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潑是輻射嗎? 放射性是輻射嗎? 電磁潑和放射性有什么不同? 謝謝
熱心網友
放射性幅射是指放射性物質在衰變過程中放出的α(即氦原子核流)、β(即電子流)、γ三種射線(并不同時出現)。 γ射線是一種強電磁波,它的波長比X射線還要短,一般波長<0。001納米。γ射線具有極強的穿透本領。人體受到γ射線照射時,γ射線可以進入到人體的內部,并與體內細胞發生電離作用,電離產生的離子能侵蝕復雜的有機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和酶,它們都是構成活細胞組織的主要成份,一旦它們遭到破壞,就會導致人體內的正常化學過程受到干擾,嚴重的可以使細胞死亡。γ射線的威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γ射線的能量大。由于γ射線的波長非常短,頻率高,因此具有非常大的能量。 高能量的γ射線對人體的破壞作用相當大,當人體受到γ射線的輻射劑量達到200-600雷姆時,人體造血器官如骨髓將遭到損壞,白血球嚴重地減少,內出血、頭發脫落,在兩個月內死亡的概率為0-80%;當輻射劑量為600-1000雷姆時,在兩個月內死亡的概率為80-100%;當輻射劑量為1000-1500雷姆時,人體腸胃系統將遭破壞,發生腹瀉、發燒、內分泌失調,在兩周內死亡概率幾乎為100%;當輻射劑量為5000雷姆以上時,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受到破壞,發生痙攣、震顫、失調、嗜眠,在兩天內死亡的概率為100%。二是γ射線的穿透本領極強。γ射線是一種殺人武器,它比中子彈的威力大得多。γ射線的殺傷范圍,據說為方圓100萬公里, α射線通過物質時,主要是通過電離和激發把它的輻射能量轉移給物質,其射程很短,一個1兆電子伏(1MeV)的α射線,在空氣中的射程約1。0厘米,在鉛金屬中只有23微米(um),一張普通紙就能將α射線完全擋住。但α射線的能量能被組織和器官全部吸收。β射線也能引起物質電離和激發,與α射線的能量相同的β射線,在同一物質中的射程比α要長得多,如1MeV的β射線,在空氣中的射程是10米,高能量快速運動的β粒子,如能量為1。71MeV,遇到物質,特別是突然被原子序數高的物質(如鉛,原子序數為82)阻止后,運動方向會發生改變,產生軔致輻射。軔致輻射是一種連續的電磁輻射,它發生的幾率與β射線的能量和物質的原子序數成正比,因此在防護上采用低密度材料,以減少軔致輻射。β射線能被不太厚的鋁層等吸收。 就外照射而言,由于各種射線穿透能力不同,γ射線照射對機體的危害大于β射線,而β射線的危害性又大于α射線。當放射性物質進入了體內,對機體造成內照射的情形下,α射線由于射程很短,其危害性大于β射線和γ射線的危害,而β射線的內照射危害又大于γ射線。 電磁波是電磁幅射。它的強度、對人體的危害要遠遠小于放射性幅射。除非在有強電磁幅射的場合,一般家用電器等電磁幅射可以不必過多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