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真是無知者無畏,特別是樓上的這位自以為知道很多的人。建議這些仁兄到sohu文化頻道看看這篇文章《對印戰爭,中國得到了什么?》,想必看后對毛皇帝就不在那么迷信了。

熱心網友

======轉載的====是不是真吃虧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相信“有理、有利、有節”的人純屬idiot。========================中印62年邊界戰爭前,中印領土爭端涉及兩塊土地,一塊是大家都知道的藏南麥克馬洪線附近,另一塊是位于新疆和印控克什米爾接壤的阿克塞欽地區。兩塊地方有接盡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毛主席戰前開會所說的∶“中國人都知道,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小學課本里寫著哪,連小娃娃都知道,不能到了我毛某人的手里就成了930萬平方公里,憑空少了30萬平方公里,你們不能讓我背著賣國賊的罪名去見祖先”。我們真是象有些人說的那樣蠃了戰爭丟了土地嗎?如果那樣的話,為什么至今印度感到屈辱?把中國視做最大威脅。我來告訴大家真相吧。   一、 東線西藏麥克馬紅線附近   這里的戰爭是在自西向東的三點進行∶亞東、達旺、下察偶   歷史上,中、印在這里從來都沒有進行過邊界劃分,是一筆糊涂帳,我國聲稱擁有的邦迪拉、德讓宗等地,雖然有藏民居住,在歷史上我們從來沒有擁有過,也沒有在那里設過政府機關。(據說西藏政府幾百年前在這里收過稅)外交爭端涉及9萬平方公里,但雙方打仗爭奪的地方是不到4萬平方公里不毛之地,如果按麥線的劃分,我們的邊境除達旺一帶外,包括亞東等地都要給印度,印度的領土主張實際到了我們西藏的錯那縣這里。我們能答應嗎?亞東、下察偶等地我們始終牢牢把握著。至于很多人說的水草豐美之地,是印度的提斯譜兒這塊地方,那里幾千年來始終是印度控制的地方,你能說那是我們的地方嗎?我們所說的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際是一種策略,是為了在談判中增加籌碼而已,是人們打官司常用的手段。實際上,很多地方,屬不屬于我們,我們自己也不知道。62年戰爭後,我們只是在主戰場達旺一帶後撤了,撤到了戰前實際控制線。但我們的邊防哨所實際是朝印度方面挺進不少,其他地方基本沒後撤。   達旺至下察偶一帶,最多3萬平方公里,誰要是感興趣可以自己拿某些喊著丟失土地的人提供的地圖,用比例尺去算一下,看看有多少。這里是喜馬拉雅山的南山坡,的確是不毛之地。   亞東在中、印、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號稱“西藏的江南”,是我們的傳統領地,我們并沒有丟掉這里,現在是一個西藏的一個縣,有解放軍駐扎。這里靠近錫金,我們所聲稱的9萬平方公里,也包括錫金在內,因為錫金曾經歸西藏管過,錫金屬于我們嗎?我們自己也不清楚。但我們至今不承認錫金是印度的,而把它當作一個獨立國家。   二、 西線新疆阿克賽欽地區附近   這塊地方現分別屬于新疆和西藏,邊界離新德里400公里左右,斑公湖一帶戰前印度有駐軍,是不是印度固有領土,我也不清楚,現在被我們占領著。印度在這里丟得領土最多。   這里的土地爭端涉及土地面積約為21萬平方公里,印度聲稱是30萬,歷史上曾經是屬于印度的克什米爾,至于是怎么落到我們手里的,我沒看到過有關資料。這里比較荒涼,但我們在這里取得的實地是最多的。原本在這里打仗是策應東線的主戰場的,是個威脅新德里的戰略,據說是劉伯誠元帥的主意。印度在這里并沒有怎么挑起事端。這里也是現在領土談判分歧最大得地方。今天,印度人說克什米爾是印、巴、中三國占領就是這個原因。印度當年是既要這塊地方,也要讓我們讓出藏南的亞東、達旺、下察偶等地,我們當年作戰,是兩線作戰,都勝利了,在藏南達旺那里是主戰場。   在中印雙方的領土爭端里,涉及約30萬平方公里,我們占著26萬左右,印度在戰爭中沒有達到他們的主張邊界,而且還丟了一些戰前還控制的土地,這是他們一直感到屈辱的原因。這場戰爭後,雙方領土實際控制和戰前變化很大,我們除在達旺一帶的不毛之地撤回到了戰前實際控制線,其他都向印度方面擴張了。我們的實際控制地方還比戰前多出許多,你說我們吃虧了嗎?我們的政府總不能說我們侵占了別人多少多少土地吧。真正得到好處的人是不會說的。   所以,請那些以歷史學家自命的人,多動動腦子,不要拿無知來賣弄 。。

熱心網友

有理、有利、有節!有理,我是自衛,被迫還擊。有利,揚我國威、軍威,固我邊防,獲得了幾十年的安寧。有節,起到震懾作用就行了,顯示我國不要別人國土,但也不容許任何人占我一寸領土的決心。對不可守、不該守、不值得守的就沒有必要把包袱自己背上。讓阿三背上包袱,但又不敢咋刺兒,難道不更好嗎?大國外交,要講藝術。

熱心網友

1、主要是為了解決西藏問題。2、印度是在前蘇聯的支持下,對我國進行的挑釁,打擊只是為了震懾。3、中國在當時經濟還非常落后,再加上美國、前蘇聯虎視耽耽地盯著,撤退是最好的選擇。

熱心網友

對印戰爭結束40年的歷史說明了一切.

熱心網友

首先政治上體現我國和平共處的原則,避免持久戰。其次當初我國經濟能力低。再次 我黨我軍后勤保障能力不行

熱心網友

供給緊張,國際環境和國內政治需要

熱心網友

當時 情況復雜,大家說的都有道理

熱心網友

主動撤比被打回來好多了,撤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國軍隊做到了對外的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很得人心。

熱心網友

當時中國是應該撤,不然勝利果實將得不到保證。其中有供給的原因,還有國際的壓力。 中國人最講究師出有名。自衛反擊嗎?那能那么打呀?那樣豈不是侵略呀。那時候中國的整個外部環境很糟,我們的實力不允許那樣。 有時候我們看到我們撤的很多,不過一些戰略要地我們還是拿著的。有時候只是宣傳的需要,為什么中國現在想以現在控制線為標準,而印度不答應。你就應該知道一些了。也許我們真的吃了虧,但我不清楚,這些事歷來是保密的。誰去過哪兒,麻煩去了好好瞅瞅。到底是怎么回事!也給大家一個明白。不要都是猜的,搞的越來越亂!

熱心網友

供給跟 不上!戰爭得師出有名!見好就收!

熱心網友

打到新德里的是我們鄭州駐軍的一個團...他們稀里糊涂的打到了那里,然后請示下指揮部,指揮部讓撤回。。。

熱心網友

寸土不讓,是我們的不論有多少人都會拿回來,那時期撤軍供給是一個問題,還有就是蘇聯那邊還需要我們的軍隊

熱心網友

為了和平。

熱心網友

中國當時國力空虛,支撐不了太長時間,撤軍也是迫不得已,我國迫切需要休養生息.

熱心網友

可惜現在很是難回來了,那邊土地己經有幾百萬印度移民,那里可是一遍富碩的中國土地.

熱心網友

毛主席就是中國人民心中的神,為了國家的利益趕和任何強敵交戰,說實話我們那時中國的情況很不樂觀,我們盡力了三年自然災害,原子彈也在進行中,當時的情況很困難,蘇聯也在虎視眈眈,美國也在對你有敵對仇恨的情緒。當時我們應該見好就收,教訓這個東西就夠了,補給太遠,而且是極其天寒地凍的的無人區,我希望我們的后人不要在這這里指手劃腳,前人對的起他們自己。

熱心網友

還不是充正人君子唄!

熱心網友

綜合一下,那時我們沒有實力硬抗!

熱心網友

快要大雪封山了,不退就要全部封死在那里。而西面由于不存在這個問題,就沒退。

熱心網友

中國的撤退主要是出于當時中國的國內外的情況的考慮和明智的行為。眾所周知的,印度和中國是鄰居,而且都是大國。和鄰居交惡是每一個國家都不愿意。那樣會使自己的邊境很不平靜,就是現在的美國有如此大的實力也不敢。它對一個國家的傷害,比遠離自己的國土打一場大戰還要嚴重。 更嚴重的是會留下民族的矛盾,世代的仇恨。是每一個民族都不愿意看到的。何況當時的中國實力和印度相差并不算太大。既然已經勝利了,達到了教訓印度的目的,就應該見好就收。更何況當時的中國還要面對強敵(美國和臺灣)如果交惡會讓中國得不嘗失。所以從眾多的方面考慮最好還是撤退。那樣中國會有一個更加相對穩定的環境。

熱心網友

殘云同志的分析是有道理的,難能可貴.遺憾的是最后的幾句話說的不到位,年輕人還需要努力提高政治修養.肢解印度?可能?何時?地緣政治是你應加緊學習的.

熱心網友

無所謂 前人的事無須我們指手畫腳中國到了今天-不錯未來會更好

熱心網友

從而可知,后勤對戰爭的重要性呀!

熱心網友

非常贊同殘云大師的觀點。

熱心網友

我們的國家建設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對印戰爭必須為國家建設的首要戰略服務

熱心網友

我真欣賞毛主席的那種膽識,敢于和任何敵視的強敵交戰,而且是打贏它,蘇聯和美國這兩個世界級的老大,我們也敢于教訓它對我們的的敵視和小看。我愛我們的毛主席。“人不范我我不范人,人若范我我必范人”。

熱心網友

戰爭為了和平;真的要寸土必爭的話蘇俄到是欠我們最多若我們有了世界最強的實力,難道為領土發動戰爭恢復版圖?我看不應該。我還是喜歡毛的“人不范我我不范人,人若范我我必范人”。

熱心網友

贊同大家的發言:撤回是歷史的必然,是一個泱泱大國的風范,是中國發展的需要,是全國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

熱心網友

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中印的世代友好不是靠打仗打出來的,何況在當時多占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意義也不大,只會留下一個罵名,當然印度占我們的土地一定要還,但也不一定要打回來嗎,等有條件的時候可以談嗎~!

熱心網友

打出了40年的西南無戰事

熱心網友

因為中國不愿意成為第二個叢林戰中的美國

熱心網友

1、給養困難2、美蘇的壓力和中國的核計劃 3、中國打破封鎖走向世界的戰略需要 4.留下來沒有必勝的把握,見好就收,保持解放軍戰無不勝的光輝形象.5.為以后準備好了再戰留下借口.

熱心網友

如果當時像在新疆那樣采取屯兵制,建立建設兵團,現在情況會好許多。可是,歷史沒有如果。

熱心網友

  有理、有力、有節。不僅贏得了世界各國的贊譽,連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印度也對中國的行動搞蒙了,既對中國狠得咬牙切齒,也佩服得五體投地。  獻給所有關注那場戰爭的朋友!

熱心網友

因為政治

熱心網友

后勤不便.

熱心網友

不回來還住那?我們的目的是威懾

熱心網友

上樓說得很隊,后勤供應困難時撤軍的一個重要原因。當時還要防止蘇聯北侵,當時我國在國際上很孤立。據說還是為了有研制原子彈的國際環境。

熱心網友

那還用問么?因為我們占領的地區大部分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如果我們長期駐軍,補給會非常困難,而印度來卻很方便,所以被人打回來還不如自己撤回來。另外,這次戰爭的目的是顯示我軍的強大戰斗力,震懾印度對西藏的野心,當時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再冒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