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是直腸癌中晚期,淋巴結轉移2/16,經過放、化療治療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可是她總是時不時的莫明其妙地腹瀉,最近尤其嚴重,總是不停地吃藥才可維持,她才35歲,我們非常為她擔心,不知為什么是這樣。幫幫我們,想想招兒!謝! 問題補充:去年2月份手術,保肛了,肛門上去6CM切除的,可是現在因為老腹瀉,穩合口處有破的地方,大便有出血,近三個月內做過檢查,各項指數基本正常.白細胞一直不高.她的手術是北京非常著名的醫院做的,也很成功.我希望大家能給我一些在日常生活、保健、護理方面有指導意義的建議。謝謝!
熱心網友
因疾病致消化系統功能減退,如種種消化腺分泌減少,胃腸道功能降低,影響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導致腹瀉。 由疾病引起的腹瀉,胃腸道充血,如結腸炎、痢疾、消化道的各種癌癥、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均可引起病人的慢性腹瀉。慢性細菌性痢疾的大便外觀多為黏液性、膿血樣,也有糊樣或水瀉樣,鏡檢可見白細胞。大便培養出痢疾桿菌可明確病原診斷,多次大便培養可提高陽性率。慢性結腸炎的大便有黏液或膿血樣成分。鋇劑灌...
熱心網友
因疾病致消化系統功能減退,如種種消化腺分泌減少,胃腸道功能降低,影響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導致腹瀉。 由疾病引起的腹瀉,胃腸道充血,如結腸炎、痢疾、消化道的各種癌癥、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均可引起病人的慢性腹瀉。慢性細菌性痢疾的大便外觀多為黏液性、膿血樣,也有糊樣或水瀉樣,鏡檢可見白細胞。大便培養出痢疾桿菌可明確病原診斷,多次大便培養可提高陽性率。慢性結腸炎的大便有黏液或膿血樣成分。鋇劑灌腸造影可見結腸狹窄、痙攣、僵硬等病變。纖維結腸鏡檢查可發現腸壁充血、水腫、潰瘍、糜爛,或息肉形成。腸道易激綜合征大便除黏液外,一般無膿血便,多次大便檢查正常,X線鋇灌腸造影及纖維結腸鏡檢均無器質性病變證據。該病是一種是結腸功能失調性疾病,與精神和情緒改變有關。慢性腹瀉是結腸直腸癌的常見癥狀之一,病人出現長期腹瀉時,一定要警惕腸癌的可能性。 飲食不當,某些食物引起結腸過敏性反應,食物纖維過多,刺激結腸蠕動加快、加強而腹瀉。 營養不良,煙酸缺乏引起腸道功能紊亂及結腸廣泛炎癥。 藥物性腹瀉,如刺激腸道藥物,導瀉藥過量,廣譜抗生素引起的偽膜性腸炎等。 心理因素,當心理上突然受到強烈的打擊也可引起腹瀉。 注意事項: 飲食原則。宜進食營養豐富且容易消化、吸收、少渣少油的食物,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如飲食所含營養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時,應從腸道外補充營養。腹瀉嚴重時,可短期禁食,或吃清淡流質飲食,如米湯、面湯、果汁等;恢復期吃少渣少油的半流食,如精細湯面、稀粥等,止瀉后,吃軟食,如蛋羹、菜泥、瘦肉末、軟飯等。 臥床休息。腹瀉使營養大量流失,造成病人身體虛弱,為減少熱量消耗,需適當休息,必要時觀察血壓和皮膚彈性,注意有無脫水電解質失衡現象。 觀察大便色、性、味、量,盡早采集標本送驗,幫助診斷,及時治療。大便標本應新鮮,盡量選擇帶有膿血、黏液的部分。病人出現腹瀉時,不要盲目自行治療,應上醫院做鏡檢及細菌培養,必要時做鋇灌腸造影和纖維結腸鏡檢查。 補充水分。飲水量不夠時,可以補液防脫水,保持電解質平衡。 皮膚護理。保護會陰部及肛門周圍皮膚清潔干燥,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皮膚皺褶處用軟毛巾吸干,必要時涂5%鞣酸軟膏以防皮膚破潰,肛門周圍的皮膚常因頻繁的稀便刺激發紅,可涂搽氧化鋅軟膏。嚴重者可每日兩次局部燈烤,每次20~30分鐘,以保持皮膚干燥;稀便常流不止者,為保證皮膚完好和治療的進行,可暫用紗球堵塞肛門口,以防大便流出。B15
熱心網友
請速去該網站請教倪海廈醫生: 。請先看看“留言建議”欄。倪醫生太忙,但他會盡最大努力答復的!癌癥是倪醫生最擅長治療的!
熱心網友
朋友我送你一個?音,這里有一新的電摩療法不但能治腹瀉還能根治直腸癌,不吃藥不打針,愈后不易復發,如相信請聯系037165971129---13623828128
熱心網友
我的意見是吻合口局部有問題,還是去醫院檢查和對癥治療吧!祝好人一路平安!
熱心網友
一般結腸癌和直腸癌手術后3年-5年是個關鍵期,度過關鍵期就可以平安無事了!首先按照醫生的醫囑:定期做化療,這一點至關重要.去比較好的醫院做,可以減少化療過程的痛苦.我本人2000年患直腸癌做手術后,現在5年了一直很好!如果想了解怎樣護理,加 來聊一下。
熱心網友
我是離婚的女人別人剛剛給了我一個叫做 希望你們哦你們是知道的離婚的女人很寂寞的我的愛好是高跟鞋和絲襪如果你喜歡42歲的離婚女人喜歡高跟鞋和絲襪請各位網絡高手請著明愛問謝絕那些低級趣味的男人我并不是每個人都理的你需要展示你的魅力能吸引我才可以
熱心網友
愿天下所有病痛患者早日康復
熱心網友
真可憐
熱心網友
應避免高脂肪飲食,多進富有纖維的食物,注意保持排便通暢。建議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或許是化療的不良反應,因為直腸癌放療有發生放射性直腸炎的可能。調整心態,樂觀面對,祝早日康復。
熱心網友
警惕直腸癌術后局部復發 直腸癌臨床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治療效果不夠理想,術后局部復發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早發現、診斷復發和及時合理治療仍然是重要而又相當困難的課題。80%局部復發都發生在術后2年內,只有6%~8%發生在術后5年以上。 一、復發臨床表現與診斷 直腸癌術后局部復發部位最常見的是吻合口、小骨盆、骶前、會陰部,所以患者原來作前切除術,復發時常有...
熱心網友
警惕直腸癌術后局部復發 直腸癌臨床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治療效果不夠理想,術后局部復發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早發現、診斷復發和及時合理治療仍然是重要而又相當困難的課題。80%局部復發都發生在術后2年內,只有6%~8%發生在術后5年以上。 一、復發臨床表現與診斷 直腸癌術后局部復發部位最常見的是吻合口、小骨盆、骶前、會陰部,所以患者原來作前切除術,復發時常有便血、便頻、里急后重等癥狀;指檢可捫及直腸腫塊,指套染血。原來已作Miles術者,復發時常有會陰部下墜、骶部疼痛并放射至下肢,有時在會陰或經陰道(女性)可捫及復發的癌瘤。當然,復發嚴重者由于侵犯輸尿管、膀胱、陰道等,則出現相應的泌尿系統癥狀和陰道流血水。不過,早期復發的患者往往無明顯癥狀,只在常規隨訪檢查中發現。 早期發現和診斷至為重要,只有在復發的早期才有可能再手術并獲治愈,所以應對直腸癌患者一再交代,術后定期隨診,特別是術后頭2、3年內,應每隔3個月復查1次。復查包括體檢、腸鏡檢查或鋇灌腸,抽血檢測CEA、CA19-9。無癥狀患者的CEA和/或CA19-9持續升高,提示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特別是肝轉移,應進一步作CT掃描或MRI掃描。 CT掃描對腸外復發的檢測陽性率幾達100%,但是由于術后正常解剖部位結構改變和疤痕或炎癥改變,一直困擾著影像學家,常常缺少可供參考的術后基準對照CT片。 MRI掃描在鑒別癌瘤與疤痕,似乎比CT優越,有謂正確檢出率達93%,敏感性100%,對確定復發范圍有應用價值。 腔內B超檢查費用低,易于進行,對保肛患者可經直腸檢查,對Miles術后的女性患者可經陰道檢查。不但可提高復發灶的早期檢出率,對估計病情也有一定作用,但對小于1cm病變的正確性B超不如CT。 影像學其他檢查方法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或PET加上γ照相,仿真內窺鏡CT(virtual endoscopy CT)在診斷直腸癌術后復發尚在探索中。 放射免疫顯像(radioimmunoimaging,RII)檢查可彌補CT、B超不能定性的不足,特異性為57%,而CT診斷的特異性僅17%。 不過影像診斷畢竟是“影像”,真正確診有賴于細胞學或病理切片檢查,捫及腫塊可以在指檢指引下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Larsen等[12]報道其敏感性88%,且安全、簡便、經濟。當然,可以在B超或CT指引下進行穿刺活檢。 二、復發的治療 外科學家幾乎一致認為直腸癌局部復發應首先考慮再手術且手術效果較好,一般能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仍達27%左右
熱心網友
你好:一般結腸癌和直腸癌手術后《3年-5年》是個關鍵期,度過關鍵期就可以平安無事了!首先按照醫生的醫囑:定期做化療,必須保證白血球的正常值情況下才可以做化療等等;我母親1998年診斷《結腸癌》做手術后,現在80歲了一直很好!如果想了解怎樣護理,加 》聊。
熱心網友
不能吃油膩的東西,不能吃海鮮.不要吃高蛋白的食物
熱心網友
我父親也是癌癥患者,肝癌,已經擴散到整個肺部,一個多月以前腹部腫脹,發燒,病情惡化,但現在他看起來和健康人沒什么區別,因為他聽人介紹開始喝蜂王漿,不到一個月,他肝部的腫瘤已經消失,精神狀態非常好。 蜂王漿和蜂姣對癌細胞有遏制和殺滅作用,記住,一定要買那種剛剛采集到的新鮮的蜂王漿和蜂蛟,我能體會你的心情,那是我們的親人,希望可以讓她減輕痛苦。
熱心網友
我也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