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制造業企業必須專注于核心領域,把非競爭優勢部分外包給其他企業完成提高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企業通過外包、投資和采購,實現了成本優勢,但是并不意味著企業就獲得了競爭力。這是因為,產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縮短以及制造的復雜性等,都對企業的組織管理和產品的制造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出現了“敏捷制造”。企業為了同時實現低成本和高效率、零庫存的生產,必須在戰略上構建自己的供應鏈,同時必須在實踐上實現供應管理的信息化。本文結合我國某知名摩托車企業的生產實際,深入探討了在供應鏈環境下的制造業供應管理系統的總體設計與實施。為使系統能夠更好的投入的實際生產應用中,作者在對該摩托車企業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首先建立了制造業供應活動的管理組織結構和一般供應流程。提出了供應管理的活動內容和評價指標。本文首先從供應鏈的構建入手,提出了供應商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隨后根據制造業供應管理的一般概念模型,構建了供應管理系統。最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以局域網和大型數據庫SQL Server 2000為平臺,可視化的基于B/S三層體系結構的制造業供應管理管理系統。供應管理系統主要涉及制造業供應活動中信息的采集、管理(錄入、查詢、統計),包括產品庫存信息、供應商信息、訂單信息、供應管理人員信息和產品入庫信息等等。并實現了訂單下發、產品出庫和產品出庫的動態信息。通過供應管理系統的實施,實現了供應活動的信息化,確保了供應活動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透明性,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熱心網友

It am very pleased to help you, if i have enough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