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剛果金約從公元10世紀起,剛果河流域陸續形成一些王國,公元13世紀至14世紀是剛果王國的一部分。15世紀至16世紀盧巴、隆達、姆西里帝國在東南部地區先后建立。15世紀至18世紀葡、荷、英、法、比等國殖民者相繼入侵。1878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誘迫扎伊爾流域的部落首領接受一系列奴役性條約。1884年至1885年英、法、德等15國在柏林會議上達成協議,將扎劃為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國”。1908年成為比利時殖民地,改稱“比屬剛果”。1958年10月盧蒙巴建立剛果民族運動黨,并提出立即獨立的口號。1960年2月比利時被迫同意扎伊爾獨立。同年6月24日成立以盧蒙巴為總理的第一屆政府,30日宣告獨立,定名為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同年7月8日比利時出兵入侵,15日美國打著聯合國旗號進入扎。9月14日陸軍參謀長蒙博托發動軍事政變,接管政府全部權力,1961年1月17日美國假手沖伯集團將盧蒙巴殺害。1964年7月沖伯任總理,8月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65年11月,國民軍總司令蒙博托發動政變,推翻卡薩武布總統,行使總統權力。1966年5月首都利奧波德維爾改名為金沙薩,同年6月30日,民主共和國改為剛果(金)。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aire)。 1990年4月24日,蒙博托總統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國;取消人民革命運動的執政黨地位,實行多黨制。1997年5月16日反政府武裝攻占金沙薩,蒙博托宣布放棄權力,并前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開始流亡生活。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占首都金沙薩,宣布就任總統,并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98年8月,剛果政府在遣返盧旺達軍隊一事上引發了一場武裝沖突,并迅速演化為區域性戰爭,剛果再次陷入政治混亂、經濟惡化和社會動蕩之中。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各方代表簽定了盧薩卡和平協議和停火協議。2001年1月,卡比拉遇刺身亡,其子約瑟夫·卡比拉繼承總統職位。約瑟夫·卡比拉上任后,執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和平解決國內矛盾,剛果(金)局勢趨于穩定。剛果布13世紀末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下游建立了剛果王國。15世紀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繼侵入。1884年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將剛果河以東地區劃為比屬殖民地,即今扎伊爾,以西地區劃為法屬殖民地,即現在的剛果。1910年,法國占領了剛果。1958年11月成為自治共和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1960年8月15日,剛果獲得完全獨立,定國名為剛果共和國。1961年3月27日尤盧當選為第一共和國總統。1968年6月31日改國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1979年3月剛果勞動黨第三次特別代表大會選舉德尼·薩蘇-恩格索為黨的主席,同時當選共和國總統。1984年7月剛果勞動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剛果現階段革命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1990年7月,勞動黨決定放棄馬列主義,但堅持社會主義;主張政治多元化,實行多黨制;放棄勞動黨領導地位。1991年2月25日至6月10日,剛果舉行全國會議,執政的勞動黨和66個反對黨及134個社會團體與會。會議通過了《根本法》,即臨時憲法;決定將國名剛果人民共和國改為剛果共和國,同時恢復使用獨立時的國旗和國歌。 。

熱心網友

我仔細看了上面的兄弟的回答,可是他還是沒有講清楚什么是剛果金什么是剛果布.簡單地說,也就是有兩個國家的名字都叫剛果,一個的首都在金沙薩,一個的首都在布拉柴維爾,所以就區分為剛果布和剛果金.至于如何產生兩個剛果的原因,可以參考上面的回答.

熱心網友

專業!!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