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兩國總是在不停的斗爭,不斷地搞恐怖活動。這里面有什么歷吏原因嗎?謝謝
熱心網友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最終地位談判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邊界劃分、猶太人定居點、巴難民回歸以及水資源分配等諸多棘手問題而步履維艱,自2000年7月戴維營談判中斷后一直沒有得到實質性恢復。 耶路撒冷地位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耶路撒冷為國際化城市,由聯合國管理。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后,耶路撒冷被阿以雙方的停火線由北向南切割為東、西兩個部分,東區被約旦(當時叫外約旦)占領,西區被以色列占領。以色列建國后,宣布西耶路撒冷為首都。1967年以色列奪取東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議會通過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 巴勒斯坦自20世紀60年代就宣稱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領土的一部分,以色列必須全部放棄。1988年,巴解組織發表的獨立宣言將耶路撒冷定為巴勒斯坦國首都。 邊界劃分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81號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并將巴勒斯坦地區2.7萬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52萬平方公里劃給“猶太國”,其余的1.115萬平方公里劃歸“阿拉伯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在“猶太國”的疆域內建國,“阿拉伯國”卻因阿拉伯國家反對分治決議而沒有成立。5月15日,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吞并了屬于“阿拉伯國”的土地5700多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又奪取了約旦河西岸、加沙和東耶路撒冷,徹底占領了全部“阿拉伯國”領土。 聯合國安理會1967年11月通過的第242號決議和1973年10月通過的第338號決議均要求以色列歸還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自馬德里和會以來,巴解組織同以色列簽署的一系列協議都重申,以1967年戰爭爆發前的停火線為巴以未來邊界。但是,以色列一直不愿意完全按照協議規定歸還巴勒斯坦被占領土。 猶太人定居點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移民定居而形成的國家。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后,以色列政府開始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修建定居點。根據巴方1999年的統計,30多年間,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領土上共建定居點200個。在巴以和談中,巴方要求以色列拆除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所有的定居點。而根據沙龍的“單邊行動計劃”,以色列只準備拆除加沙地區的全部21個和約旦河西岸的4個定居點。 難民回歸 50多年的巴以沖突制造了波及整個中東地區的巴勒斯坦難民問題。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統計,目前巴勒斯坦難民總數接近350萬,除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區外,主要分布在約旦、黎巴嫩和敘利亞。這些難民能否回歸、回歸多少將涉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東相關國家的民族構成、人口比重和社會安全等重大利益。在巴以和談中,以色列反對巴勒斯坦難民回歸。 水資源分配 巴勒斯坦地區60%以上屬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包括地表水、河流和地下水等可再生水資源總量估計為20億立方米。在數量上,以色列占有和消耗全部水資源的80%,巴勒斯坦自治區只能享用剩余的20%。另外,巴以關于水資源分配還涉及邊界劃分、猶太人定居點前途等問題。因此,以色列反對徹底同巴勒斯坦進行水資源再分配,主張共同管理水資源,以保證以色列水資源安全不受威脅。巴勒斯坦則堅持收回所有加沙和約旦河西岸水利設施的所有權,拒絕接受同以色列共同管理水資源。。
熱心網友
阿拉伯人猶太人和基督徒其實都是一個共同的祖先其中阿拉伯十二部落的祖先是庶出的其他兩支是嫡出的猶太人1200年前居住在現在的以色列和芭勒斯坦的一部分地區而兩個民族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文化種族宗教不斷的沖突而遺留的歷史文化和遺跡也縱橫交錯如果沒有以色列阿拉伯國家是內戰而有了以色列則是同仇敵愾不過自埃及私自與以色列鞲和以后這個陣營正在逐步瓦解猶太人作為一個一千多年以來一直瀕臨種族滅絕的民族在擁有了自己的國家和土地后以武力侵占有爭議的領土的行為可能也解釋了為什么他們總被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