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所有甲亢患者均可為抗甲狀腺藥物所控制,應作為甲亢的首選治療方法。常用的為硫脲類中的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基嘧啶;咪唑類中的地巴唑與甲亢平等。硫脲類與咪唑類的抗甲狀腺藥物的藥理作用在于阻抑甲狀腺內的過氧化物酶系統,抑制碘離子轉化為新生態碘或活性碘,從而妨礙碘與酷氨酸的結合,阻抑甲狀腺素的合成。 丙基硫氧嘧啶還可抑制外周組織中的T4轉化為T3。本類藥物口服容易吸收。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組織中,并...
熱心網友
所有甲亢患者均可為抗甲狀腺藥物所控制,應作為甲亢的首選治療方法。常用的為硫脲類中的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基嘧啶;咪唑類中的地巴唑與甲亢平等。硫脲類與咪唑類的抗甲狀腺藥物的藥理作用在于阻抑甲狀腺內的過氧化物酶系統,抑制碘離子轉化為新生態碘或活性碘,從而妨礙碘與酷氨酸的結合,阻抑甲狀腺素的合成。 丙基硫氧嘧啶還可抑制外周組織中的T4轉化為T3。本類藥物口服容易吸收。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組織中,并能通過胎盤,在乳汗中的濃度為血液濃度的3倍。藥物主要在骯臟代謝,單劑口服半衰期為1~2小時。約60%藥物在體內破壞,其余多以結合的形式自尿中排泄。肝、腎功能不良者,劑量應酌減。 (一)適應證:① 病情較輕,甲狀腺輕至中度腫大患者;② 20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老年患者;③ 妊娠婦女;④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后復發,又不適宜于放射性131碘治療者;⑤ 手術治療前準備;⑥ 輔助放射性131碘治療;⑦ 伴突眼癥。 (二)劑量及療程治療的初始階段,劑量應按病情的輕重決定,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為150~450mg/d,他巴唑或甲亢平為10~45mg/d,分2~3次口服,至癥狀緩解,BMR降至+20%以下,或T3、T4恢復正常是可減量,每次甲基硫氧嘧喧減50~100mg,他巴唑或甲亢平減5~10mg,每日2~3次。癥狀完全消除,BMR正常時,即可轉入最小的劑量繼續治療,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為每日50~100mg,他巴唑或甲亢每日為5~10mg,至少維持1~3/2年,甚至可延長至2年或2年以上,而劑量還可更小。治療中,可能出現癥狀緩解消失,而突眼反而加重的現象,這可能是由于血T3、T4下降,TSH升高的結果,此時可適當加服甲狀腺激素的釋放而儲存于甲狀腺腺泡內,從而延緩了抗甲狀腺藥物的顯效。而且停藥后復發率高。 (三)副作用 ①一般不良反應有頭痛、關節痛、唾液腺腫大、淋巴結腫大及胃腸道癥狀??蓪ΠY處理或適當減少用量。過量應用可贊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畏寒、乏力、粘液性水腫,停藥后大多可以自愈。 ②粒細胞減少和粒細胞缺乏,常見于初用藥后1~3月內或再次用藥后1~2周,應注意患者服藥期間有無發熱、咽痛、肌痛、虛弱和感染癥狀,一旦發現上述表現應立即停藥,作白細胞檢查,一般情況下,應定期檢查白細胞,如白細胞低至3×109/L(3000/mm3)或粒細胞低于15×109/L(1500/mm3)時應停藥治療,回升后改用其他抗甲狀腺藥物。 ③藥疹,多為輕型,極少出現嚴重的剝脫性皮炎。一般藥疹可用抗組織胺藥治療,必要時停藥或改用其他抗甲狀腺藥物。若發生剝脫性皮炎,應立即停藥并作相應處理。 治療1~2年后,如小劑量抗甲狀腺藥物能維持療效,甲狀腺縮小,血管音消失,突眼減輕,血清T3、T4正常,甲狀腺吸131碘率能被甲狀腺激素抑制,血循環中TSAb轉為陰性或滴度明顯下低,可試行停藥,繼續觀察。治療后復發的患者,平均多在停藥后一年內發生,故停藥后應定期復查,特別是血循環中甲狀腺自身抗體的檢查,必要時可作TRH試驗。 抗甲狀腺藥物作用緩慢,不能迅速控制甲亢的多種癥狀,尤其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表現。因此,在治療初期,可聯合應用β-阻滯劑心得安,10~20mg,一日2~3次,以改善心悸、心動過速、多汗、震顫及精神緊張等癥狀。心得安還適用于甲亢危象和甲狀腺手術或放射性碘治療前的準備;對急收性甲亢性肌病也有一定效果。對患有支氣管哮喘,房室傳導阻滯、心動不良和妊娠患者禁用。 在減藥期開始時,可適當加服小劑量甲狀腺制劑,如甲狀腺片20~40mg,一日一次,或甲狀腺素50~100μg,每日一次,以穩定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關系,避免甲狀腺腫和突眼加重。
熱心網友
治療甲亢首選碘131治療,碘131治療甲亢不開刀,不住院,不復發,安全有效,隨治隨走
熱心網友
甲狀腺機能亢進,通常有三大類療法──手術、放射性碘治療、口服抗甲狀腺藥物。一般而言,美國的醫師較偏好放射性碘治療,而歐洲和日本的醫師則偏好抗甲狀腺藥物。 一、藥物治療 利用硫脲藥物抑制甲狀腺內的碘有機化,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但該類藥不抑制甲狀腺攝碘和已合成激素的釋放,則治療初期應加用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倍他樂克等。但是必須長期服用,一般約在一年半至二年內可逐漸減少藥量而到停...
熱心網友
甲狀腺機能亢進,通常有三大類療法──手術、放射性碘治療、口服抗甲狀腺藥物。一般而言,美國的醫師較偏好放射性碘治療,而歐洲和日本的醫師則偏好抗甲狀腺藥物。 一、藥物治療 利用硫脲藥物抑制甲狀腺內的碘有機化,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但該類藥不抑制甲狀腺攝碘和已合成激素的釋放,則治療初期應加用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倍他樂克等。但是必須長期服用,一般約在一年半至二年內可逐漸減少藥量而到停藥不用。然而約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患者會再發,特別是那些脖子較大或飲食攝取碘較多之患者(如常吃海帶、海苔、含碘鹽)。另外,少部分患者在服藥前二、三個月內,會發生皮膚癢、發疹或白血球減少(易出現發燒、喉嚨痛)、肝功能異常等藥物過敏現象。若出現這些現象,宜及時就醫作進一步的診斷治療。藥物治療的適應癥: ①病情輕、甲狀腺較小的格雷夫斯甲亢; ②年齡小(20歲下),孕婦、年老體弱或合并嚴重肝、腎或心臟病而不宜手術者; ③手術前準備; ④手術治療后復發又不宜用同位素治療者; ⑤作為放射性同位素治療的輔助治療。 二、同位素131碘治療 利用甲狀腺有濃集碘的能力和131碘能放出β射線生物學效應,使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破壞、萎縮,分泌減少,達到治療目的。通常病人只需服用一次,若效果不佳則可再半年或一年后再追加一次。治療后甲狀腺的體積會逐漸縮小,甚至有的病人會因甲狀腺破壞過多而導致機能低下。本療法的適應證有: ①中等度的格雷夫斯甲亢,年齡在30歲以上; ②抗甲亢藥物長期治療無效,或停藥復發者,或藥物過敏者; ③合并心、肝、腎疾患不宜手術者,手術后復發者或不愿手術者; ④某些高功能結節性甲亢。 下列情況不適宜本治療:①妊娠期、哺乳期;②年齡在20歲以下者;③外周血白血球<3000/立方毫米或中性<1500/立方毫米;④重度心、肝、腎功能衰竭;⑤重度浸潤性突眼;⑥甲亢危象。 三、手術治療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后復發率低,但手術為破壞性不可逆治療,且可引起一些并發癥,應慎重選擇。適應證為: ①中、重度甲亢,長期服藥無效,停藥復發,或不能不愿長期服藥者; ②甲狀腺巨大或有壓迫癥狀者; ③胸骨后甲狀腺腫伴甲亢;④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 不適合手術治療者有:①浸潤性突眼者;②嚴重心、肝、腎、肺合并癥,全身情況差不能耐受手術者;③妊娠早期(前3個月)和晚期(后3個月);④輕癥病人預計藥物治療可緩解者。 本病尚無病因治療,藥物治療療程長,長期緩解率低,僅為30%~50%;同位素治療術后可能出現永久性甲減;手術為破壞性不可逆治療,切少了術后甲亢復發,切多了出現甲減。因此嚴格地講,三種治療方法均不令人滿意。本病多數病人表現極其良性過程,適當選擇的治療在疾病取得相當緩解上起重要作用,病人同醫生應密切配合,因人而異地選擇最佳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