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用人為的方法,增加云中的冰晶或使云中的冰晶和水滴增大而形成降水。目前人工降雨是一種用飛機把冷卻劑(干冰或其他化學藥劑)撒播到云中,使云內溫度顯著下降,使細小的水滴冰晶迅速增多加大,迫使它下降形成降水;另一種是在云中撒播吸濕性強的凝結核 (如食鹽、氯化鈣等),使云滴增大為雨滴降落下來; 還有利用土炮、土箭向云層轟擊產生強大的沖擊波,使云滴與云滴發生碰撞,合并增大成雨滴降落下來。不論用那種方法進行人工降雨, 云的存在是首要條件,這是內因;向云中輸送催化劑則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人載降雨有一定的局限性。
熱心網友
先在云中投放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干冰吸熱使云的溫度降低,云中的水滴融合變大落下來就下雨了
熱心網友
降雨則是以適量干冰使云層中的水氣凝結成雨。 即在某地上空的降雨云層,一定是從別處飄來的,在氣流的引導下,它又不停頓地向下風向飄去,所以,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用人工的方法在甲地上空拋撒二氧化碳干冰或者碘化銀,可以釋放云層中的能量,增加降雨強度。
熱心網友
干冰轉為CO2過程中大量吸熱,致使周圍溫度降低,H2O(g)凝結為雨滴。
熱心網友
記者直擊人工降雨全過程 -------------------------------------------------------------------------------- 2004年08月04日10:16 南京日報 【南京日報報道】等待 昨天下午1點左右,在江浦氣象局辦公室內,市氣象局副局長楊昌平正抽著悶煙,他是人工降雨浦口區發射點的現場指揮長。每隔6分鐘,他便刷新一次電腦屏幕,觀察最新的雷達氣象云圖?!霸茖影l展太慢了。”窗外陽光明媚,當江浦氣象局的工作人員說當時氣溫已逼近35℃時,楊昌平顯得有些焦急。 聯想夏令營口號征集 你的網絡游戲聯盟 眼急手快連連看 展示時尚,飛揚青春 “快看!有動靜了!”2點35分,一個工作人員喊了起來。辦公室內所有人都擠到了電腦跟前。在雷達氣象云圖上,六合上空形成了一股明顯的云團。“不行!云層并不是流向市區,降雨緩解不了市區用電壓力。”楊昌平向其他人潑了一盆冷水?! ?點半左右,在氣象云圖上,一股云層開始占據浦口區的東南部。楊昌平站了起來,走到窗戶前,一邊盯著云層的變化,一邊不斷詢問氣象云圖的變化?! 俺霭l!”3點47分,在和省氣象臺核實情況后,楊昌平一聲令下,7名工作人員立刻下樓,抬出裝有3枚人工降雨火箭彈的木箱,裝上了發射車,然后直奔頂山鎮的沿山大道,那里就是南京人工降雨的“珍珠泉發射點”。 準備 下午4點13分,所有工作人員到達目的地。這條路很空曠,過往車輛也少,四周都是矮矮的丘陵。氣象臺的一輛工作車上裝有價值25萬元的車載多普勒雷達,雷達探測到一股對流云團就在東南方。工作人員下車后馬上投入準備。打開木箱,3枚火箭彈亮出身段,每枚約1.2米高。工作人員將兩枚火箭彈裝上發射架后,接通了發射控制器,條件一成熟,只要手指動一下便可發射?! 蕚涔ぷ魍瓿珊?,楊昌平撥通南京軍區空軍指揮部調度室電話,申請空域,結果對方告之,現在空中經過飛機頻繁,發射要等到5點后?!昂玫慕涤暝茖影雮€小時就能形成,10分鐘就能消失。”楊昌平看了看手表笑道,“我們都祈禱云層不要減弱吧?!薄 ^ 在等待的過程中,不斷有過往車輛停下來觀望。一輛“QQ”私家車的女車主在得知要發射火箭進行人工降雨后,馬上給她丈夫打了電話:“快來,帶孩子一起來看火箭發射。”15分鐘后,他的丈夫帶著女兒打的從珠江鎮趕到了現場?! 盎鸺l射架在一輛‘皮卡’的后廂上,有四道火箭槽?!币徽憬铺柕募t旗轎車停下后,司機干脆拿起電話給家人做起“現場直播”?! ∵@時,兩隊進行長跑訓練的部隊官兵經過現場。看到這個架勢后,他們只做了稍稍停留,便繼續前進了。一個士兵還嘀咕了一句:“小玩意,有什么好看的。”可在場的所有人都在認真等待火箭發射的最后時刻…… 焦急 下午4點50分左右,空中的云層開始減弱,從那刻起,楊昌平就一直拿著手機看時間。5點一到,他立刻申請空域?!坝酗w機經過?!薄暗纫坏??!薄霸龠^5分鐘。”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楊昌平每隔5分鐘就要向南空調度室申請一次空域,可每次都被告之“時機未到”。這時的空氣變得“涼爽”起來,原來六合已成功實施了人工降雨,這讓等待的人們更加焦急?! ?點20分左右,云層在繼續減弱,天空開始泛白。所有工作人員都焦急起來,因為這意味著人工降雨的效果也隨之在打折扣。圍觀的人在等待一個多小時后也失去了信心,逐漸離開了。楊昌平繼續每隔5分鐘就開始申請…… 發射 因為人工降雨主要是為了緩解南京白天的供電壓力,所以作業務必在下午6點之前完成,到了下午5點半,申請空域還是沒有成功,大多數工作人員都認為今天的作業要“泡湯”了?! ?點38分,在焦急等待2個多小時后,楊昌平請求終于得到了批準。由于發射時會產生大量氣體,記者只能到距離發射臺40米開外的地方觀看。“5、4、3、2、1、發射!”楊昌平一聲令下,工作人員按下了控制器的按鈕,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一枚火箭彈尾部噴著火苗,迅速躥向天空,尾巴留下了一股黑煙。隨后,第二枚火箭開始發射,火箭產生的巨大氣流濺起了路上的石子。整個發射過程持續不到1分鐘。 嘩啦啦,下雨了,但南京城再次落下雨點時,不要忘記里面可有“火箭炮”的功勞哦…… 實習生 陳茜 潘珂 南京日報記者 黃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