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一歲兩個月,近幾個月來總是便秘?聽說合生元挺好的,我想問一下能不能治便秘,怎樣使用?

熱心網友

我很理解你,寶寶的腸道不容易調理。我的寶寶便秘的厲害,有半個月,天天用開賽路,大便全是一個個球狀的黑球,經過近3個月的調整終于好了。9個半月的時候開始便秘,原因是換奶粉了,沒辦法,我只好又換回來,也不行,干脆,停掉奶粉及各種蛋白質的攝入,只吃糧食,還是不行,在經過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以后,效果不大,我到醫院給他開了一種叫做“杜密克”的藥,可以保持大便的水分,從此寶寶開始每天自己拉了,但是大便相對還是硬,不過給她養成了每天排便的習慣,聽藥后,我又給他吃得“清火寶“,同時我又給他喝飲樂多(一種酸奶),天天喝,你別說,效果挺好,大便軟了,顏色也接近成人了。現在,幾乎天天拉,奶粉又開始給他喝了,魚蝦也可以吃了。你別著急,著急沒有用,綜合大家的建議,你試試看。祝你的寶寶健康成長

熱心網友

合生元能治便秘

熱心網友

平時注意多下火,多吃蔬菜.合生元含腸道有益菌可以改善便秘,還可以增加抵抗力,我寶寶常期吃,大便正常,從沒感冒過.

熱心網友

我家也在吃合生元,對便秘有一定的改善,但不能把他當做萬能的,應給孩子平時多吃一點易消化的食品,如綠色蔬菜,水果,多喝白開水等.

熱心網友

可以

熱心網友

寶寶便秘主要還是要靠飲食來調理,由于小兒腸道功能尚不完善,臨床一般 不宜用導瀉劑治療,如果導等,以防引發腸道功能紊亂;而中藥又因其味苦,多數嬰幼兒不 予配合,所以食療無疑是一種簡便易行之法。臨床按便秘的伴隨癥狀不同,將其分為暫時性 便秘和習慣性便秘兩種。前者較常見,多因飲食停滯,燥熱內結,或熱性病后耗傷津液造成 ,治療宜清熱通便;后者多因脾胃虛弱所致,治療宜健脾運脾,滋潤通便。   1、積熱便秘 特點是大便干燥,堅硬如羊糞,排便困難,可伴有腹脹痛、口臭、手足心熱等 癥。治宜清熱潤腸。  (1)菜汁湯:鮮菠菜或白菜適量,煮湯飲用。  (2)蘿卜汁:紅心蘿卜搗成泥狀取汁(或榨汁機取汁),白糖適量,共煮2~3分鐘,溫服。  (3)松子仁粥:大米100克煮粥,熟前放入松子仁30克,煮至粥成,加糖食用。  (4)每日早晚空腹食蘋果半個~1個。  (5)番瀉雞蛋湯:番雞葉5~10克,雞蛋1個,菠菜少許,食鹽、味精適量。將雞蛋磕入碗中 攪散備用。番瀉葉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雞蛋、菠菜、食鹽,煮沸加味精即成。  (6)黃豆皮100克,水煎服,日3次。  (7)蜂蜜30~60克,芝麻油10克,開水沖服,早晚各1次。  2、虛證便秘 特點是大便時秘,排便困難,或大便先干后稀,并伴有形體消瘦、倦怠乏力、 食欲不振等癥。  (1)韭菜汁:韭菜葉搗爛取汁1小杯,溫開水送服,早晚各1次。  (2)新鮮土豆去皮切碎,加開水搗爛,用紗布包,絞汁,每日晨起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 同飲,連用半月左右。  (3)蘿卜籽10~20克,炒黃研細粉,加糖,開水沖服,每日分1~2次服。  (4)黑芝麻15克,搗碎,水煎,空腹食。或黑芝麻10~20克,炒香,打碎,與雞蛋同煎或夾 入饅頭、面包內,日1~2次。  (5)地瓜煮食。  (6)黃芪蘇麻粥:黃芪10克,蘇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將黃芪、蘇子、火麻仁洗 凈,烘干,打成細末,倒入200毫升溫水,用力攪勻,待粗粒下沉時,取藥汁備用。洗凈粳 米,以藥汁煮粥。適用于氣虛便秘。  (7)杏仁羹:杏仁10~20克,山藥50克,胡桃肉20克,蜂蜜適量。將前三味洗凈去皮打碎和 勻,加蜂蜜,加水適量煮沸,頻服。  (8)家庭常備中成藥:偏于熱積便秘者,可服小兒七珍丹、小兒保赤丸、通便靈等;偏于體 虛者,可備啟脾丸、靈菇合劑等。 。

熱心網友

我看它上面寫著治療便秘,但我們家吃了3天還沒用,最后還得靠媽咪愛哦!所以就真不知道了!

熱心網友

多吃菜,吃點清火寶

熱心網友

合生元不是治療便秘的,但可提高小孩免疫能力。一般來說小孩便秘可給他吃些媽咪愛或者小兒七星茶。我女兒現2歲,平時出現上述癥狀時我通常會給她吃一些,作為輔助性治療。效果可以。如果小兒便秘嚴重最好建議去醫院。便秘看似沒啥,但千萬別掉以輕心。專業醫生比我們這些“無師自通”的醫生要強。最后祝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熱心網友

合生元主要是補充益生菌(主要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來提高免疫能力。通過改善腸道內的細菌微循環,來到達驅病強生的目的。可以改善寶寶的腸胃功能,間接治療便秘。嬰幼兒與益生菌   嬰兒出生前其腸道內是不存在細菌的。大約在出生后的幾天內,其腸道就會定植細菌群。不同的分娩方式,順產或剖腹產,對嬰兒腸道所定植的細菌種類的不同有很大影響。研究表明,順產的足月嬰兒大約60%在出生4~6天,就可測出其腸道有嬰兒雙歧桿菌;相對而言,剖腹產的嬰兒,這個比例才有9%。健康母親的產道中有部分嬰兒雙歧桿菌及大量的嗜酸桿菌。事實上,嬰兒在順產通過產道時,從母親健康的產道中獲得了有益菌,相反剖腹產的嬰兒就沒這么幸運。 l 嬰兒腸道中的益生菌 嬰兒雙歧桿菌,是正常定植于嬰兒腸道中的天然有益菌,這些益生菌在嬰兒的腸道中定植、生長、形成緊密的腸道表面的保護膜,有害菌若進到腸道中,已很難找到的地方定植。它們還產生醋酸、乳酸及少量的蟻酸,這些物質可提高嬰兒腸道酸度從而抑制有害菌在腸道的定植。T。L。Rasic博士研究表明,嬰幼兒腸道有益菌,主要是嬰兒雙歧桿菌的減少,造成有害菌的繁殖而引起嬰兒痢疾。這樣的情況往往發生于嬰兒反復得病或營養不良之后。嬰兒雙歧桿菌被實驗證明可防御大腸菌和沙門氏菌,這些對嬰兒危害極大的致病菌的入侵。此外,益生菌還產生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K。因此,益生菌對于新生嬰兒的健康非常重要。 l 母乳喂養與嬰兒腸道益生菌 許多研究表明母乳喂養與牛奶喂養的嬰兒其大便有很明顯的差別。母乳喂養兒的大便一般比較松軟,氣味不大,有時象乳酪的氣味,PH值偏酸,而牛奶喂養的嬰兒的大便,氣味比較臭,而且外觀、組份與成人的類似,PH值也與成人的一樣,約在PH6~PH7之間。 美國H。Beerens博士經長期研究發現,牛奶喂養兒比母乳喂養兒腸道中有害菌的比例要高很多,這也從其糞便的差異性反映出來。跟蹤研究發現,這種有害菌比例較高的情況,隨著小孩長大,并沒有減少。 l 益生菌與嬰兒營養吸收 T。L。Rasic博士研究發現,給不夠體重的嬰兒補充含嬰兒雙歧桿菌的益生菌,可提高嬰兒對氮的吸收率,從而使嬰兒達到正常的體重。由于益生菌能分泌可降解乳糖的乳糖酶,解決一些嬰兒對牛奶的乳糖不適應問題,及提高對牛奶的營養吸收。研究還表明,這些可分泌出酸性物的益生菌的存在,可提高鈣在腸道中的吸收。益生菌能產生出維生素B及維生素K,這些東西對新生嬰兒都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