自己或者您的朋友有少見的姓氏,不妨撥打本報熱線電話84636577。 新聞附件:昨天征集的部分少見姓氏 侍——在江蘇省警官學院上學的連云港女孩侍靜婷說,連云港有很多姓“侍”的人,但來南京后卻很少遇到。侍靜婷家中收藏的家譜上說,“侍”姓可能是從復姓“侍其”簡化來的。莢——住在南京下關的莢祥芬祖籍是安徽合肥,她說,據(jù)她的調(diào)查,南京姓“莢”的人家可能只有她們一家。提——50歲的提啟鵬供職于某商貿(mào)公司,家住在鹽倉橋,同樣他在南京也幾乎沒有遇到過本家。他說,提家來自于山東和江蘇交界的臺兒莊,當?shù)赜袀€提樓村,全村子的人都姓提。漏——南鋼退休職工漏順官原籍浙江蕭山,他也調(diào)查過自己的姓氏。漏先生說,南京姓“漏”的人家只此一家,一共只有三四個人姓“漏”。羋——“羋”字讀作“米”,字典上解釋是“擬聲詞,羊叫的聲音。”家住高云嶺的白下區(qū)市政所的羋振蘭說,很多人不會寫她這個姓,更不知道這么讀。羋振蘭老家是徐州,在南京,羋振蘭還沒有找到本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