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重義氣,而只有"小人"才追求自己的利益
熱心網友
此語出自《論語·里仁》,是孔子所說的話。大家對此句常有的誤解是,好象孔子在此是在貶低小人、否定利。事實果然如此嗎?我們來看看,什么叫“義”?什么叫“利”?朱子說:“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朱子所說的“天理”,相當于孔子所說的“天道”,《禮記·樂記》中記載,孔子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沒有私心的好惡,便是無私,便合乎天道、天理,我們總不能說我喜歡的就說是對的、不喜歡的就是錯的嗎?“天理之所宜”告訴我們的是,一個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歡不喜歡,只要是符合道義的時候,符合仁義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歡也不能做。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 程子說:“君子之于義,猶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篤好。”楊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義者,以利言之,則人之所欲無甚于生,所惡無甚于死,孰有舍生而取義哉?其所喻者義而已,不知利之為利故也,小人反是。”由此可知,能不為利所動,能夠見利而先思義,便是君子;見利而忘義,拋棄人生原則,便是小人。那么,請問,誰喜歡與這樣的小人一起做事交朋友呢?貶低這樣的小人,而提倡人們學習著去做個君子,不是要害人害社會,而正是要有益于人有益于社會。那么,孔子是不是否定“利”呢?《易傳》中說“利者,義之和也。”只要我們能盡職盡責地按照自強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么,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們活得心情舒暢、問心無愧,而不是富貴。富貴不是人們想求就必然能夠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遠能擁有的,因此,不必有意地去提倡追求“利”,卻應該提倡做好此時此刻該做、能做的事。 。
熱心網友
這是孔子的一句話,他說君子重義氣,而只有"小人"才追求自己的利益.他用此來稱贊他的學生顏回安貧樂道.
熱心網友
喻應該是役,奴役,驅使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重義,而小人為一點蠅頭小利所奴役。
熱心網友
君子講義氣,講情誼,小人只顧利益,不講什么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