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第一,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基于"十一五"期間我國GDP年均7。5%的增長、居民個人人均金融資產可望突破4萬元人民幣的判斷,我國個人金融服務的需求空間將大大拓寬。因此,特別需要提高金融服務業的效率和競爭力,健全金融體系,控制金融風險,完善服務網絡,創新服務品種。  第二,要圍繞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來完善金融服務,圍繞所有制結構的調整、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技術企業的發展,應大力發展股份制、合作制的中小銀行,同時通過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創業投資基金等一些非銀行的金融機構,滿足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技術企業的融資需要。  第三,適應企業國際化經營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特別是今后外匯管理體制的變革,以及未來可能實現資本賬戶管理自由化的形勢,應當積極發展外匯風險管理、綜合理財等金融服務形式,滿足企業在進出口貿易和利用外資、對外投資過程中規避外匯風險的需求。  第四,隨著各類保險需求的擴大,應該多開發一些個性化的保險新品種,滿足多層次的保險需要,同時規范發展保險代理、經紀公司,包括網上保險理賠等品種。  第五,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特別是社會保險體系的逐步完善,中國的各類保險,社保基金的規模會日益擴大。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銀行、保險、證券業為這些基金提供保值和增值的服務。  第六,為了穩定日益擴大的金融服務市場,還應當實行強制性存款保險等保障制度,設立存款保險基金、證券投資者補償基金、保險保障基金等新的基金。按照有限賠付的原則,逐步建立起整個金融業的風險補償機制。。

熱心網友

一、維護社會金融秩序需要發揮合力作用,維護社會金融秩序取決于四個方面的作用,即政府監管、法人約束、社會監督、行業自律。長期以來,政府監管一直是金融管理的主要力量,在規范和約束銀行經營管理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和全球市場化趨勢的不斷發展,金融監管已經開始參照金融機構的經營目標,將金融機構的內部管理和社會監督納入了監管范圍。銀行法人的約束機制確立,社會公眾對于金融改革、金融服務關注程度的不斷提高,極大強化銀行業的市場規范和自我約束。以資本出資率管理為核心的內控制度日漸完善,逐漸成為社會監管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離不開行業自律力量的影響,國外金融監管的經驗表明,行業自律是金融監管的重要輔助力量,以往我們對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認識不夠,在中國金融全球化和中國銀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強調銀行業協會對銀行業實行自律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職能作用,開創協會工作的新局面。行業協會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是市場經濟體制成熟的標志之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業協會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顯。中國銀行業協會自2000年成立以來,在人民銀行、銀監會、民政部的關心支持下,與全體會員共同努力,在協助銀行監管部門開展工作、協調會員銀行關系、促進行業自律、維護行業權益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目前,WTO過渡期即將結束,十一五規劃即將到來,銀行業協會的作用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我建議銀行業協會圍繞以下幾項工作開展。 1、適應銀行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協會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機制。一是堅持服務領域創新,各地協會要圍繞自律維權協調服務等職能開展各項活動,拓寬服務領域,擴大工作為,凡是會員需要的對于人民群眾有利的,就要千方百計去做。 2、堅持機制協調創新,借鑒國內外群眾團體建設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按照協調、高效、務實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職能明確、關系順暢、權責統一的協調機制。 3、堅持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創新。搭建公約這個平臺本身就是很好的工作規則,各地高度重視行規行約,以公約為基礎,加強行業協調與引導,改善協會工作。 加強協調,充分發揮銀行業協會的橋梁與紐帶作用,首先要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溝通,配合監管部門實施有效的金融監管,要利用自身作為市場協調者的獨特作用,搜集會員銀行各方面的力量和建議,積極向監管部門反映,為監管部門決策提供依據,保證監管部門和會員銀行之間的有效溝通。其次,要與會員密切聯系,幫助協調會員關系,促進會員間的溝通和協作。三是幫助會員做好與社會公眾的溝通,宣傳和解釋工作,受理社會投訴,爭取社會公眾對銀行業的發展與創新的認可。四是加強與國家立法、司法機構的合作,包括積極參與國家立法過程的相關工作,協助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做好相關法律問題的法律建議工作。五是加強信息交流,提供咨詢服務。  三、重視行業標準和業務規范的制訂組織工作,推動實施對監督會員執行,提高行業發展水平。為了維護銀行業的合法權益,銀行業協會應該憑借對本行業的深入了解和熟悉,介入到監管部門對本行業有關政策法規和標準的制訂當中去,通過參與政策法規和制度的制訂,起到行業代言人的工作。建議中國銀行業協會考慮下面幾項工作: 1、普查我國專業銀行業的使用情況; 2、參考國際上通用的標準和專業規范; 3、依照先重后輕、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原則,制訂符合中國實際,逐漸接軌國際的職業標準和職業規范體系; 4、加強人才培養,組織銀行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和相關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中國銀行業協會及全體會員銀行在建立中國銀行業從業資格認證制度和加強銀行從業人員培訓方面應該加強合作,發揮積極作用,這一點在《自律公約》和《文明服務公約》中已有所體現。因此在公約的統一約定下,銀行業協會可以協助有關部門將銀行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與資格考試,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模式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 總之,行業協會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認真履行各項職能,真正成為政策的建立者、信息傳播者、市場協調者、糾紛仲裁者、會員服務者、專項工作的組織者。 充分認識三個公約的重要意義,將行業自律維權工作落到實處,應該說三個公約的制訂是中國銀行業協會履行自律、維權、協調、服務四項職能的重要措施和工作基礎,也是引導和協調會員單位維護銀行業內部秩序,保證會員利益,完善金融服務的有效途徑和制度保證。但簽約的意義重在落實,貴在堅持,今天大家落下莊嚴的一筆,明天就要去身體力行,不折不扣地去遵守去執行,要恪守嚴必行,行必果的原則,在實際工作中兌現自己神圣的諾言。中國銀行業協會應加強對公約執行情況的檢查和監督,可通過建立調查制度、投訴制度等方式將有關工作落到實處,提高公約的執行力。 同志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在宏觀調控體系中的任務將更加艱巨,我們將依據中國人民銀行法從市場角度,從宏觀層面對金融活動進行調控和規范,依法制訂和執行貨幣政策,監督管理銀行間從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證券市場、黃金市場,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指導部署金融業工作,管理信貸征信業,這些工作直接關系到銀行業的發展和金融市場的運行。我們將與銀監會一道,本著調控與服務并重的原則,大力支持三個公約的貫徹落實,共同促進中國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的順利進行,共同促進金融業的繁榮與穩定。

熱心網友

完成股份制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