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
熱心網友
是
熱心網友
個人看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如果沒有什么投資品種可以考慮,如果有更好的,就沒有必要跟隨了
熱心網友
當然
熱心網友
個人看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不應追棒
熱心網友
之所以將人民幣理財產品稱作"變臉復出",緣起于今年3月16日央行下調了金融機構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同時銀監會明確界定人民幣理財投資只限于銀行間票據回購和債券投資等。債券收益率的下降使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大幅"縮水"。隨后,各家銀行紛紛暫停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發售。 9月21日,民生銀行通過對人民幣理財進行重新設計,重新推出為期半年,預期稅前收益率最高達4.32%的"人民幣非凡理財"。光大銀行也于9月下旬發售第八期陽光理財A+計劃的4種產品,這些產品的期限有一年期、半年期和3個月三種,并通過掛鉤黃金兌美元價格變動、歐元兌美元匯率變動,收益率也達到4.1%。此外,招商銀行也在不定期地推出"人民幣債券理財計劃",其投資標的主要包括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央行票據等,其6個月期的產品收益與1年期定期存款稅前利率相同(2.25%)。
熱心網友
今年來,隨著美聯儲的不斷加息,我國綜合經濟各方面情況,對美元和港幣存款利率也進行了幾次調整提高。有投資者可能心存擔憂:與最新的外幣存款利率相比較,一些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否還有優勢,到銀行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究竟是否合算呢? 針對投資者的這些擔憂,近日來,本報記者專門采訪了部分商業銀行理財師?! ±碡敭a品收益仍高于定期存款 據光大銀行廣州分行理財師郭昭陽介紹,雖然今年國家數次提高了美元和港幣存款利率,但此前售出的外匯理財產品,大部分早已到期兌付完畢。因此,一般來說,各家銀行在推出外匯理財新品時,都會根據當時的外幣存款利率,結合有可能上浮的利率預測,相應地提高其收益率,確保每一期產品的收益率均比同等檔次的定期存款利率高。同時在產品設計上,把一些人民幣理財與外幣收益結合起來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更具吸引力。 他舉例說,光大銀行的外幣結構性理財產品今年以來已累計發售11期,銷售量達3。07億美元,其熱銷的主要原因便是其收益率遠高于同期的存款利率?! ∮浾邚墓ど蹄y行獲得一份目前正在全國各分行銷售的“利得寶”理財產品報價單。該報價單載明,本期限理財理財品種有美元和港幣,美元有半年期和1年期兩個期限,半年期綜合收益率為3。85%,1年期美元綜合收益率為4。05%;而港幣產品的期限6個月,綜合收益率為3。4%。 而廣東發展銀行廣州分行目前正在銷售的第四期外匯結構性存款產品,港幣一年零三個月年利率3。3%,一年零九個月年利率3。6%;美元一年零三個月年利率3。6%,一年零九個月年利率3。9%。與定期外幣存款比,這些產品的收益都較高。如美元目前半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375%,港幣半年期是2。25%?! ⊥顿Y者也有提前終止權 我們知道,目前有部分銀行銷售的外幣理財產品在其委托理財協議書中,曾有一條款規定:銀行有權提前終止委托投資權。有投資者反映,當時的收益還是較高的,但卻被銀行行使提前終止權而把該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提前終止了。 但據記者了解,正是國際外幣市場利率的變化,影響了銀行原來的預計收益率,銀行從風險角度考慮,便行使提前終止權,把委托投資資金及已獲得的收益打入投資者的理財賬戶,變成為儲蓄存款資金?! ∧壳颁N售的產品仍然有提前終止的條款。如工行最新一期產品規定的終止權是每3個月行使一次,也即說,在銀行認為其投資收益低于合約中向投資者預期的,而銀行本身又必須承擔較大損失的時候,將會終止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投資。這樣看來,投資者較為被動,甚至可以說“銀行行使的是霸王條款”。然而多家銀行理財中心的人士卻不這樣認為。 工行廣州營業部理財中心理財師解釋,其實個人投資者也可行使提前終止權,而且可隨時終止。不過,如果提前終止投資就必須收取違約金,違約金相當于原預測收益的1倍。但這樣銀行和投資者的提前終止權不是很不平等嗎? 銀行理財師進一步解釋說,收益高便意味著承擔的風險大。外匯理財產品籌集的資金中,部分是由銀行放到國際資本市場上作期權交易,因此,投資者如果隨時提前終止投資,會讓銀行措手不及,不但造成原預測的收益無法兌現,銀行還有可能承擔更大的損失。收取違約金只是作一小部分的彌補。。
熱心網友
不過,大多數專家指出,仔細解讀央行政策可以發現,公告明確表示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人民幣不僅僅只有升值的可能,在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也有貶值的可能。同時,央行調高境內美元和港元的存款利率,客觀上降低了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壓力。具體地講,這在短期內對銀行外匯理財品種有一些影響,但隨著匯率新機制的運行和多種貨幣政策的運用,其影響將越來越小。
熱心網友
民幣升值了,外匯理財產品業務將受到一定的影響。該類產品是否還具有投資價值?民生銀行廣州分行零售業務部副總經理譚晶指出,這要針對各家銀行設計的具體理財產品、銀行與客戶簽訂的合同內容作具體的分析。中行廣東省分行資金部有關人士稱,短期內的外匯理財業務會遇到一定困難,投資者可能采取持幣觀望的態度,但這只是暫時的。 居民或會行使提前終止權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達到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同時,一年期小額美元和港幣利率上調0。5%。央行的公告甫出,便有銀行界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升值將有可能導致居民提前終止外匯理財產品,或換成人民幣作為存款,這樣都會對當前火熱的銀行外匯理財業務形成一定的沖擊?! 〗邮鼙緢蟛稍L的幾家商業銀行零售部老總談及這個問題時,均承認會產生一定的沖擊,但他們分析認為,居民提前終止外匯理財產品的主要動機是基于收益下降?! ∵@是因為,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高于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如目前正在熱銷的美元理財產品的一年期的年收益率平均是3。5%,大大高于近期人民幣理財產品2。5%的收益率和一年期美元定期存款1。625%的水平。這也正是外匯理財產品受追捧的原因。而人民幣升值2%,外匯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相對就減少了2%。由于央行同時上調了美元和港幣的存款利率,這對外匯理財產品的受寵程度也有一定的影響。 雖然從理論上來看,居民提前終止委托投資有可能。但銀行界人士提醒市民,盡管國家同時提高了外幣儲蓄存款利率,卻也未能達到客戶與銀行簽訂的合約中預定的收益率,大多數銀行原來銷售的外匯理財產品,其收益率均比存款利率高。即使現在外幣存款利率相應提高了,也未能達到外匯理財產品原設定的收益率。因此,作為委托銀行投資的客戶,在沒有大價差可賺的情況下,想要提前終止合約須三思而行?! 《唐趦韧顿Y者或會持幣觀望有些普通投資者認為,人民幣升值后,應該拋出美元資產轉換為人民幣資產。雖然部分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比本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要高,但其收益差能否彌補因匯率變動而造成的損失值得投資者關注?! ≈行袕V東省分行資金部有關人士在分析這一問題時指出,人民幣升值后,有些投資者可能會表現沖動,但由于這次人民幣升幅不大,大部分理性投資者不會不顧成本(各種費用)而輕易變換投資品種。但不管如何,這次升值對銀行來說,短期內的外匯理財業務會遇到一定困難。特別是那些期限較長的產品。由于升值比較突然,導致很多投資者采取持幣觀望的態度,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將會降低,這顯然會影響一年來銀行較為熱衷的此類業務的發展。 不過,大多數專家指出,仔細解讀央行政策可以發現,公告明確表示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人民幣不僅僅只有升值的可能,在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也有貶值的可能。同時,央行調高境內美元和港元的存款利率,客觀上降低了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壓力。具體地講,這在短期內對銀行外匯理財品種有一些影響,但隨著匯率新機制的運行和多種貨幣政策的運用,其影響將越來越小。。
熱心網友
美元港幣存款利率不斷提高 外匯理財產品是否還值得追捧? 今年來,隨著美聯儲的不斷加息,我國綜合經濟各方面情況,對美元和港幣存款利率也進行了幾次調整提高。有投資者可能心存擔憂:與最新的外幣存款利率相比較,一些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否還有優勢,到銀行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究竟是否合算呢? 針對投資者的這些擔憂,近日來,本報記者專門采訪了部分商業銀行理財師?! ±碡敭a品收益仍高于定期存款 據光大銀行廣州分行理財師郭昭陽介紹,雖然今年國家數次提高了美元和港幣存款利率,但此前售出的外匯理財產品,大部分早已到期兌付完畢。因此,一般來說,各家銀行在推出外匯理財新品時,都會根據當時的外幣存款利率,結合有可能上浮的利率預測,相應地提高其收益率,確保每一期產品的收益率均比同等檔次的定期存款利率高。同時在產品設計上,把一些人民幣理財與外幣收益結合起來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更具吸引力。 他舉例說,光大銀行的外幣結構性理財產品今年以來已累計發售11期,銷售量達3。07億美元,其熱銷的主要原因便是其收益率遠高于同期的存款利率。 記者從工商銀行獲得一份目前正在全國各分行銷售的“利得寶”理財產品報價單。該報價單載明,本期限理財理財品種有美元和港幣,美元有半年期和1年期兩個期限,半年期綜合收益率為3。85%,1年期美元綜合收益率為4。05%;而港幣產品的期限6個月,綜合收益率為3。4%。 而廣東發展銀行廣州分行目前正在銷售的第四期外匯結構性存款產品,港幣一年零三個月年利率3。3%,一年零九個月年利率3。6%;美元一年零三個月年利率3。6%,一年零九個月年利率3。9%。與定期外幣存款比,這些產品的收益都較高。如美元目前半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375%,港幣半年期是2。25%?! ⊥顿Y者也有提前終止權 我們知道,目前有部分銀行銷售的外幣理財產品在其委托理財協議書中,曾有一條款規定:銀行有權提前終止委托投資權。有投資者反映,當時的收益還是較高的,但卻被銀行行使提前終止權而把該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提前終止了。 但據記者了解,正是國際外幣市場利率的變化,影響了銀行原來的預計收益率,銀行從風險角度考慮,便行使提前終止權,把委托投資資金及已獲得的收益打入投資者的理財賬戶,變成為儲蓄存款資金?! ∧壳颁N售的產品仍然有提前終止的條款。如工行最新一期產品規定的終止權是每3個月行使一次,也即說,在銀行認為其投資收益低于合約中向投資者預期的,而銀行本身又必須承擔較大損失的時候,將會終止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投資。這樣看來,投資者較為被動,甚至可以說“銀行行使的是霸王條款”。然而多家銀行理財中心的人士卻不這樣認為。 工行廣州營業部理財中心理財師解釋,其實個人投資者也可行使提前終止權,而且可隨時終止。不過,如果提前終止投資就必須收取違約金,違約金相當于原預測收益的1倍。但這樣銀行和投資者的提前終止權不是很不平等嗎? 銀行理財師進一步解釋說,收益高便意味著承擔的風險大。外匯理財產品籌集的資金中,部分是由銀行放到國際資本市場上作期權交易,因此,投資者如果隨時提前終止投資,會讓銀行措手不及,不但造成原預測的收益無法兌現,銀行還有可能承擔更大的損失。收取違約金只是作一小部分的彌補。。
熱心網友
當然了,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