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閃光對焊是通過利用電阻熱將兩工件沿整個端面同時焊接起來的一類電阻焊方法。接通電源后,使兩工件端面輕微接觸,形成許多接觸點。電流通過時,接觸點熔化,成為連接兩端面的液體金屬過梁。由于液體過梁中的電流密度極高,使過梁中的液體金屬蒸發、過梁爆破。隨著動夾鉗的緩慢推進,過梁也不斷產生與爆破。在蒸氣壓力和電磁力的作用下,液態金屬微粒不斷從接口間噴射出來。形成火花急流--閃光。電弧焊是空氣電離產生電弧,通過電弧熔化金屬的方法。

熱心網友

手工電弧焊是利用電弧放電(俗稱屯弧燃燒)所產生的熱量,將焊條與工件熔化,冷凝后;形成焊縫,從而獲得牢固接頭的過程。在工件與焊條兩極之間的氣體介質中持續強烈的放電現象稱為電弧。手工電弧焊焊接時,電弧中心部分的溫度可達5000~8000℃,兩極的溫度可達3500~4200℃。 鋼筋對焊原理是將兩鋼筋成對接形式水平安置在對焊機夾鉗中,使兩鋼筋接觸,通以低電壓的強電流,把電能轉化為熱能(電阻熱),當鋼筋加熱到一定程度后,即施加軸向壓力擠壓(稱為頂鍛),便形成對焊接頭。 鋼筋對焊應采用閃光對焊,它具有生產效率高、操作方便、節約鋼材、焊接質量高、接頭受力性能好等許多優點。適用于直徑10~40㎜的HPB235、HRB335和HRB400熱軋鋼筋、直徑10~25㎜的RRB400熱軋鋼筋以及直徑10~25㎜的余熱處理HRB400鋼筋的焊接。 1.鋼筋閃光對焊工藝 鋼筋閃光對焊過程如下:先將鋼筋夾入對焊機的兩電極中(鋼筋與電極接觸處應清除銹污,電極內應通入循環冷卻水),閉合電源,然后使鋼筋兩端面輕微接觸,這時即有電流通過,由于接觸輕微,鋼筋端面不平,接觸面很小,故電流密度和接觸電阻很大,因此接觸點很快熔化,形成“金屬過梁”。過梁進一步加熱,產生金屬蒸氣飛濺(火花般的熔化金屬微粒自鋼筋兩端面的間隙中噴出,此稱為燒化),形成閃光現象,故稱閃光對焊。通過燒化使鋼筋端部溫度升高到要求溫度后,便快速將鋼筋擠壓(稱頂鍛),然后斷電,即形成對焊接頭。 根據所用對焊機功率大小及鋼筋品種、直徑不同,閃光對焊又分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閃光—預熱閃光焊等不同工藝。鋼筋直徑較小時,可采用連續閃光焊;鋼筋直徑較大,端面較平整時,宜采用預熱閃光焊;直徑較大,且端面不夠平整時,宜采用閃光—預熱閃光焊,RRB400級鋼筋必須采用預熱閃光焊或閃光—預熱閃光焊,對RRB400鋼筋中焊接性差的鋼筋還應采取焊后通電熱處理的方法以改善接頭焊接質量。 (1)連續閃光焊。采用連續閃光焊時,先閉合電源,然后使兩鋼筋端面輕微接觸,形成閃光。閃光一旦開始,應徐徐移動鋼筋,形成連續閃光過程。待鋼筋燒化到規定的長度后,以適當的壓力迅速進行頂鍛,使兩根鋼筋焊牢。連續閃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鋼筋直徑,應隨著焊機容量的降低和鋼筋級別的提高而減小。 (2)預熱閃光焊。預熱閃光焊是在連續閃光焊前增加一次預熱過程,以達到均勻加熱的目的。采用這種焊接工藝時,先閉合電源,然后使兩鋼筋端面交替地接觸和分開,這時鋼筋端面的間隙中即發出斷續的閃光,而形成預熱過程。當鋼筋燒化到規定的預定的預熱留量后,隨即進行連續閃光和頂鍛,使鋼筋焊牢。 (3)閃光—預熱閃光焊在預熱閃光焊前加一次閃光過程,目的是使不平整的鋼筋端面燒化平整,使預熱均勻。這種焊接工藝的焊接過程是首先連續閃光,使鋼筋端部閃平,然后斷續閃光,進行預熱,接著連續閃光,最后進行頂鍛,以完成整個焊接過程。 2.閃光對焊參數 鋼筋焊接質量與焊接參數有關。閃光對焊參數主要包括:調伸長度、燒化留量、預熱留量、燒化速度、頂鍛留量、頂鍛速度及變壓器級次等。 3.焊后通電熱處理 RRB400鋼筋中焊接性差的鋼筋對氧化、淬火及過熱較敏感,易產生氧化缺陷和脆性組織。為改善焊接質量,可采用焊后通電熱處理的方法對焊接接頭進行一次退火或高溫回火處理,以達到消除熱影響區產生的脆性組織,改善塑性的目的。通電熱處理應待接頭稍冷卻后進行,過早會使加熱不均勻,近焊縫區容易遭受過熱。熱處理溫度與焊接溫度有關,焊接溫度較低者宜采用較低的熱處理溫度,反之宜采用較高的熱處理溫度。 4.鋼筋的低溫對焊 鋼筋在環境溫度低于-5℃的條件下進行對焊則屬低溫對焊。在低溫條件下焊接時,焊件冷卻快,容易產生淬硬現象,內應力也將增大,使接頭力學性能降低,給焊接帶來不利因素。因此在低溫條件下焊接時,應掌握好冷卻速度。為使加熱均勻,增大焊件受熱區域,宜采用預熱閃光焊或閃光—預熱閃光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