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采用什么樣的加油設備

熱心網友

在維修區中為F1賽車加油的場面,可說是第一場比賽中是富戲劇化的過程。而這個加油過程的主角,則是一個外表很不起眼的方形加油泵浦機。在每個車隊中,都會有4名的資深技師,全神貫注的在這個方形箱子旁作業,為的就是在確保加油浦機能正常運作。 根據FIA的規則,每個車隊所使用的加油泵機(Refueling rig)皆由FIA審查單位統一監督制造后,發配給各個車隊使用。可能性當各個車隊拿到加沒機時,通常都會將泵浦機合部拆解后再重新裝配組合。然而,FIA只允許車隊修改、更換加油泵浦 機的線路,以減少未來在使用上的故障機率;其它如油量、流速等重要的設定,則仍要遵守FIA的賽事規范。 手動加油同樣得仰仗電腦   這個架在四個輪子上移動式的加油泵浦機,可容納200公升的燃料,并由一臺在控制臺上的手提電腦連線來操作。電腦的操控軟體能控制泵浦機的油量流速,同時需符合FIA所規定的每秒12公升的最大加油速度。控制臺是設在加油泵浦機后方5公尺的地方,也就是在維修區的車庫。車隊的加油設備主管在比賽時,則是一面操作電腦,一面注視著加油管操作員的一舉一動。   通常在比賽前,每一個車隊都會有一套賽車進維修點的操作計劃,并且還會有一個備用計劃。而每一輛賽車都有一位專屬的工程師來監控油料的消耗量,因此維修人員皆很清楚的知道每輛賽車還剩下多油料在車上。當比賽接近到加油的時刻,加油設備主管就會將所需油量總數輸入到控制臺上的Notebook里。   在賽車進入維修區的前30秒時,所有的Pit 人員已進入維修區的通道上,這時油管操作員會舉起手臂表示一切已就緒;而加油設備主管則啟動加油泵浦機至待命狀態。此時車隊的工程師還可以決定 是否更改加油的總量,并以無線電通知加油設備主管來改變輸入的數值,并重新起動加油泵浦機至待命狀態。當油料開始注入到賽車的油箱時,加油設備主管注視著電腦螢幕以確定一切狀況皆符合原定計劃,同時他的手也移到停止的按鈕上方,以防萬一加油泵浦機一旦故障失靈時,他便能立刻按下停止鈕,立刻換下另一部加油泵機。   而油管操作員則是直接面對 賽車油箱的第一位尖兵,他是全車隊唯一親自操作油嘴的人員,并且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加油嘴與賽車的油箱注入 孔結合,以便能迅速進行加油作業。油管操作員戴著全罩式的防火安全頭盔,全身的裝備就猶如太空人一般。油管操作員只是將全罩式的頭盔戴好,就得花上整整3分種,因此油管操作員通常會在整場比賽中維持全副武裝,直到比賽結束。而他背上的空氣瓶容量只能維持30分鐘,因此在完成加油作業后,他會將呼吸管線連接到Pit區內的大空氣瓶上,以維持正常的運作。 "安全"是Pit Lane的最高原則   通常在Pit區內都會有固定的作業流程,當賽車接近縱區時,Pit Crew已收到指令準備進始行動。油管操作員拿著加油嘴站在前方,而緊跟在后的另一名加油組員則要肩負起得量達35公斤的油管。當油管操作員到達預定的位置時,他會舉起左手表示準備妥當,此時在控制臺的加油設備主管就會將操控系統啟動至"待命"的狀態,而油管操作員的加油嘴上方也會亮起綠色的指示燈。   一旦加油嘴與賽車緊密接合后,油管操作員會將加油嘴上方的手把向前推來開啟油嘴的閥門,此時會有兩個黃色指示燈亮起,代表著油料正迅速的灌注到油箱之中。直到原來設定的油料皆注入到油箱后,紅色的指示燈就會亮起,而油管操作員也會迅速的將加油嘴抽離油箱,即使是稍微的延遲,都有可能對比賽的結果造成影響。 "安全"一直是維修區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項,特別是在1994年F1德國站中,因為加油區的火災致使車手J。Vestappen身陷火海的事件后,原先所使用的加壓高速加油系統,從此在F1比賽中被禁用。   在現行的加油泵浦機除了控制臺上有"停止"的按鈕外,還有一名加油組員蹲在加油機旁,隨時準備操控另一個位于加油機側面的"停止"按扭"及一個止閥握把,如果將握把拉起,油料會立刻停止輸送。如果賽車在加油嘴尚末與油箱分離就起跑開關走時,這種特列設計的油管能立即被拉力扯斷,避免更嚴重的意外發生。 通常在整年的賽季開始前,各車隊會將加油泵浦機調整到最佳狀態,并以此加油泵浦機來參加全季的賽事而不會再加以修改。。

熱心網友

反正加油很快,幾秒就搞定

熱心網友

在維修區中為F1賽車加油的場面,可說是第一場比賽中是富戲劇化的過程。而這個加油過程的主角,則是一個外表很不起眼的方形加油泵浦機。在每個車隊中,都會有4名的資深技師,全神貫注的在這個方形箱子旁作業,為的就是在確保加油浦機能正常運作。   根據FIA的規則,每個車隊所使用的加油泵機(Refueling rig)皆由FIA審查單位統一監督制造后,發配給各個車隊使用。可能性當各個車隊拿到加沒機時,通常都會將泵浦機合部拆解后再重新裝配組合。然而,FIA只允許車隊修改、更換加油泵浦 機的線路,以減少未來在使用上的故障機率;其它如油量、流速等重要的設定,則仍要遵守FIA的賽事規范。   手動加油同樣得仰仗電腦   這個架在四個輪子上移動式的加油泵浦機,可容納200公升的燃料,并由一臺在控制臺上的手提電腦連線來操作。電腦的操控軟體能控制泵浦機的油量流速,同時需符合FIA所規定的每秒12公升的最大加油速度。控制臺是設在加油泵浦機后方5公尺的地方,也就是在維修區的車庫。車隊的加油設備主管在比賽時,則是一面操作電腦,一面注視著加油管操作員的一舉一動。   通常在比賽前,每一個車隊都會有一套賽車進維修點的操作計劃,并且還會有一個備用計劃。而每一輛賽車都有一位專屬的工程師來監控油料的消耗量,因此維修人員皆很清楚的知道每輛賽車還剩下多油料在車上。當比賽接近到加油的時刻,加油設備主管就會將所需油量總數輸入到控制臺上的Notebook里。   在賽車進入維修區的前30秒時,所有的Pit 人員已進入維修區的通道上,這時油管操作員會舉起手臂表示一切已就緒;而加油設備主管則啟動加油泵浦機至待命狀態。此時車隊的工程師還可以決定 是否更改加油的總量,并以無線電通知加油設備主管來改變輸入的數值,并重新起動加油泵浦機至待命狀態。當油料開始注入到賽車的油箱時,加油設備主管注視著電腦螢幕以確定一切狀況皆符合原定計劃,同時他的手也移到停止的按鈕上方,以防萬一加油泵浦機一旦故障失靈時,他便能立刻按下停止鈕,立刻換下另一部加油泵機。   而油管操作員則是直接面對 賽車油箱的第一位尖兵,他是全車隊唯一親自操作油嘴的人員,并且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加油嘴與賽車的油箱注入 孔結合,以便能迅速進行加油作業。油管操作員戴著全罩式的防火安全頭盔,全身的裝備就猶如太空人一般。油管操作員只是將全罩式的頭盔戴好,就得花上整整3分種,因此油管操作員通常會在整場比賽中維持全副武裝,直到比賽結束。而他背上的空氣瓶容量只能維持30分鐘,因此在完成加油作業后,他會將呼吸管線連接到Pit區內的大空氣瓶上,以維持正常的運作。   "安全"是Pit Lane的最高原則   通常在Pit區內都會有固定的作業流程,當賽車接近縱區時,Pit Crew已收到指令準備進始行動。油管操作員拿著加油嘴站在前方,而緊跟在后的另一名加油組員則要肩負起得量達35公斤的油管。當油管操作員到達預定的位置時,他會舉起左手表示準備妥當,此時在控制臺的加油設備主管就會將操控系統啟動至"待命"的狀態,而油管操作員的加油嘴上方也會亮起綠色的指示燈。   一旦加油嘴與賽車緊密接合后,油管操作員會將加油嘴上方的手把向前推來開啟油嘴的閥門,此時會有兩個黃色指示燈亮起,代表著油料正迅速的灌注到油箱之中。直到原來設定的油料皆注入到油箱后,紅色的指示燈就會亮起,而油管操作員也會迅速的將加油嘴抽離油箱,即使是稍微的延遲,都有可能對比賽的結果造成影響。   "安全"一直是維修區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項,特別是在1994年F1德國站中,因為加油區的火災致使車手J。Vestappen身陷火海的事件后,原先所使用的加壓高速加油系統,從此在F1比賽中被禁用。   在現行的加油泵浦機除了控制臺上有"停止"的按鈕外,還有一名加油組員蹲在加油機旁,隨時準備操控另一個位于加油機側面的"停止"按扭"及一個止閥握把,如果將握把拉起,油料會立刻停止輸送。如果賽車在加油嘴尚末與油箱分離就起跑開關走時,這種特列設計的油管能立即被拉力扯斷,避免更嚴重的意外發生。   通常在整年的賽季開始前,各車隊會將加油泵浦機調整到最佳狀態,并以此加油泵浦機來參加全季的賽事而不會再加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