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數學之神"──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并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鉆研《幾何原本》。 后來阿基米德成為兼數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并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其原因在于他通過大量實驗發現了杠桿原理,又用幾何演澤方法推出許多杠桿命題,給出嚴格的證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數學上也有著極為光輝燦爛的成就。盡管阿基米德流傳至今的著作共只有十來部,但多數是幾何著作,這對于推動數學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砂粒計算》,是專講計算方法和計算理論的一本著作。阿基米德要計算充滿宇宙大球體內的砂粒數量,他運用了很奇特的想象,建立了新的量級計數法,確定了新單位,提出了表示任何大數量的模式,這與對數運算是密切相關的。 《圓的度量》,利用圓的外切與內接96邊形,求得圓周率π為: 3<π<4 ,這是數學史上最早的,明確指出誤差限度的π值。他還證明了圓面積等于以圓周長為底、半徑為高的正三角形的面積;使用的是窮舉法。 《球與圓柱》,熟練地運用窮竭法證明了球的表面積等于球大圓面積的四倍;球的體積是一個圓錐體積的四倍,這個圓錐的底等于球的大圓,高等于球的半徑。阿基米德還指出,如果等邊圓柱中有一個內切球,則圓柱的全面積和它的體積,分別為球表面積和體積的 。在這部著作中,他還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拋物線求積法》,研究了曲線圖形求積的問題,并用窮竭法建立了這樣的結論:"任何由直線和直角圓錐體的截面所包圍的弓形(即拋物線),其面積都是其同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積的三分之四。"他還用力學權重方法再次驗證這個結論,使數學與力學成功地結合起來。 《論螺線》,是阿基米德對數學的出色貢獻。他明確了螺線的定義,以及對螺線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同一著作中,阿基米德還導出幾何級數和算術級數求和的幾何方法。《平面的平衡》,是關于力學的最早的科學論著,講的是確定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重心問題。《浮體》,是流體靜力學的第一部專著,阿基米德把數學推理成功地運用于分析浮體的平衡上,并用數學公式表示浮體平衡的規律。 《論錐型體與球型體》,講的是確定由拋物線和雙曲線其軸旋轉而成的錐型體體積,以及橢圓繞其長軸和短軸旋轉而成的球型體的體積。 丹麥數學史家海伯格,于1906年發現了阿基米德給厄拉托塞的信及阿基米德其它一些著作的傳抄本。通過研究發現,這些信件和傳抄本中,蘊含著微積分的思想,他所缺的是沒有極限概念,但其思想實質卻伸展到17世紀趨于成熟的無窮小分析領域里去,預告了微積分的誕生。正因為他的杰出貢獻,美國的E。T。貝爾在《數學人物》上是這樣評價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張開列有史以來三個最偉大的數學家的名單之中,必定會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兩們通常是牛頓和高斯。不過以他們的宏偉業績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來比較,或拿他們影響當代和后世的深邃久遠來比較,還應首推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是采用積分方法的第一人,同時開創了圓周率 值的科學計算的悠久歷史,寫出了關于數學物理的第一篇重要論文。歷史上有許多關于阿基米德的生動有趣的故事,如海埃羅國王和可疑的首飾匠。敘拉古國王海埃羅讓一個首飾匠給他制作一頂金王冠,完成后,國王懷疑首飾匠在其中加入了白銀而竊取了黃金。他想要弄清情況,但又不愿損壞王冠,于是他向阿基米德請教。有一天,正當阿基米德在浴池洗澡時,他想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即浮力第一定律:浸入流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流體的重量。這一發現使他興奮之極,他從水池中跳出來,連衣服都忘記穿了。就從房間跑出去。在大街上,他一邊跑,一邊喊:“知道啦!知道啦!” 阿基米德隨時都在思考,她的許多幾何學發現都是利用在爐灰上和泥地上所畫的圖形而得到的。事實上,他就是正在潛心研究畫在地上的一個幾何圖形時被殺害的。公元前215年,敘拉古城被羅馬軍隊侵犯。后來,由于叛徒的出賣,敘拉古城終于陷落。當時阿基米德正在專心思考,以至沒有聽到羅馬士兵沉重的腳步聲和粗暴的喝問聲。一只皮靴踩在阿基米德畫在地上的圖形,阿基米德抬起頭來,憤怒地吼道:“滾開些,不要踩壞了我的圖!”……結果士兵就用長矛把他刺死了。 阿基米德的逝世是古希臘科學的巨大損失,連他的敵人也感到非常惋惜。當羅馬將軍馬塞拉得知阿基米德被殺后,把殺害阿基米德的那個士兵當作殺人犯處決了。他為阿基米德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并在墓地上立了一塊碑,上面刻有一個幾何圖形。相傳,它是阿基米德生前最引以為豪的一個定理:“如果圓柱的底等于球的大圓,圓柱的高等于球的直徑,則圓柱的總面積(包括側面積和兩底)恰好等于球的表面積的2/3,圓柱的體積恰好等于球的體積的3/2。”。
熱心網友
應該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