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打針吃藥
熱心網友
每兩個小時吃片維生素c再喝一大杯熱水好的快
熱心網友
多休息,多喝水,戒煙酒。
熱心網友
1、廣東涼茶 [組成]桑葉,菊花,薄荷各5克,苦竹葉,白茅根各30克。 [制法]上藥一并放入茶壺內,用沸水沖入,加蓋浸泡10分鐘。 [服法]代茶頻服。 桑葉、菊花、薄荷發散風熱,竹葉退熱利尿,用治風熱或秋燥引致的感冒發熱,有良好療效。 2、茶豆飲 [組成]綠豆30克,茶葉9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茶葉用紗布包好,與綠豆一起,加水煎煮,待綠豆熟時,去茶葉,加入白糖溶化。 [服法]熱服,可一次或分次飲。 綠豆甘寒,清熱解毒,能治痧痘熱毒,加茶葉利尿,白糖清熱,用治時行感冒,咽痛發熱,小溲不利或兼有尿痛者有效。 3、薄荷粥 [組成]薄荷1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制法]先將薄荷煎取藥汁候涼,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汁及冰糖。 [服法]稍溫即服,得汗最佳。 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護胃作用。用于素有胃病,新感風熱者最為適宜。 4、菊花粥 [組成]菊花15克,粳米60克。 [制法]先將菊花研成細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調入菊花粉,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稍溫即服,汗出不暢者可熱服。 菊花疏散風熱,明目,清熱平肝,加粳米制粥,可治風熱感冒。有高血壓或頭痛、目糊之患者也可常服。 5、茅姜稀飯 [組成]白茅根30克,生姜3片,粳米60克。 [制法]先將白茅根煎取藥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再加生姜,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待溫分次頻服,如當發汗者應熱服。 白茅根味甘性寒,善清肺胃之熱,兼有利水作用,故能導熱下行。加生姜、粳米,旨在護胃。若風寒感冒,可用三湯試試 蔥豉黃酒湯 選豆豉15克,帶須蔥30克,黃酒50克,將蔥須洗凈,豆豉放入小鍋內,加清水400克,用中火煎煮10分鐘,加蔥須,再煮5分鐘,最后加黃酒,立即出鍋即成。 姜棗紅糖湯 選干姜、紅棗、紅糖各30克,將干姜洗凈切片,紅棗洗凈去核,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熬40分鐘左右,至紅棗熟爛時加入紅糖,再煮沸即成。 生姜芥菜湯 選鮮芥菜500克,生姜10克,將鮮芥菜洗凈切段,生姜洗凈切片,一同入鍋,加水1200克,煮至800克,加精鹽調味即成。飲湯,芥菜可吃可不吃,日服1劑,分2次服完。 。
熱心網友
喝姜湯~然后發發汗~
熱心網友
多喝水
熱心網友
山楂銀花湯 [原料] 干山楂片15克,銀花(即金銀花)30克,蜂蜜4匙,水適量。 [制法]1、將山楂片洗凈,去核,放入沙鍋中,加水煮開,改用文火煨,加入銀花,共燉10分鐘。 2、加入蜂蜜,調勻即可,去渣飲汁。 [特點] 汁味甜酸適口。山楂有破氣散瘀之功,銀花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二味同用,適用于風寒感冒患者。 豆腐豆豉蔥白湯 [原料] 嫩豆腐250克,豆豉(淡的)12克,蔥白段15克,水適量。 [制法] 將豆腐沖洗干凈,切塊;豆豉沖洗干凈。將二者與蔥白段一起放人沙鍋中,加水煮開,改用文火燉5分鐘即可。 [特點] 湯味清淡。豆腐能清熱解毒,蔥白亦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等功能。二者與有解毒除煩功效的豆豉相配,能治外感咳嗽、鼻塞流涕、咽癢喉疼等癥。 蔥 白 粥 [原料] 蔥白6段,糯米100克,生姜6片,米醋1匙,食鹽、味精少許,水適量。 [制法] 1、將糯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先煮開,改用文火煨。 2、加入蔥白、生姜煮至粥爛,加入米醋、食鹽、味精攪勻,即可趁熱食用。 [特點] 此粥對風寒感冒患者有良好的效果。蔥、姜功效見前,米醋有活血、散寒作用。 不知你是哪種類型的感冒,不過你可以試試! 。
熱心網友
感冒前期是一定要吃感冒藥的,如果已經是后期的話就無所謂了,多注意休息,少去公共場合,后期特別會傳染給人,一般一到二個星期就會痊愈的。
熱心網友
熬點姜湯,多放些姜,并切得碎一些,熬好后加入紅糖,喝下去捂著被子睡一覺,一般第二天起來就能明顯減輕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