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移動通信要用“蜂窩”網?

熱心網友

 移動通信的特點就是用戶是“移動”的。它所用的頻率為900和1800MHz,屬微波段,是直線傳播的。為了保證在移動中信號不中斷,就要間隔一段距離建設一座基站,每個基站發射、接收信號的范圍是有限的,主要取決于發射塔的高度(發射功率受限制),一般在10公里左右。為了在覆蓋范圍內保證任何一點手機都能與某一基站建立信號聯系,故一個一個基站要就象“蜂窩”一樣分布。當然無線電波是在發射天線四周呈園形,不會真的是“蜂窩”樣的六邊形,相鄰基站的信號會在邊緣處發生重疊的。這種組網稱為蜂窩狀網。  在手機用戶分布比較分散的農村等地區,基站分布可以稀疏些,相鄰站距離在20公里左右。在城市里,一是高層建筑對無線電波的阻擋,二是每一基站的信道數是有限的,用戶密集時,容易發生信號堵塞,所以基站分布要密集得多,往往幾公里就要建一基站。

熱心網友

“蜂窩”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移動通信使用的是微波,微波不易好被干擾,信號質量高,同時能做到小型化。但傳輸距離有限,且容易被較高的物體阻擋,所以每隔20公里就必須設置機站,很多機站協同工作,形狀就像“蜂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