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1940年日本海軍曾計劃發展的一種高性能遠程萬能轟炸機----P1Y 銀河,1943年8月銀河樣機首次試飛,既達到了速度300節,航程3000海里的高性能,機內裝有精密的投彈瞄準控制設備,投雷,投彈準確度很高,空中運動能力也很出色,各方面性能均令日本海軍滿意。不過由于其使用的 [譽] 發動機性能并不可靠需要改良,所以服役期一再推遲,到1944年10月雖然裝備量已達453架,但仍然無法投入實戰,直到1945年初銀河才初步解決了發動機頻繁發生故障的問題,小規模參戰。并立即給盟軍飛行員以深刻印象,銀河的實戰記錄表明,在海平面高度飛行時,該機的速度比大多數盟軍戰斗機都快,銀河在空中飛行動作敏捷無論防空火炮還是戰斗機都很難擊中他,此外該機裝甲相當強大,耐彈力與他的前輩1式陸攻大不相同,美軍戰斗機使用的機槍很難打落銀河,戰爭末期銀河是日軍少有的幾種可以憑借自身性能,在無護航情況下侵入美軍重點防護目標上空的轟炸機之一,沖繩戰役期間,美軍富蘭克林號航母就是被1架銀河投中了2枚炸彈差點沉沒,這架銀河投彈后成功的逃之夭夭。銀河轟炸機是公認的日本海軍戰爭期間實際投入實戰使用的轟炸機中,性能最好的型號,美國戰后研究了銀河后指出,銀河在航程,運動性能,控制反應速度方面,遠遠超過盟軍的轟炸機,而在速度,載彈量方面也不亞于同等重量的盟軍最新型轟炸機4發的陸基轟炸機也有。中島 G5N 深山 陸上攻?幕?這種飛機1939年試飛,但航程與速度性能沒有達到海軍要求,所以只產了6架,其中4架實際是當運輸機使用。發 動 機 標稱1750馬力 中島 [ 護 ] 11型復列星型氣冷14缸發動機 ×4中島 G8N1 連山 陸上攻?幕?由于G5N研制并不成功,不甘心的日本海軍決定讓中島公司繼續研制更高性能的重轟炸機,這就是連山重型陸攻,不過連山出現時,太平洋局勢已經逆轉,當時最需要的是抵抗美國戰略轟炸的截擊機與戰斗機,而不是重型轟炸機,另外連山的制造比較復雜,成本較高,當時日本海軍正全力制造戰斗機的同時也無力大量生產制造這種大型戰略轟炸機,所以只生產了4架單從性能來看G8N連山轟炸機還是不錯的,但開發的實在不是時候,反浪費了大量的資源,該機1943年下旬以18式陸上攻擊機的名義研制,研制倒還順利,在1944年6月-10月制造了4架,后因資金緊張與生產任務轉向停止了制造,戰爭期間也沒有投入實戰發 動 機 標稱1850馬力 中島 [ 譽 ] 24型復列星型氣冷18缸發動機 ×4。
熱心網友
如果小日本還有這東西我們可能還在小日本的腳下過日子了!
熱心網友
基礎工業不行,同時技術也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