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條旅大么

熱心網友

516,“江滬”1型“九江”號。5字頭的可不是驅逐艦啊。據日本《世界艦船》雜志報道,從1970年中期到1996年期間,中國共建造了27艘“江滬”1型護衛艦,作為中國最大的幾艘水上戰斗艦艇,目前都在進行現代化改裝,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版本。      改裝后的“九江”號撤去了煙囪正后方的HY-2反艦導彈發射裝備,代之以帶護罩的反潛火箭發射器,艦尾部也有同樣的裝備,另外,艦船前后的100毫米雙管火炮都加裝了隱身護罩。 新聞分析:改裝后的516號“九江”艦火力驚人! 516艦自改為火力支援艦以后,遭到了眾多指責和非難,這是極不公允的。 1。火力支援艦是干什么的? 眾所周知,亙古至今,登陸作戰都是最難的作戰樣式之一。登陸部隊要受到敵方陸、海、空基抗登陸火力的嚴重威脅。火力支持艦承擔著伴隨己方登陸部隊,遂行掩護和支援任務;用自身強大的艦載火力,對敵方灘頭及淺近縱深防御設施、抗登陸火力及有生力量,實施清除、壓制、摧毀或消滅。 2。516艦改的火力究竟有多猛? 516號“九江”艦原屬于“江湖”級(053H型)。 516艦改保留了原來的兩座5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但射程有限,只能靠近敵岸對敵灘頭設置的抗登陸設施實施炸除;保留了原來的兩座雙聯裝37毫米快炮,只具有有限的對空防御能力。 水面艦艇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實施對岸打擊的任務,通常是由艦炮承擔的。516艦原來的兩座雙聯裝100毫米口徑的老炮,射速為18發/分,射程22千米,炮彈重15.9千克。 516艦改把原來的兩座老炮換成了兩座新型雙聯裝100毫米口徑隱身艦炮,艏艉各一座,其性能應該有所提升,但估計射程也不會遠到哪去。面對敵精心設置的各種堅固的岸防工事,100毫米以下口徑的艦炮越發顯得力不從心了。炮口動能小、有效射程近,是當今世界各國海軍列裝的大中口徑艦炮的一個共同弱點,這就使得水面艦艇在對敵岸目標實施火力打擊的同時,也極易成為敵岸防火力打擊的目標。22千米有效射程的艦炮,承擔火力支援任務勉為其難。海灣戰爭的實戰經驗證明:水面艦艇要想充分發揮火力支援與壓制的效果,其艦炮就必須能夠彌補24-70公里間的射擊空白區。所以,世界各海軍強國研發的新型艦炮,把射得遠、打得準作為追求的目標,口徑有逐漸增大的趨勢。 為了提升我海軍水面艦艇對岸打擊火力的強度和射程,中國軍工卻獨辟蹊徑,走了截然不同的另一條路子:運用中國成熟的火箭炮技術,發揮火箭炮射程遠、火力密度大的特點,把火箭炮移植上艦(實際上在數年前中國就研制成功了艦載火箭炮系統),把現役的老護衛艦改造成專司火力支援任務的艦艇——這就是我們眼前的這艘516號火力支援艦。 516艦火力支援艦上共有5座50管火箭炮,口徑應該是122毫米,一次齊射可在極短的時間內把250枚火箭彈拋向敵岸上目標,火力之猛、密度之大超乎想象,能夠對敵產生強大的心理震憾。艦上設有專門的火控系統,可自動回轉發射,并帶有穩定器,可以在較低的海況下對敵岸上目標實施火力打擊,大大提高了打擊的精確度。在每座火箭發射器的下方還設有彈庫和再裝填裝置,彈庫里至少存有兩個基數的火箭彈,有多種彈藥可供選擇且可與陸上火箭炮通用,效費比較好,某些彈種的最大有效射程遠在40千米以上;再裝填裝置可以自動完成火箭彈的裝填任務,使發起新一輪火力打擊的準備時間大為縮短,能夠提供持續的遠程對岸打擊火力。 這樣的改進不僅使為數眾多的老“江湖”重新煥發出了青春,而且解決了我軍登陸作戰的急需。

熱心網友

516,“江滬”1型“九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