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的作者是誰?這句話對嗎?
熱心網友
這句話出自于《韓詩外傳》,作者韓嬰。韓嬰,約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涿郡鄚人(今任丘市人),西漢文、景、武三帝時為官,文帝時任博士,景帝時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稱他韓太傅。韓嬰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學者,他講學授徒寫成很多著作,其中有《韓故》、《韓詩內傳》、《韓詩外傳》、《韓說》等。韓嬰講授、注釋《內經》有許多獨到之處,世稱"韓詩",與轅固生的"齊詩"、申培的"魯詩"并稱"三家詩"。韓嬰還對《易經》很有研究,做過很多注釋,著有《周易傳韓氏三篇》,但未能流傳于世。這句話的意思是樹想要停止不動時風卻不停的刮著,子女想要孝順父母的時候他們卻已經不在世了。借以說明要當失去時才去后悔沒有珍惜。這句話是對的。
熱心網友
釋義 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刮著。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