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說這款車還可以,最適合家庭用,不知這車配置和質量上如何?

熱心網友

這類雙燃料車主要是用于“出租”行業,汽車生產廠家并未直接生產雙燃料車,而是由個地的有牌改造公司對這類車進行二次加工后出售的,通常“汽”部分為各地市的“專業”企業來保證其功能和安全性的。燃氣汽車的排放優勢僅相對于化油器式發動機汽車而言,要使燃氣汽車達到歐Ⅲ、歐Ⅳ等更嚴格的排放標準,還必須大規模應用電控、缸內直噴、多點噴射、稀薄燃燒、增壓、催化轉化等技術。因此,讓燃氣汽車成為真正的清潔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發展燃氣汽車仍面臨諸多難題。一是標準規范欠缺。如目前車用液化石油氣加氣站和車用壓縮天然氣加氣站的設計規范、車用氣體燃料(LPG、CNG)等國家標準尚未完成;加氣站建設和燃料質量的保證上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此外,目前我國在用的19萬多輛燃氣汽車的專用裝置來自十多個國家,有幾十種品牌,所用儲氣瓶組合閥絕大多數為進口件。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檢驗環節薄弱,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安全隱患。二是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水平還有差距,環保效果不夠顯著。目前,國內尚屬先進的技術,在國外可能已行將被淘汰,如在我國還未開始采用的廢氣再循環,國際上早在1995年就已開發出來,現在已很成熟,早已實現產業化,且將有新的技術替代。三是燃氣汽車加氣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關鍵設備與產業化有待突破。燃氣汽車加氣站投資規模較大,主要原因之一是進口關鍵設備如高性能天然氣壓縮機、脫硫及深度脫水裝置等,價格昂貴,而國產設備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急需組織力量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同時,要加強國家的統一規劃,制定配套政策,保證燃氣汽車加氣站的建設速度能夠適應燃氣汽車發展的需求。因此,專家建議我國燃氣汽車今后的發展重點,應放在全新的采用先進技術的單一燃料燃氣汽車上,尤其應注意提高燃氣汽車開發的科技含量,如采用電噴燃氣閉環控制、實現稀薄燃燒、附加三元催化器等,爭取達到歐洲Ⅲ號、歐洲Ⅳ號排放法規要求。此外,我國還應加快制定燃氣汽車開發的統一標準,規范技術要求;研制燃氣汽車改裝裝置,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國產化率,降低改裝成本;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與加氣站設備的改進;繼續開展示范城市活動,完善考核指標和評價方法。

熱心網友

這是一款很不錯的車,就是安全性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