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寫成“融會貫通”,而不是“ 融匯貫通”?2.下列句意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當時上海的報章都不敢載這件事,或者也許是不愿,或不屑載這件事。(表現了當時反動報刊的態度)B不曾讀,只上過一年學。(表現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性格)C碧云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選取典型秋景,營造了送別時的凄冷的氛圍)D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用肖像描寫來表現康大叔的性格特征)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什么意思?“我們采取因廠施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辦法,穩妥轉變企業體制。”這句話對不對?

熱心網友

1、融會貫通——融合領會,因此,用“會”。2、A “上海的報章都不敢載這件事”,指上海當時的報社對“三·一八”慘案的不同態度。在白色恐怖下,人們沒有言論的自由,“不敢載的” 未必是反動的。3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癥下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喻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 “我們采取因廠施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辦法,穩妥轉變企業體制 ”這句話應是對的。

熱心網友

1、“ 融會貫通”是并列短語,并列短語構成要求前后一致,因此只能是“動補+動補”。如果寫成“融匯貫通”,就成了“并列+動補”了,那就錯了。2、A。“上海的報章都不敢載這件事”,“不敢載的”不是反動的。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比喻一個問題一個解決辦法,根據具體問題,采取相應方法解決。

熱心網友

1.因為字典上只有這個.雖然也可找到用"匯"的例子,但字典才是標準.2.D.這里很明顯,是以動詞表現而非肖像.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比喻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如:"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應因人施教,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去做工作。"(《海淀走讀大學學報》2003/2)"他們采取因廠施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辦法,穩妥轉變企業體制。"(《吉林日報》2003/11/19) 參考文獻:第一題:現代漢語詞典第二題和第三題:GOOGLE

熱心網友

1.會應該是理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