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5個月開始就每天拉4-5次,比較稀,放屁也會帶出來,有些發綠色,吃思密達2個周了,檢查過大便,沒有炎癥,只是說消化不好,因為母乳不夠,加了配方奶粉,沒有吃其它輔食,仍沒有好轉,老人說是因為長牙,現在只長了一個牙,不知這個說法是否正確,應該怎么辦?
熱心網友
是,送你一驗方:取綠豆一把,搗碎成粉狀,用一個蛋清調制成餅,貼敷于囟門之上,等一兩個小時止瀉后去掉即可,一般不再復發。祝寶寶健康成長。
熱心網友
有可能是出牙的原因,我家寶寶那個時候也吃了好長時間的藥,并且使用很多的偏方也不好用,我家寶寶一直拉了半個月,后來自己好了。
熱心網友
寶寶多大啦?腹瀉到什么程度?小兒腹瀉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多由于消化不良,飲食失調,腹部受涼引起,往往打針、吃藥效果不佳。采用飲食療法,可逐見成效。 (1)山楂、橘皮各6克,加生姜2片,煮水每日分三次飲用。 (2)白扁豆、花茶各9克,加白糖50克,溶于500毫升白水煮沸,一日分次飲用 (3)生山楂、石榴皮各9克,炒黃研細末,用開水沖調加白糖,每...
熱心網友
寶寶多大啦?腹瀉到什么程度?小兒腹瀉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多由于消化不良,飲食失調,腹部受涼引起,往往打針、吃藥效果不佳。采用飲食療法,可逐見成效。 (1)山楂、橘皮各6克,加生姜2片,煮水每日分三次飲用。 (2)白扁豆、花茶各9克,加白糖50克,溶于500毫升白水煮沸,一日分次飲用 (3)生山楂、石榴皮各9克,炒黃研細末,用開水沖調加白糖,每日分次服 (4)對較大嬰兒(8個月以上),在吃奶前服酸奶10毫升(在熱水盆中加溫)。 (5)將胡蘿卜切片煮沸1小時,然后搗碎過濾,取汁加白糖,每次喝30毫升,每日2~3次。如有膿血便,應去醫院診治。吸收不良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5大原則護理腹瀉寶寶: 原則1:及時補充身體水份 腹瀉一開始會呈現輕度脫水的狀況,因此,護理的重點是先為寶寶補充身體丟失的水份。媽咪可以從以下的補液方法中任意挑選一種: ●自制糖鹽水。在500毫升的開水中加入葡萄糖或白糖10克,另外食鹽2~5克。按20~40毫升/千克體重的比例,在4小時內服完。剩下的隨時服用。 ●鹽米湯。米湯500毫升加食鹽2克,讓寶寶當開水飲用。 ●鹽稀飯。如果寶寶此時的消化功能尚好,媽媽可以喂給寶寶鹽稀飯。 ●服用新配方的口服補液鹽(ORS):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無水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原則2:注重飲食調理 寶寶一旦腹瀉,一些媽咪會控制飲食,生怕加重病情。其實恰恰相反,腹瀉寶寶更需要營養豐富的食物,以防腹瀉后營養不良。母乳喂養的寶寶可繼續母乳喂養,人工喂養的仍可給予平常的喂養方式,“該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也不落下。需要媽媽注意的是,寶寶此時的腸胃功能尚處在恢復期,因此,進食應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 原則3:注意保暖 季節變化,氣溫忽高忽低,很容易引起感冒、發燒,加重腹瀉癥狀。寶寶腹瀉期間,媽媽要注意寶寶腹部保暖,如果寶寶四肢發涼,可以用熱水袋保暖,但要注意防止燙傷。 原則4:避免交叉感染 媽咪注意居室空氣流通,家有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觸腹瀉寶寶,防止交叉感染。 原則5:保持臀部皮膚清潔 腹瀉期間,媽咪還要提防尿布疹。因為寶寶便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黏膜有損傷,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溫水沖洗,再涂些油脂類的藥膏。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防止尿布疹及繼發感染。對于小年齡的寶寶 ◇鼓勵母乳喂養,同時避免夏秋季給寶寶斷奶。 ◇人工喂養的寶寶,媽咪要注意飲食衛生,每次喂奶前用開水洗燙用具,有條件的最好能每日煮沸一次。 ◇在孩子食欲不振的時期,應減少奶量及其他食物量,可以用水代替。 ◇如果寶寶患有營養不良、佝僂病和腸道外感染時應及時治療,可以防止腹瀉發生。 ◇媽咪要注意為寶寶保暖。 對于大年齡的寶寶 ◇引導寶寶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 ◇不喝生水,也不亂吃不潔凈的食物。 ◇不給寶寶吃隔夜的或不新鮮的食物。 ◇寶寶的飲食用具,如碗、湯勺等,在每次用前和使用完后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寶寶的玩具也是病毒傳染源,應該經常消毒。 ◇加強寶寶的身體鍛煉,增強自身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