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剩余價值與超額剩余價值怎樣區別?
熱心網友
不要講的太深奧,看偶地: 某年,某國有1000個資本家用相同的技術生產一種杯子,這個杯子出售價格是1元,其中成本7毛。所以,這1000個資本家每個人都獲得相同的剩余價值:3毛。這種相對等同的剩余價值,馬克思叫它相對剩余價值。 但系,某個月,有個貪心比較大的資本家發現,他采用一種新技術,可以讓他生產的杯子成本價格由原來的7毛下降到6毛,當然,他不會傻到最后賣9毛的,他仍然和其他的999個資本家一樣,每個杯子賣1元,這樣他的剩余價值就是1元減去成本6毛,從而是4毛——他比其他的資本家多賺了1毛!這個1毛,就是這個資本家個人獲得超額剩余價值。(真壞) 如果這個資本家繼續保持自己的技術優勢,那么他可以繼續獲得比別的資本家更多地剩余價值,但是他在一次醉酒后把這種技術告訴了小密,小密告訴了他的競爭對手,最后1傳10,10傳100,我靠全國其余999個資本家全知道怎么通過這種技術降低成本了,最后這1000個資本家的成本價格都由原來的7毛變成了6毛,大家又回到了獲得相對等同的剩余價值的階段,這個時候,所有資本家的剩余價值都是4毛,又變成了相對剩余價值。結論:1。超額剩余價值是個別資本家為了賺更多地錢而獲得的2。所有資本家都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結果就是大家都獲得相同的剩余價值,也就是相對剩余價值。
熱心網友
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要以全社會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為前提,它的現實起點是各個資本家追逐超額剩余價值。超額剩余價值是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其社會價值的差額,追逐超額剩余價值是資本家不斷改進技術和管理提高生產率的動力,而勞動生產率的普遍提高則最終導致整個資本家階級獲得相對剩余價值。
熱心網友
超額剩余價值是個別資本家因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使自己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多得的一部分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是使雇傭工人縮小其必要勞動時間而使剩余勞動時間得到延長的剝削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