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的花草養護的文章中出現,是指盆土嗎?

熱心網友

植物所需要的培養基里的營養物質

熱心網友

不知道,

熱心網友

含義很廣泛,所有栽花的物質。

熱心網友

細胞里面也有所謂的基質

熱心網友

基質本身具有很好的通氣性和保持養分、水分的能力,為作物根系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根際環境;裝置比較簡單,能就地取材,成本低,可以不連續供應營養液,不受停電、停水限制,管理比較方便;栽培床彼此分開,營養液又不循環,病害不易蔓延。由于有這些特點,很適合廣大農村推廣。根據容器的不同基質栽培有以下幾種裝置:  基質袋培法:一般用厚為0.1毫米的塑料膜,做成長70-100厘米,寬30-40厘米的塑料袋,每袋裝入基質15~20升,封口后平放地面,一個個連接成一個長的栽培床,按一定的距離在袋上打孔,將苗栽到孔中,每袋栽果菜苗2—3株。袋與袋之間營養液分別由滴頭(管)供給,營養液不循環。?  或將塑料膜做成大小為75×35厘米的塑料袋,內裝基質15—16升,再按照株行距一行一行緊密地碼在栽培床上,每袋栽2株苗,然后人工直接澆灌營養液。  基質槽式栽培法:在溫室或大棚中,地面做成1/100坡降后,用3塊磚平疊成寬50厘米,高15厘米的栽培槽,槽底及兩側鋪上薄膜防水滲漏,然后裝入混合基質。槽式栽培床也可不用磚砌,而采用地溝式,從地面垂直下挖寬30-40厘米,深15厘米的地溝,再用薄膜鋪入溝內,每隔一米打一個3厘米直徑的孔,以便排水,溝內填入基質,基質填成弧形,使溝中間略高于溝幫處。基質上面鋪塑料滴灌管,管上蓋地膜,地膜上按株距打孔,孔內栽菜苗。  基質盆缽栽培法:可采用現有的塑料缽、瓷缽、普通花盆等容器,也可用舊的雪碧、可樂瓶懸掛起來,裝滿基質,澆灌上營養液,定植上蔬菜或花卉苗。這種方法適合庭院及陽臺上應用。盆、缽的大小因栽植的作物而定,一般直徑和深度不小于30-40厘米,底部留排水孔,以排除廢液和通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