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農民最可憐,辛辛苦苦半輩子,生活仍不見起色。過去中國是以農業哺工業,所以農民的生活一直是最貧困的,于是很多農村剩余勞動力爭先跑向城市尋發展,而中國又說以工業反哺農業,在城市農民又不會有機會抬頭了。現在國家免除了農業稅,還給了一點點補助,農民就感到皇恩浩蕩了,殊不知中國的現代化、工業化、城市化所需的財富很大程度上都是從農民身上出的。現在可好,國家一邊鼓勵務農,一邊又大搞建設、又退耕還林,還說讓農民增收,糧價上漲又遙遙無期,這些得從何談起?
熱心網友
中國工農剪刀差是歷史上遺留問題。我國一直是農業養活整個國家,物價一有風吹草動也是把危機轉嫁給農業?,F在,正在逐步轉變這種狀況,如減免農業稅、糧食最低收購價等,要保護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不要傷農。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幾千年的習慣那里說改就改了,要逐漸來。農民的最后出路還在于應用先進技術,實現規?;a、規?;洜I,從而實現規?;б妗O蟋F在這樣一家一戶肯定不行。一家一戶的競爭力太差,農產品成本過高,質量、數量都得不到保證,在充滿競爭的國際市場上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