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病史

熱心網友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多種方法:休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手術。 本頁介紹日常生活中怎樣保護病變的關節、怎樣預防關節變形和增強肌肉力量。【適當的休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容易感到疲倦,因此充足的休息是治療的重要方法。在白天盡可能有短暫的休息,晚上應有充足的睡眠。【保護受損的關節】目的是避免關節出現永久行的變形;減輕日常活動時的關節疼痛;提供另一種方法以解決某...

熱心網友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多種方法:休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手術。 本頁介紹日常生活中怎樣保護病變的關節、怎樣預防關節變形和增強肌肉力量。【適當的休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容易感到疲倦,因此充足的休息是治療的重要方法。在白天盡可能有短暫的休息,晚上應有充足的睡眠。【保護受損的關節】目的是避免關節出現永久行的變形;減輕日常活動時的關節疼痛;提供另一種方法以解決某些日常生活活動的困難;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保護關節的原則:1. 使用較大和有力的關節:關節發炎時,會變得不穩定,更容易受損傷。用力的時候,細小的關節如手指關節就更易出現變形。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盡量利用較大和有力的關節,入提重物時,盡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關節,不只用手指作支持,應以手掌來支撐。2.避免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如不要長時間站立,在適當時候坐下來休息。坐下時,應經常變換坐姿、轉換雙腳位置,舒展下肢的筋骨,或起來走動一下。應避免手指長時間屈曲,如寫字、編織、打字、修理,應不時停下來休息,舒展一下手指。3. 避免關節處于變形位置,保持正確姿勢:無論在睡眠、走路或坐下,都要保持良好姿勢。擰瓶蓋時,不要只用手指擰,應以掌心加壓力來擰。坐下時,膝關節不要過分屈曲,雙足應平放在地上。4. 留意關節的疼痛。活動時感到關節疼痛,應立即停止活動,檢查活動方法是否不當。5. 減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體力消耗:如家里物品的放置應科學合理,輕便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高處,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笨重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柜子的下面。安排好工作的程序。盡量使用工具,以減少彎腰、爬高、蹲低,使用手推車,以節省能量。6. 注意工作與休息的平衡,并根據病情調整。如關節炎加劇時,應增加休息時間。【日常生活中保護關節的方法】1. 起床有困難時,可用繩梯幫助;2. 洗澡洗不到背部時,可用長柄刷;3. 手拿不穩肥皂時,可改用沐浴液;4. 如拿浴巾有困難時,可在浴巾兩端縫上提手,套在手上。5. 坐廁兩旁墻壁上可安裝扶手以幫助起身;6. 可用輔助器具幫助穿衣、穿襪、穿鞋;7. 勺匙柄可加粗;避免用手指提起水壺;8. 用長柄式水龍頭;9. 避免用手指用力洗頭,應用洗頭刷;10. 避免用手指擠牙膏,應該用手掌按壓;11. 避免用手指用力使用衣夾、指甲鉗、噴霧劑;12. 用粗大的鑰匙開門;13. 避免用一兩個手指拉抽屜。【預防關節變形,增強肌肉力量】一些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為防止關節畸形盲目增加關節運動量,忍痛強迫關節進行過度的活動,而有些人卻絕對地臥床休息,這兩種方法或者加重了病情或者導致關節肌肉萎縮,因而都是不足取的。 正確處理方法是急性發作期以休息為主,加強營養,使腫脹關節處于功能位制動。炎癥靜止期則應該進行功能鍛煉。可作一些關節負重小或不負重的活動(如仰臥在床上作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屈曲運動)和理療,需要提醒您的是每日活動量應由小到大,活動時間逐漸增加,循序漸進。當然,這樣的功能鍛煉還可以溶入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包括穿衣、吃飯、洗澡、上廁所等)、職業技能訓練、工藝制作訓練等,以改善和增強生活、學習和勞動能力。下面介紹的關節活動操,簡單易行,應于起床后和睡前進行,每個動作最少做十次。1. 頸部運動:放松頸部,頭向上下運動;慢慢向左右轉動;頭向兩側屈,耳朵盡量貼向肩部。2. 肩部運動:向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活動肩關節,做圓形運動;雙手握在一起放在頭后,雙肘盡量向后拉。3. 手腕運動:手腕上下、左右活動。4. 手指運動:手指分開、并攏,手指屈曲、伸直;拇指與其他手指一個一個地對指。5. 下肢運動:分別活動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腳趾關節,方法與上類似。【如何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尤其是晚期患者出現某種殘廢時,其日常生活活動,包括衣、食、住、行、個人衛生所必須的基本動作和技巧,是康復治療的重點內容。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訓練的目的,是為了使病殘者無論在家庭或社會,都能夠不依賴他人而獨立生活。日常生活活動包括起床、穿脫衣服、清潔衛生、飲食、上廁所、上下樓梯或乘坐輪椅、收拾床鋪、開關電燈、平地步行等等,這些動作的完成是維持獨立生活不可缺少的。當病人經過努力能完成這些動作時,在心理上就可以建立起獨立生活的信念,從而對康復治療充滿信心,最后取得治療的成功。日常生活活動,應根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同的情況進行訓練,如尚無明顯關節活動功能障礙時,應做活動幅度較大的生活上的自我服務動作;如已有明顯的功能障礙時,要重點保持洗漱、吃飯、步行、上廁所等功能;已有支撐或行走困難時,應首先教病人學會正確地使用拐杖、輪椅和其他工具;在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有困難時,還可配合使用自助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