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反映西歐各國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文化運動。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紀擴及德意志、尼德蘭、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等地。“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己被意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該詞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寫為法文“Renaissance”。它概括了喬托以來的文藝活動的特點,被世界各國沿用至今。中國曾有人直譯為“再生”或“再生運動”,但“文藝復興”的譯法己被普遍接受。當時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以后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文藝復興著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一面,但它并非單純的古典復興,實際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創造。文藝復興主要表現在科學、文學和藝術的普遍高漲,但因各國的社會經濟和歷史條件不同,在各國帶有各自的特征。  意大利文藝復興 13世紀末14世紀初,意大利在歐洲最早產生資本主義萌芽;但由于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先進地區只限于少數幾個城市,尤以佛羅倫薩、威尼斯為最。地處意大利中部的佛羅倫薩出現了以毛織、銀行、布匹加工業等為主的七大行會,它們不僅控制佛羅倫薩的經濟,也直接掌握城市政權。佛羅倫薩的最高權力機構——長老會議的成員只能由七大行會從其會員中遴選,貴族被剝奪參政權,廣大工人處于無權地位。在這種政治、經濟背景下的佛羅倫薩,成為意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文藝復興發源地和最大中心。 。

熱心網友

文藝復興是14世紀中期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思想文化運動。從表面上看來,文藝復興是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運動,具有整理古代文化典籍、重新發現古代文化的一面,而實際上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新,它改變了人們對于生活的態度,給長期在基督教神學籠罩下陷于沉悶窒息的西歐社會送來一股清新的氣息,是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人文主義是貫穿文藝復興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