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現在28個月,吃飯總是含在嘴里,不咽下去,吃的很少,而且吃其他東西胃口也小,人長得偏瘦,抵抗力差。
熱心網友
我兒子吃飯就讓我頭疼,每一口飯都是滿房間追來追去的,要么就是大老虎來一口,這樣的方式現在已不管用了。有時候,我就放棄不管他,我相信他餓了一定會吃的,還別說那一天我兒子不但是自己吃的,而且吃得很香,表現得極棒!如果做到這一點其實我們做母親的真應該狠下心來,在孩子餓的時候任何零食都不給他吃,要吃只能吃飯,孩子到了餓的時候,決對不會因挑食的原拒絕吃的,孩子而是“吃啥啥香!”
熱心網友
孩子不愛吃飯,而且偏食,常使父母發愁,為此他們絞盡腦汁,干方百計地強迫孩子多吃。有的孩子吃一口飯必須講一個故事,常常是故事講完了,飯還沒吃完;有的孩子邊吃邊玩,滿地亂跑,父母們窮追不舍,抓住時機,趁其不備,塞進一口飯;有的孩子白天不好好吃飯,母親便在晚上哄孩子睡覺時,趁孩子睡眠朦朧,喂上一瓶奶;有的父母以增加零食來作為對孩子不吃飯的補救。這些做法能改善孩子的食欲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樣做的結果,常常加重孩子對吃飯的反感,把吃飯視為一種負擔,是一種痛苦。那么怎樣才能糾正孩子的不愛吃飯和偏食呢? 首先,從小就要正確地科學地喂養,及時斷奶。一般母乳喂養兒4、5個月就該開始添加副食,牛奶喂養兒應該更提早些。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從吸吮到咀嚼,從流食到固體食物的轉變,促進味覺的發展,使孩子從小具有正常良好的食欲。其次,父母不能因為愛孩子,就遷就孩子,任孩子隨心所欲地大吃甜食、冷飲等各種零食,以致干擾孩子正常吃飯。食欲不振、偏食的原因是綜合且復雜的,但以心理因素的影響居大。所以父母不宜對孩子吃飯表現出過分的關心,這常常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更不宜在飯桌上喋喋不休地教孩子多吃。吃飯就是吃飯,應該在愉快、和睦的氣氛中進行,讓孩子充分體驗到甘美飯菜的味道。 總之,父母要堅持讓孩子定時吃飯,不要用零食打亂孩子的飽餓規律,讓孩子也“享受”一下饑餓的滋味,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父母為孩子不吃飯、偏食而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