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鄧艾 才三千人 竟然可以 滅蜀?

熱心網友

三國里寫的也太夸張了,鄧艾三千兵,經過“天險”,長途跋涉,即使到蜀國也都疲憊不堪了,已經不能算精兵,戰斗力不高了。即使蜀國再沒人,也有皇宮的警衛、御林軍什么的,最少也有幾千人(具史料記載好象不下九千人)。而劉闡竟然能白白投降?這可能是三國作者有意突出蜀國潰敗的簡單和自然,面對這么一個沒有懸念,沒有“寫頭”的國家,作者實在想不出該用什么事件來襯托他的結局了。只好讓他在瞬間結束(還是突出了魏國兵將的厲害)。

熱心網友

熱心網友

肯定不止鄧艾渡陰平后把前方的部隊接過來了,要不然就3000+就算劉蟬再垃圾,怎么可能打的過諸葛謹?

熱心網友

哈哈,這些都是精英,作戰人不要太多啊!

熱心網友

蜀人在諸葛亮的統治下早就都變白癡了,3000人足以。

熱心網友

出奇制勝,如此而已。

熱心網友

一:出發時2萬多,到那個懸崖前3000多,后面只剩幾百人了;二:這些人修整過后是精英中的精英,生命力頑強,并且打到成都經過幾戰,可以招人可以收降兵,力量壯大點!三:當時成都尚有比較可觀的戰斗力,降書上說有戴甲兵士11萬余人,扣除前線兵力,成都至少有一萬多;四:如果有一點反抗的決心,絕對不會那么快被滅亡,但沒人敢打了;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一群君主和人臣;五:川人的特點!能不滅亡乎?

熱心網友

三千人就不能滅蜀???!!!碰巧了,2塊錢還能中500萬呢!著根本就不是問題!問點象問題的問題.

熱心網友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其實,鄧艾并沒滅蜀,而是蜀自己滅了自己

熱心網友

還不是因為劉禪是個廢物,其實他只要是呆上鄧艾幾天,那么鄧艾是有來無回的,到時把姜維調回來,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坐掉鄧艾了。

熱心網友

蜀國內部已經崩潰了,所以只須輕輕一碰整個大廈就會轟然倒塌。再者鄧艾是奇兵,在不可能的地方突然出現,給敵國的心理上也是致命一擊!

熱心網友

三國演義中始終貫徹一個概念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像官渡,赤壁以及后來的空城計都在表明這個概念,蜀過在諸葛亮死后幾乎處于被動挨打,若不是地勢險要早被滅了,鄧艾僅僅是抓住了時機而已

熱心網友

出奇兵,給蜀國重創

熱心網友

偷渡陰平,僥幸成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