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一份報道上看到一則關于鈣與牛奶的文章,主要是講喝牛奶不但不會給小孩補鈣,反而會吸收小孩體內的鈣,想聽聽專家的看法。謝謝!
熱心網友
從現代膳食觀念來看,植物蛋白質含的鈣對人體吸收很好,其中以大豆蛋白質中含的鈣最好。動物性蛋白質對人體有些負面影響,如造成增肥、高血壓、高血脂等癥狀,使人們很難接受。 在補鈣較好的食物里,牛奶也是重點。但很多人習慣早上空腹喝牛奶,其實早上空腹喝奶制品很容易隨尿液流失,影響補鈣效果。而晚上喝牛奶則有一定的安眠作用,補鈣效果也比早上喝好。早上以豆漿、豆制品補鈣效果比牛奶好,因此建議人們早上喝豆漿,晚上睡前喝牛奶。 在日常烹調過程中,還要注意減少鈣的損耗。如菠菜含有草酸較多,炒時容易和菜里的鈣質結合形成草酸鈣,不容易吸收,在炒前應當先用熱水焯一下,溶去草酸,再用冷水把附著的草酸沖掉,就可以了。平時炒菜要多加水,烹調時間不要太長;在煮食物的時候,鹽不要加入過早。此外,人體需鈣量和補鈣量也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一般地說,人體鈣吸收率在 10%—30%,嬰幼兒、孕婦和乳母需鈣量較大,對鈣的吸收較高。一般人每日攝入鈣低于800毫克時,鈣的吸收率隨含量增加而升高,但如果補鈣量大于800毫克,吸收率反而下降,這與機體內部的調節機制有關。但人體攝入總鈣量不能超過每曰2000毫克,否則很可能帶來副作用,如腎結石、軟組織鈣化等。 在我們身邊,最安全、最經濟的補鈣品還是奶類食物。牛奶除了含有豐富的鈣之外,還可提供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對人體有益處較多。如果因患乳糖不耐受癥,或因特殊原因不能喝牛奶時,可以選擇乳鈣制劑。乳鈣制劑源自牛乳鈣,加入酪蛋白磷酸肽和維生素D,并調整了 鈣磷比例,對胃腸道刺激較小。 最后還要糾正一種誤解,有些人把不同的鈣片分別放入一杯開水中,觀察它們的溶解情況,以此判斷哪一種鈣片溶解度高,進而決定選購某一產品。這是很不科學的方法。因為人體腸道的環境十分復雜,各種化學和物理因素交織,此消彼長,相互作用,互為因果,決不是可以用人體外的某種溶液取代的。因此,需要補鈣的人士,還是先請教醫生為秒。 。
熱心網友
不會吧,牛奶是補鈣的呀,我醫生就要我多喝
熱心網友
不會影響
熱心網友
不會影響的。
熱心網友
“鈣質”是哺乳類動物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也是以往中國人或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礦物質,它是構成身體骨骼及牙齒的重要成分,尤其是在成長階段的兒童,因為身體快速地發育成長,對鈣的需求量特別多。另外鈣質也是細胞內及細胞外的重要電解質,可以促成生化反應、血液凝固、心跳調節、肌肉收縮、神經傳導等等。 通常一般人每天需要的鈣質約600—1000毫克,相當于一至兩杯牛奶的含量,此外食物中另外尚含有鈣質。以目前國內的生活水準而言,只要嬰幼兒定量地喝牛奶,且沒有刻意偏食,日常飲食中的鈣質已足夠供應身體發育所需。 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的吸收及貯存。皮膚經過充足的日曬,有助于身體內活性維生素D的合成,所以要鼓勵多曬太陽,并多吃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蛋黃、肝臟、魚肝油。喝牛奶不會影響補鈣,注意多曬太陽。
熱心網友
不會影響的,牛奶中鈣的含量確實比母乳中多,但喂牛奶的孩子缺鈣、患佝僂病的卻比喂母乳的兒童多,其原因是鈣的吸收、利用與磷的含量有關。兩者的比例為2:1的吸收好。在牛奶中,鈣與磷的含量相近,其比例約為1:1;而母乳中鈣的含量低于牛奶,但磷的含量更低,比例約為2:1。所以喂養者鈣的吸收多,牛奶喂養者鈣的吸收少。 鈣是一種安全的營養素,由于人體內有自行調節機制,可將多余的鈣排泄出去,所以適當應用一般不會引起鈣在體內過多蓄積,也不會干擾其它營養素的吸收。 凡事有個度的問題,如果鈣攝入量過大,除了可以發生不良反應外,還是會影響到其它一些營養素的吸收。有研究表明,醋酸鈣就能夠嚴重抑制微量元素鋅的吸收,營養缺乏性疾病常常結伴而生,例如小兒佝僂病主要是由于鈣營養不足所引起的,但卻常伴有小兒缺鐵性貧血發生。因此,在補鈣時要注意掌握適量的原則,對已經明確有其它營養素缺乏的人,不能只注重補鈣而忽視了其它營養素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