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能否同意賣給中國TU22M,中國有沒有打算購買
熱心網友
是的,俄羅斯的確是想出售圖-22M給中國,在中俄軍演的時候俄羅斯已經有這個意思了。只是圖-22M已經服役好長時間,機上設備比較陳舊,就是最新的電子設施也不先進,它的航程通過空中加油可在7000千米,作戰半徑3000千米,可攜帶3-5枚俄本國的某型號的核巡航導彈,兩側機翼下可掛兩枚,是一中遠程戰略轟炸機。中國買這種并不先進的戰機,裝的還是別人的導彈中國可能不會購買。若俄羅斯加以改進,設備好了,能裝載中國自己的導彈或許中國回購買的。
熱心網友
那個已經不先進了
熱心網友
中國好象不打算買!
熱心網友
最近,俄羅斯方面傳出的風聲是中國軍方要購買20到30架TU22M和20架伊爾系列空中加油機。 有人說我們買了TU22M這種"落后"武器等于做了"冤大頭",我覺得有評論一下的必要,到底這個"冤大頭"我們應不應該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因為這關系到未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進程,以及與日本進行可能在東海及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戰爭的準備狀況,我不得不說一說。 一 中國海軍空軍的對日作戰的準備情況不足 從我們目前海軍空軍裝備來看,整體上還是處于劣勢,對于裝備精良的日本海軍來說我們沒有必然勝利的把握,也沒有可以戰勝擁有四個驅逐艦群,并且正在以每年數艘的更新速度正在不斷擴充的日本"八八"甚至"九十"艦隊的殺手锏,以日本海軍最新"宙斯盾"驅逐艦的"愛宕"號為例: "愛宕"級是2002年度日本規劃建造的新型宙斯盾驅逐艦, "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的改進型。 主要改進是艦的中樞應用最新型的宙斯盾系統,有能力使用SM-3戰區導彈防御導彈,承擔日本外圍的彈道導彈防御任務; 垂直發射裝置前后各增加3單元到96單元, 裝載用起重機取消。 搭載2架 SH-60K新型反潛巡邏直升機,機庫新設。 另外, 桅桿和煙囪外形作隱形化修改。 轉自鐵血 "愛宕"號將于2007年3月服役, 配屬舞鶴的第3護衛隊群。 主要參數: 基本排水量7700噸, 全長165米, 全燃氣輪機(COGAG),航速30節, 127mm62倍口徑單管主炮一座, 20mm近防炮系統2座, 標準SM-2或3防空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通用的垂直發射裝置32單元64單元各一座, 4聯裝90式SSM對艦導彈發射筒2座, 3聯裝324mm短魚雷發射管2座, SH-60K反潛巡邏直升機2架。 面對射程至少250公里SM-3,中國海軍各型艦艇導彈的射程將相形見絀,日本在擁有更多的改進型號"宙斯盾"驅逐艦,每艘裝備將近100枚導彈的情況下,以中國海軍最新銳驅逐艦052C的170以及052B的115的載彈僅僅不到50枚,導彈射程以及雷達和軍艦數量方面也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面對優勢的日本海軍作戰將十分艱難。 就中國空軍而言,裝備的SU30戰機以及JH7A型轟炸機雖然具備較強的突防和作戰能力,但還是不足以突破和飽和打擊在其先進"宙斯盾"保護下的日本海軍。日本在引進美國KC?767空中加油機以后,其與SU30MKK相當的改進型號F15J和與J10相當的F2戰機的航程的增加,給予了在東海作戰的日本海軍以空中保護。 轉自鐵血 日本海軍空軍正在擴軍備戰,正在密謀準備下一場中日"甲午"海戰的情況下,中國海軍空軍應對和準備這場戰爭的情況就相當值得關注。 二 引進TU22M"逆火"的對這場海戰重大意義 關于TU22M是不是一款完全過時的轟炸機我們尚存爭議,其落后主要在于電子系統方面。TU22M是與F14F15F16在70年代同時出現的戰機,要說它落后,那么SU27,F15之類的全屬于這樣一個層次。 就目前來看,日本能與T22M抗衡的戰機沒有,以TU22M優秀的突防能力,日本的F15要通過加油后攔截不需要加油,直接奔襲,以兩倍以上音速掛載10枚以上"白蛉"導彈攻擊日本海軍的TU22M,是十分困難的。美國海軍現役的F18E/F也沒有能完全擊落TU22M的把握。 TU22M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機,他在中國的戰略使命并不是戰略轟炸而是大規模對地精確打擊和反艦。至少中國空軍目前和將來沒有能力自行研制和裝備擁有如此強大攻擊能力的戰機。兩架TU22M的一次攻擊能力就相當于5艘現代級的齊射能力,TU22M還具有超音速突防逃逸以及對海對地的強大攻擊能力,將是日本海軍甚至美國海軍的噩夢,這是H6和TU95之類的老式轟炸機所不能比擬的。 轉自鐵血 與日本甚至美國海軍的交戰區域不可能是美國本土或者日本本土,只能是我們中國空軍保護范圍內,而TU22M的使命就是常規反艦,這本來就是蘇聯海軍賦予TU22M的使命,美國和北約稱之為"逆火"也是因為其強大的反艦能力,俄羅斯裝備的TU160才是真正的戰略轟炸機。TU22M生產線的關閉也與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有關,俄羅斯無法維持兩種作戰使命相當程度上重復的飛機,TU22M的作戰功能比較單一,而且沒有TU160強大,維持兩種戰機很困難,所以在俄羅斯遭到淘汰并不是因為它不優秀,而是客觀環境所決定的。 三 所謂軍購我們成"冤大頭"的原因 對于俄羅斯來說,不可能一開始就出售其看家本領TU160,他們再笨,也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好處,賣TU160等于自斷財路!這就注定了中俄軍事領域合作的曲折性,俄羅斯對中國的軍事出售首先就是要考慮其經濟利益。但是,俄羅斯也開始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認真的與中國展開全面的軍事合作俄羅斯軍事工業才有出路,而俄羅斯的軍事工業的發展越依賴于對中國的武器出口,對于我們進口俄羅斯技術越為有利。因為合作是互相的,互相的進步才有可能進步,如果因為這種"冤大頭"理念而斷絕我們之間良好的合作,那么俄羅斯因為缺乏資金遲遲無法研制出對抗美國F22等新一代戰機的優秀裝備,那么我們依靠什么個美國作戰?以目前中國落后的制造業水平是絕對無法獨立開發研制出F22這樣的戰機的,至少,我們的研制過程將會很長很長,甚至無法等到美國日本全面裝備新一代戰機的時候。 轉自鐵血 而俄羅斯作為一個航空航天大國,擁有我們所不具備的優秀設計人員和成熟的制造技術,在美國的技術封鎖下引進俄羅斯技術,購買俄羅斯裝備將是我們唯一的選擇,而俄羅斯在世界武器市場和勢力范圍被美國打擊壓縮的情況下它也不得不依賴中國,這就是為什么俄羅斯同意出售TU22M的根本原因! TU22M是美國明確指出限制出口的戰略武器,而俄羅斯出口中國表明的意義是巨大的,俄羅斯媒體的酸葡萄心理我們也可以理解,因為俄羅斯是被迫與當初的小兄弟合作,其長期的大國蘇聯心態還沒有完全消除,以俄羅斯媒體大說特說TU22M是落后武器他們無所謂。其實出售SU32系列飛機所能賺取的利潤更高也更大,為什么不賣是因為中國軍方對它不感興趣,SU32充其量是SU27的終極改進型號,作戰本質上沒有絲毫改變! 四 中俄軍事充分和作和雙贏才是出路 中國和俄羅斯由于面臨共同的威脅,所以合作而不是互相的欺騙和奸詐才是上上策。就和做生意一樣,互相的坑蒙拐騙吃虧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看看國內彩電業的下場就可見一二。對于俄羅斯來說現實經濟情況和我們的購買態度不允許它對中國有所保留。而對中國來說,榨干俄羅斯的軍事科技潛力是十分不明智的。因為合作雙方的合作基礎就是互信,沒有互相信任,合作無從談起。俄羅斯之所以不愿意出售先進科技就是因為害怕中國的技術吸取而對俄羅斯軍事工業的發展毫無助益! 轉自鐵血 中國技術上的落后注定我們需要引進培養與保持俄羅斯的軍事開發能力,日本可以很容易的獲得美國和西歐的先進科技而中國不可以。所以,為了保持在軍事科技上與日本和美國的均勢就必須要求我們與俄羅斯的全面軍事技術互惠互利的合作。保持軍事科技上我們和俄羅斯的不落后才能不挨打和最終戰勝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 合作的具體方法應該是購買和共同開發為主,為應付迫在眉睫的軍事威脅,中國必須迅速加速軍事現代化購買俄羅斯相對先進裝備,不要指望一步登天,穩扎穩打的發展思路才是正確的建軍思路。為應付將來的共同威脅就要求中俄共同開發和技術共享,比如共同開發四代武器和運輸機,減少雙方對美國歐洲客機的依賴。這與美國在北約集團內部的技術共享是一致的。在西方世界全面技術合作和對中俄全面技術和政治封鎖的的大背景下,中俄之間的戰略和作必須真誠和互惠! 五 花絮 關于殲11為什么沒有裝受油管我有不同的看法,因為J8系列的受油設施是固定的,不適合殲11裝備。沒有適合的加油機訓練是沒有辦法跟上去的,而俄羅斯飛機配俄羅斯加油系統才是成熟的,引進伊爾系列加油機以后,給殲11加裝受油系統并不是什么很難的事情,與區區一個空軍中將更是絲毫無關了。 轉自鐵血 關于電子系統方面,既然南京研究所能研制出先進的預警雷達飛機,SU30MKK能裝備先進的雷達,給TU22M加裝先進電子系統技術上并不是那么困難的事,一旦裝備中國空軍或者海軍,對遠東近東,日本艦隊和本土,對韓國臺灣和澳大利亞海軍都將是巨大的威脅! 參考: 。
熱心網友
中國海軍購買俄羅斯圖22M3轟炸機的真實原因! 最近,俄羅斯方面傳出的風聲是中國軍方要購買20到30架TU22M和20架伊爾系列空中加油機。 有人說我們買了TU22M這種"落后"武器等于做了"冤大頭",我覺得有評論一下的必要,到底這個"冤大頭"我們應不應該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因為這關系到未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進程,以及與日本進行可能在東海及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戰爭的準備狀況,我不得不說一說。 一 中國海軍空軍的對日作戰的準備情況不足 從我們目前海軍空軍裝備來看,整體上還是處于劣勢,對于裝備精良的日本海軍來說我們沒有必然勝利的把握,也沒有可以戰勝擁有四個驅逐艦群,并且正在以每年數艘的更新速度正在不斷擴充的日本"八八"甚至"九十"艦隊的殺手锏,以日本海軍最新"宙斯盾"驅逐艦的"愛宕"號為例: "愛宕"級是2002年度日本規劃建造的新型宙斯盾驅逐艦, "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的改進型。 主要改進是艦的中樞應用最新型的宙斯盾系統,有能力使用SM-3戰區導彈防御導彈,承擔日本外圍的彈道導彈防御任務; 垂直發射裝置前后各增加3單元到96單元, 裝載用起重機取消。 搭載2架 SH-60K新型反潛巡邏直升機,機庫新設。 另外, 桅桿和煙囪外形作隱形化修改。 "愛宕"號將于2007年3月服役, 配屬舞鶴的第3護衛隊群。 主要參數: 基本排水量7700噸, 全長165米, 全燃氣輪機(COGAG),航速30節, 127mm62倍口徑單管主炮一座, 20mm近防炮系統2座, 標準SM-2或3防空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通用的垂直發射裝置32單元64單元各一座, 4聯裝90式SSM對艦導彈發射筒2座, 3聯裝324mm短魚雷發射管2座, SH-60K反潛巡邏直升機2架。 面對射程至少250公里SM-3,中國海軍各型艦艇導彈的射程將相形見絀,日本在擁有更多的改進型號"宙斯盾"驅逐艦,每艘裝備將近100枚導彈的情況下,以中國海軍最新銳驅逐艦052C的170以及052B的115的載彈僅僅不到50枚,導彈射程以及雷達和軍艦數量方面也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面對優勢的日本海軍作戰將十分艱難。 就中國空軍而言,裝備的SU30戰機以及JH7A型轟炸機雖然具備較強的突防和作戰能力,但還是不足以突破和飽和打擊在其先進"宙斯盾"保護下的日本海軍。日本在引進美國KC?767空中加油機以后,其與SU30MKK相當的改進型號F15J和與J10相當的F2戰機的航程的增加,給予了在東海作戰的日本海軍以空中保護。 日本海軍空軍正在擴軍備戰,正在密謀準備下一場中日"甲午"海戰的情況下,中國海軍空軍應對和準備這場戰爭的情況就相當值得關注。 二 引進TU22M"逆火"的對這場海戰重大意義 關于TU22M是不是一款完全過時的轟炸機我們尚存爭議,其落后主要在于電子系統方面。TU22M是與F14F15F16在70年代同時出現的戰機,要說它落后,那么SU27,F15之類的全屬于這樣一個層次。 就目前來看,日本能與T22M抗衡的戰機沒有,以TU22M優秀的突防能力,日本的F15要通過加油后攔截不需要加油,直接奔襲,以兩倍以上音速掛載10枚以上"白蛉"導彈攻擊日本海軍的TU22M,是十分困難的。美國海軍現役的F18E/F也沒有能完全擊落TU22M的把握。 TU22M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機,他在中國的戰略使命并不是戰略轟炸而是大規模對地精確打擊和反艦。至少中國空軍目前和將來沒有能力自行研制和裝備擁有如此強大攻擊能力的戰機。兩架TU22M的一次攻擊能力就相當于5艘現代級的齊射能力,TU22M還具有超音速突防逃逸以及對海對地的強大攻擊能力,將是日本海軍甚至美國海軍的噩夢,這是H6和TU95之類的老式轟炸機所不能比擬的。 與日本甚至美國海軍的交戰區域不可能是美國本土或者日本本土,只能是我們中國空軍保護范圍內,而TU22M的使命就是常規反艦,這本來就是蘇聯海軍賦予TU22M的使命,美國和北約稱之為"逆火"也是因為其強大的反艦能力,俄羅斯裝備的TU160才是真正的戰略轟炸機。TU22M生產線的關閉也與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有關,俄羅斯無法維持兩種作戰使命相當程度上重復的飛機,TU22M的作戰功能比較單一,而且沒有TU160強大,維持兩種戰機很困難,所以在俄羅斯遭到淘汰并不是因為它不優秀,而是客觀環境所決定的。 三 所謂軍購我們成"冤大頭"的原因 對于俄羅斯來說,不可能一開始就出售其看家本領TU160,他們再笨,也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好處,賣TU160等于自斷財路!這就注定了中俄軍事領域合作的曲折性,俄羅斯對中國的軍事出售首先就是要考慮其經濟利益。但是,俄羅斯也開始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認真的與中國展開全面的軍事合作俄羅斯軍事工業才有出路,而俄羅斯的軍事工業的發展越依賴于對中國的武器出口,對于我們進口俄羅斯技術越為有利。因為合作是互相的,互相的進步才有可能進步,如果因為這種"冤大頭"理念而斷絕我們之間良好的合作,那么俄羅斯因為缺乏資金遲遲無法研制出對抗美國F22等新一代戰機的優秀裝備,那么我們依靠什么個美國作戰?以目前中國落后的制造業水平是絕對無法獨立開發研制出F22這樣的戰機的,至少,我們的研制過程將會很長很長,甚至無法等到美國日本全面裝備新一代戰機的時候。 而俄羅斯作為一個航空航天大國,擁有我們所不具備的優秀設計人員和成熟的制造技術,在美國的技術封鎖下引進俄羅斯技術,購買俄羅斯裝備將是我們唯一的選擇,而俄羅斯在世界武器市場和勢力范圍被美國打擊壓縮的情況下它也不得不依賴中國,這就是為什么俄羅斯同意出售TU22M的根本原因! TU22M是美國明確指出限制出口的戰略武器,而俄羅斯出口中國表明的意義是巨大的,俄羅斯媒體的酸葡萄心理我們也可以理解,因為俄羅斯是被迫與當初的小兄弟合作,其長期的大國蘇聯心態還沒有完全消除,以俄羅斯媒體大說特說TU22M是落后武器他們無所謂。其實出售SU32系列飛機所能賺取的利潤更高也更大,為什么不賣是因為中國軍方對它不感興趣,SU32充其量是SU27的終極改進型號,作戰本質上沒有絲毫改變! 四 中俄軍事充分和作和雙贏才是出路 中國和俄羅斯由于面臨共同的威脅,所以合作而不是互相的欺騙和奸詐才是上上策。就和做生意一樣,互相的坑蒙拐騙吃虧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看看國內彩電業的下場就可見一二。對于俄羅斯來說現實經濟情況和我們的購買態度不允許它對中國有所保留。而對中國來說,榨干俄羅斯的軍事科技潛力是十分不明智的。因為合作雙方的合作基礎就是互信,沒有互相信任,合作無從談起。俄羅斯之所以不愿意出售先進科技就是因為害怕中國的技術吸取而對俄羅斯軍事工業的發展毫無助益! 中國技術上的落后注定我們需要引進培養與保持俄羅斯的軍事開發能力,日本可以很容易的獲得美國和西歐的先進科技而中國不可以。所以,為了保持在軍事科技上與日本和美國的均勢就必須要求我們與俄羅斯的全面軍事技術互惠互利的合作。保持軍事科技上我們和俄羅斯的不落后才能不挨打和最終戰勝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 合作的具體方法應該是購買和共同開發為主,為應付迫在眉睫的軍事威脅,中國必須迅速加速軍事現代化購買俄羅斯相對先進裝備,不要指望一步登天,穩扎穩打的發展思路才是正確的建軍思路。為應付將來的共同威脅就要求中俄共同開發和技術共享,比如共同開發四代武器和運輸機,減少雙方對美國歐洲客機的依賴。這與美國在北約集團內部的技術共享是一致的。在西方世界全面技術合作和對中俄全面技術和政治封鎖的的大背景下,中俄之間的戰略和作必須真誠和互惠! 五 花絮 關于殲11為什么沒有裝受油管我有不同的看法,因為J8系列的受油設施是固定的,不適合殲11裝備。沒有適合的加油機訓練是沒有辦法跟上去的,而俄羅斯飛機配俄羅斯加油系統才是成熟的,引進伊爾系列加油機以后,給殲11加裝受油系統并不是什么很難的事情,與區區一個空軍中將更是絲毫無關了。 關于電子系統方面,既然南京研究所能研制出先進的預警雷達飛機,SU30MKK能裝備先進的雷達,給TU22M加裝先進電子系統技術上并不是那么困難的事,一旦裝備中國空軍或者海軍,對遠東近東,日本艦隊和本土,對韓國臺灣和澳大利亞海軍都將是巨大的威脅! 。
熱心網友
近,俄羅斯方面傳出的風聲是中國軍方要購買20到30架TU22M和20架伊爾系列空中加油機。 有人說我們買了TU22M這種"落后"武器等于做了"冤大頭",我覺得有評論一下的必要,到底這個"冤大頭"我們應不應該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因為這關系到未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進程,以及與日本進行可能在東海及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戰爭的準備狀況,我不得不說一說。 一中國海軍空軍的對日作戰的準備情況不足 從我們目前海軍空軍裝備來看,整體上還是處于劣勢,對于裝備精良的日本海軍來說我們沒有必然勝利的把握,也沒有可以戰勝擁有四個驅逐艦群,并且正在以每年數艘的更新速度正在不斷擴充的日本"八八"甚至"九十"艦隊的殺手锏,以日本海軍最新"宙斯盾"驅逐艦的"愛宕"號為例: "愛宕"級是2002年度日本規劃建造的新型宙斯盾驅逐艦,"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的改進型。主要改進是艦的中樞應用最新型的宙斯盾系統,有能力使用SM-3戰區導彈防御導彈,承擔日本外圍的彈道導彈防御任務;垂直發射裝置前后各增加3單元到96單元,裝載用起重機取消。搭載2架SH-60K新型反潛巡邏直升機,機庫新設。另外,桅桿和煙囪外形作隱形化修改。 "愛宕"號將于2007年3月服役,配屬舞鶴的第3護衛隊群。主要參數:基本排水量7700噸,全長165米,全燃氣輪機(COGAG),航速30節,127mm62倍口徑單管主炮一座,20mm近防炮系統2座,標準SM-2或3防空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通用的垂直發射裝置32單元64單元各一座,4聯裝90式SSM對艦導彈發射筒2座,3聯裝324mm短魚雷發射管2座,SH-60K反潛巡邏直升機2架。 面對射程至少250公里SM-3,中國海軍各型艦艇導彈的射程將相形見絀,日本在擁有更多的改進型號"宙斯盾"驅逐艦,每艘裝備將近100枚導彈的情況下,以中國海軍最新銳驅逐艦052C的170以及052B的115的載彈僅僅不到50枚,導彈射程以及雷達和軍艦數量方面也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面對優勢的日本海軍作戰將十分艱難。 就中國空軍而言,裝備的SU30戰機以及JH7A型轟炸機雖然具備較強的突防和作戰能力,但還是不足以突破和飽和打擊在其先進"宙斯盾"保護下的日本海軍。日本在引進美國KC?767空中加油機以后,其與SU30MKK相當的改進型號F15J和與J10相當的F2戰機的航程的增加,給予了在東海作戰的日本海軍以空中保護。 日本海軍空軍正在擴軍備戰,正在密謀準備下一場中日"甲午"海戰的情況下,中國海軍空軍應對和準備這場戰爭的情況就相當值得關注。 二引進TU22M"逆火"的對這場海戰重大意義 關于TU22M是不是一款完全過時的轟炸機我們尚存爭議,其落后主要在于電子系統方面。TU22M是與F14F15F16在70年代同時出現的戰機,要說它落后,那么SU27,F15之類的全屬于這樣一個層次。 就目前來看,日本能與T22M抗衡的戰機沒有,以TU22M優秀的突防能力,日本的F15要通過加油后攔截不需要加油,直接奔襲,以兩倍以上音速掛載10枚以上"白蛉"導彈攻擊日本海軍的TU22M,是十分困難的。美國海軍現役的F18E/F也沒有能完全擊落TU22M的把握。 TU22M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機,他在中國的戰略使命并不是戰略轟炸而是大規模對地精確打擊和反艦。至少中國空軍目前和將來沒有能力自行研制和裝備擁有如此強大攻擊能力的戰機。兩架TU22M的一次攻擊能力就相當于5艘現代級的齊射能力,TU22M還具有超音速突防逃逸以及對海對地的強大攻擊能力,將是日本海軍甚至美國海軍的噩夢,這是H6和TU95之類的老式轟炸機所不能比擬的。 與日本甚至美國海軍的交戰區域不可能是美國本土或者日本本土,只能是我們中國空軍保護范圍內,而TU22M的使命就是常規反艦,這本來就是蘇聯海軍賦予TU22M的使命,美國和北約稱之為"逆火"也是因為其強大的反艦能力,俄羅斯裝備的TU160才是真正的戰略轟炸機。TU22M生產線的關閉也與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有關,俄羅斯無法維持兩種作戰使命相當程度上重復的飛機,TU22M的作戰功能比較單一,而且沒有TU160強大,維持兩種戰機很困難,所以在俄羅斯遭到淘汰并不是因為它不優秀,而是客觀環境所決定的。 三所謂軍購我們成"冤大頭"的原因 對于俄羅斯來說,不可能一開始就出售其看家本領TU160,他們再笨,也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好處,賣TU160等于自斷財路!這就注定了中俄軍事領域合作的曲折性,俄羅斯對中國的軍事出售首先就是要考慮其經濟利益。但是,俄羅斯也開始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認真的與中國展開全面的軍事合作俄羅斯軍事工業才有出路,而俄羅斯的軍事工業的發展越依賴于對中國的武器出口,對于我們進口俄羅斯技術越為有利。因為合作是互相的,互相的進步才有可能進步,如果因為這種"冤大頭"理念而斷絕我們之間良好的合作,那么俄羅斯因為缺乏資金遲遲無法研制出對抗美國F22等新一代戰機的優秀裝備,那么我們依靠什么個美國作戰?以目前中國落后的制造業水平是絕對無法獨立開發研制出F22這樣的戰機的,至少,我們的研制過程將會很長很長,甚至無法等到美國日本全面裝備新一代戰機的時候。 而俄羅斯作為一個航空航天大國,擁有我們所不具備的優秀設計人員和成熟的制造技術,在美國的技術封鎖下引進俄羅斯技術,購買俄羅斯裝備將是我們唯一的選擇,而俄羅斯在世界武器市場和勢力范圍被美國打擊壓縮的情況下它也不得不依賴中國,這就是為什么俄羅斯同意出售TU22M的根本原因! TU22M是美國明確指出限制出口的戰略武器,而俄羅斯出口中國表明的意義是巨大的,俄羅斯媒體的酸葡萄心理我們也可以理解,因為俄羅斯是被迫與當初的小兄弟合作,其長期的大國蘇聯心態還沒有完全消除,以俄羅斯媒體大說特說TU22M是落后武器他們無所謂。其實出售SU32系列飛機所能賺取的利潤更高也更大,為什么不賣是因為中國軍方對它不感興趣,SU32充其量是SU27的終極改進型號,作戰本質上沒有絲毫改變! 四中俄軍事充分和作和雙贏才是出路 中國和俄羅斯由于面臨共同的威脅,所以合作而不是互相的欺騙和奸詐才是上上策。就和做生意一樣,互相的坑蒙拐騙吃虧的只能是我們自己,看看國內彩電業的下場就可見一二。對于俄羅斯來說現實經濟情況和我們的購買態度不允許它對中國有所保留。而對中國來說,榨干俄羅斯的軍事科技潛力是十分不明智的。因為合作雙方的合作基礎就是互信,沒有互相信任,合作無從談起。俄羅斯之所以不愿意出售先進科技就是因為害怕中國的技術吸取而對俄羅斯軍事工業的發展毫無助益! 中國技術上的落后注定我們需要引進培養與保持俄羅斯的軍事開發能力,日本可以很容易的獲得美國和西歐的先進科技而中國不可以。所以,為了保持在軍事科技上與日本和美國的均勢就必須要求我們與俄羅斯的全面軍事技術互惠互利的合作。保持軍事科技上我們和俄羅斯的不落后才能不挨打和最終戰勝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 合作的具體方法應該是購買和共同開發為主,為應付迫在眉睫的軍事威脅,中國必須迅速加速軍事現代化購買俄羅斯相對先進裝備,不要指望一步登天,穩扎穩打的發展思路才是正確的建軍思路。為應付將來的共同威脅就要求中俄共同開發和技術共享,比如共同開發四代武器和運輸機,減少雙方對美國歐洲客機的依賴。這與美國在北約集團內部的技術共享是一致的。在西方世界全面技術合作和對中俄全面技術和政治封鎖的的大背景下,中俄之間的戰略和作必須真誠和互惠! 五花絮 關于殲11為什么沒有裝受油管我有不同的看法,因為J8系列的受油設施是固定的,不適合殲11裝備。沒有適合的加油機訓練是沒有辦法跟上去的,而俄羅斯飛機配俄羅斯加油系統才是成熟的,引進伊爾系列加油機以后,給殲11加裝受油系統并不是什么很難的事情,與區區一個空軍中將更是絲毫無關了。 關于電子系統方面,既然南京研究所能研制出先進的預警雷達飛機,SU30MKK能裝備先進的雷達,給TU22M加裝先進電子系統技術上并不是那么困難的事,一旦裝備中國空軍或者海軍,對遠東近東,日本艦隊和本土,對韓國臺灣和澳大利亞海軍都將是巨大的威脅!。
熱心網友
俄羅斯當然想賣啊,怎么說他太缺錢了,尤其是軍隊!至于中國的打算,好像各方的信息很亂,我也不清楚。
熱心網友
?巳?妥,還?取到在本國生產。經過多年的緊張談判,我國終于和俄國達成了引進TU-22M3的協議,俄方轉讓全部技術資料,標志著在國內引起巨大爭議的項目終于圓滿的畫上了句號。 早在蘇聯解體前的1991年,我國進口了一批SU27戰機,其先進的性能震驚了軍方和航空界,使看慣了J7J8的軍方有了強烈的危機感,經過幾年的艱苦談判,終于用了20億美金的代價購買了生產線。由于和蘇聯持續幾十年的冷戰,中國軍方對蘇聯的逆火轟炸機有著深刻的體會,它那巨大的載彈量,超低空超音速突防能力,對每一個敵人來說,都是一場噩夢。雖然知道我國轟炸機部隊極其落后,但當時國家的防空形勢極其嚴峻,沒有一種能同西方第三代戰機抗衡的機種,所以對于引進SU27放在了首要位置,在96年引進了SU27后,隨著PLA向著攻防兼備的方向轉變,對轟6的后繼即 種,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此時的航空界在看到了幾場局部戰爭中隱形戰機的強大威力后,對TU22M3有了重新的認識,認為這種70年代技術的轟炸機已經落伍了,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不如重新研制一種隱形轟炸機。但軍方的卻截然不同,對于此時的臺海局勢,已經到了戰爭的邊緣。面對著美國航母的干涉愈來愈大,軍方感到了巨大的壓力,而TU22M3強大的反艦能力,配合SU27,可以打擊一千公里以外的航母編隊,使其退至一千公里以外,退至其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之外。對我登陸艦隊的成功登陸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對于國內的研制水平,軍方認為十年也不一定能研制出來,即使研制出來,也要十幾年時間到時臺海戰爭只怕已經結束了。 我國轟炸機的主要生產廠家西飛也支持引進TU22M3形成了軍方和廠家支持,科研院所反對的兩種意見,經過激烈的辯論,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一時軍委也下不了決心。而臺海局勢的日漸嚴重,陳水扁的臺獨言論愈睞愈露骨,尤其是小布施上臺后,明確表示要協防臺灣后,中國將不得不面隊美國的航空母艦的時候,中央軍委終于下定決心,引進TU22M3,在引進的同時對其進行了改進,主要是改進電子設備。提高了雷達的探測距離和精度,最遠可以探測300多公里遠的目標,同時配備了我國最新研制的YJ12A超音速,遠程反艦導彈,由衛星或我國最新研制成功的預警機的制導下,可以對600公里遠的目標進行打擊。取消了普通彈倉,可以掛高達20枚YJ12A,只要有一架突防到航母600公里以內,一次齊射,其生命也就擦不多了。 經過與俄羅斯的談判,俄國在北約東擴的步步緊必下,終于答應了中國的要求,開價5億美金。并賣給了我國一條生產線,就是他們早已停產的那條。不便宜啊,7000萬美金。現在,西飛已經開始了緊張的試制過程,預計明年下半年能造出第一架樣機。由于俄國TU22M3已經停產多年,所以所有部件,除發動機外將全部有我國制造。發動機由于落后了,再說軍方的定貨據說只有30架,已經不打算國產了。 附圖一看:TU-22M3遠程轟炸機。 。
熱心網友
俄羅斯應該有 因為俄羅斯需要大量資金換裝武器 但我國應該沒有這個購買計劃 戰略軍隊歸于我國來說有點~奢侈~了 我國不需要 我們的核武力就夠用了 在說TU-22M也不是很先進的 對于現代空戰來說很容易被消滅 其威懾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熱心網友
我覺得買TU-22沒什么意思.建立戰略空軍是件很麻煩的事不比造航母簡單.靠買來的TU-22能否擔任戰略任務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