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老婆懷孕后會食量減少呢?而且常常有作嘔的感覺呢?應該怎么才不會有作嘔的感覺呢
熱心網友
一般的懷孕反應出現在懷孕40天左右。惡心、嘔吐。最早可能發生在末次月經后5周, 多數會自然消失,極少數人整個孕期都有一些不適,但亦逐漸減輕。另外也有很多人自始至終沒有任何反應或者很輕,可不受影響,或多少感到食欲不好或者偏食,愛吃酸的或愛吃辣的,各人所好不同。適于孕婦的營養食物有以下幾種。(1)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是直接組成肌肉、血液等的基本物質,是參與生長發育及供給...
熱心網友
一般的懷孕反應出現在懷孕40天左右。惡心、嘔吐。最早可能發生在末次月經后5周, 多數會自然消失,極少數人整個孕期都有一些不適,但亦逐漸減輕。另外也有很多人自始至終沒有任何反應或者很輕,可不受影響,或多少感到食欲不好或者偏食,愛吃酸的或愛吃辣的,各人所好不同。適于孕婦的營養食物有以下幾種。(1)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是直接組成肌肉、血液等的基本物質,是參與生長發育及供給熱能的營養物質。妊娠期每天需要優質蛋白質(含人體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85克左右,非妊娠期60克),方可滿足孕婦的需要。優質蛋白質主要來源于動物性蛋白質如蛋、肉、奶類及植物蛋白質如豆類,但植物蛋白質在人體內的吸收利用率不如動物蛋白質高。(2)脂肪:能供給較多的熱量,孕婦每日所需脂肪以60克左右為宜(非妊娠期約50克左右)。脂肪太多會招致肥胖。動物性脂肪來源于豬油、肥肉等;植物性脂肪的來源為豆油、菜油、花生油及核桃、芝麻等。(3)糖:糧食、土豆、白薯等均含糖,是產生熱量的主要來源。母體及胎兒代謝增加,需要的熱量也增加,平均每天主食(谷類)400克—450克即可滿足需要。(4)礦物質:特別要提出的是鈣、鐵、鈉等,孕婦需要鈣量明顯增加,食物中牛奶及魚含鈣高,且容易吸收,最好每日喝250毫升—500毫升牛奶,或服鈣制劑補充。孕婦對鐵的需要量也增加,為預防貧血,應多食含鐵豐富的豬肝、瘦肉、蛋黃、胡蘿卜等。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特別是水代謝關系密切,過多或過少都不相宜,自日常飲食中攝入即可。(5)維生素類的食物:缺少會引起代謝紊亂。維生素存在于多種食物如蛋、肉、黃油、牛奶、豆類及各種蔬菜中。(6)微量元素:如碘、鎂、鋅、銅等,對孕婦及胎兒的健康也是不可缺少的。海味中含碘多;動物性食品、谷類、豆類和蔬菜等含有鐵、鋅、銅等微量元素。由此可見,為了補充齊全足夠的營養素,孕婦的食譜要廣,千萬不要忌食或偏食,要做到數量充足、比例適當、種類齊全。這樣,才能保證孕期的營養需要。孕婦的營養對母兒的健康很重要。胎兒的發育需要營養,胎兒附屬物如胎盤、胎膜、臍帶等也需要營養;母體子宮的增大,“分娩”時所需的產力,產后哺乳等都需要營養。孕婦營養充足,全身情況好,胎兒發育也好。一切營養都是從食物中攝取的,孕婦除了攝取自身所需的那一份外,還要把腹中胎兒所需的那一份也要加上。要加強營養,首先應加強營養的計劃和管理。并非一定要吃大量的雞、鴨、魚、肉才算加強營養,一般食物如選擇和調配得當,是能滿足孕婦營養需要的。具體做法如下。(1)多用粗糧,少用精制米面。玉米、小米、土豆等所含維生素和蛋白質比大米、白面高,還含有微量元素。(2)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可以滿足身體所需的維生素A、維生素C、鈣、鐵等。(3)多吃豆類、花生和芝麻醬等,因其中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和維生素C、鐵、鈣。發芽豆還富含維生素E。(4)多吃魚、肉、蛋、奶,可以供給大量所需的蛋白質。特別是牛奶及雞蛋中含有大量的鈣和磷脂質,可供胎兒骨骼生長及神經系統發育。總之,孕婦食物要多樣化,米面混吃、粗細并用,葷素搭配,蔬果兼有,才能起到互補作用,保證在孕期中所需的營養。我 的共享資料里面有全套的孕期保健知識,請查閱。
熱心網友
多吃魚、肉、蛋、奶,可以供給大量所需的蛋白質。特別是牛奶及雞蛋中含有大量的鈣和磷脂質,可供胎兒骨骼生長及神經系統發育。總之,孕婦食物要多樣化,米面混吃、粗細并用,葷素搭配,蔬果兼有,才能起到互補作用,保證在孕期中所需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