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司法審判中,所謂肯定性誤判是指把無罪者判為有罪,否定性誤判是指把有罪判為無罪。肯定性誤判就是所謂的錯判,否定性誤判就是所謂的錯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則是“不放過一個壞人,不冤枉一個好人”。某法學家認為,目前,衡量一個法院在辦案中對司法公正的原則貫徹得是否足夠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誤判率是否足夠低。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學家的觀點? A.各個法院的辦案正確率普遍有明顯的提高 B.各個法院的否定性誤判率基本相同 C.錯放,只是放過了壞人;錯判,則是既放過了壞人,又冤枉了好人 D.錯放造成的損失,大多是可以彌補的;錯判對被害人造成的傷害,是不可彌補的2..據《科學日報》消息,1998年5月,瑞典科學家在研究中首次提出,一種對防治老年癡呆癥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只有在未經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才能提取。如果《科學日報》的上述消息是真實的,那么,以下哪項不可能是真實的? (1)1977年4月,芬蘭科學家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中提出過,對防治老年癡呆癥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除了未經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不可能在其他對象中提取。 (2)荷蘭科學家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中證明,在未經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并不能提取對防治老年癡呆癥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這種微量元素可以在某些深海微生物中提取。 (3)著名的蘇格蘭醫生查理博土在相關的研究領域中證明,該微量元素對防治老年癡呆癥并沒有特殊功效。 A.(1) B.(2) C.(3) D.(2)和(3)3.下列推理有錯誤的一句是: A.伯爾蒂昂認為人體各部分尺寸的比例是長久不變的,且因人而異的,據此可以查出重復犯罪的罪犯。有一次,他查出名叫杜邦的犯罪分子同已釋放的馬爾頓身體各部分比例相同,因而斷定杜邦可能就是馬爾頓。 B.現場發現的煙頭上有牙咬痕跡,而查出高某牙齒痕跡正好與之相同,因而推斷高某可能到過現場。 C.商店窗子被撬后什么也沒有丟,但是后來查賬時卻發現了6000多元的現金缺口,因而肯定是商店貪污分子為轉移注意而假造了撬窗現場。 D.很多罪犯多次作案時,總是使用同樣的方法,馬某總用假支票作案,此次案犯也使用了假支票,因而此次案犯可能是馬某。
熱心網友
BDC
熱心網友
1)B A是肯定錯的,回答與提干無關2)D3)C
熱心網友
DDC
熱心網友
樓上的算個高手,同意你的看法。第三題我本來也選得D,不過考慮一下你說得有道理。
熱心網友
靠 1樓的 所以說你是新手啊!1 我認為選B 衡量一個法院在辦案中對司法公正的原則貫徹得是否足夠好 B中的否定性誤判率大抵相同,所以只要看肯定性誤判率就可以了 2 A 下面兩個人的研究證實,說不定他們研究出錯了,而且,這種否定其他人的成果的事實,在現實中非常常見。3 C D項那里錯了?不是都說了可能嗎?這個跟公安局查案先查慣犯一抹一樣…… C項明顯錯了,先說什么都沒有丟,然后說丟了6000元,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熱心網友
DAC
熱心網友
1 C2 D3 C (D已經說了可能是)
熱心網友
1.A2.D3.D
熱心網友
1.b2.d3.c
熱心網友
ddc最后一個只有c過于肯定。
熱心網友
1.A2.D3.D(這題C也是錯的呀?)
熱心網友
BDC
熱心網友
adc
熱心網友
1D 2D3D我覺得這些都是很明顯可以看出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