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鹽(溶入水或溶入酸)+ 酸— 新鹽 + 新酸鹽(可溶) + 堿(可溶)— 新鹽 + 新堿金屬 + 鹽(可溶)— 新金屬 + 新鹽

熱心網友

初中化學有講

熱心網友

酸a+鹽b =酸b +鹽a ,這一物質之間的轉化的實質,體現了反應體系能量由高向低變化的規律。否則,就必須向體系注入能量。在酸a→酸b 的變化中,有強制弱,如硫酸制醋酸 ,高沸點制低沸點,如硫酸制硝酸,易溶解的制難溶解的,如鹽酸制硅酸、氫硫酸,但在具體的過程中,要考慮一些酸的特殊性質,如在制HI時,就不能用硫酸,而要用磷酸,因為HI的還原性和硫酸的氧化性,其反應如下H3PO4 + KI =KH2PO4 + HI 。制HNO3 ,H2SO4 + KNO3 = KHSO4 + HNO3 。是要使反應溫度控制在HNO3的分解溫度之下。H2S,是弱酸,又是低沸點酸、溶解度小的酸,還是還原性的酸,所以制取H2S,可以用鹽酸、稀硫酸,至于CO2 ,是H2CO3分解的產物,所以制CO2,是利用穩定的制不穩定的這一方法,用碳酸鹽和一切穩定性強于H2CO3的酸來制取CO2,但有時一會向另一方向轉變如CO2 通入硅酸鹽,可得到原硅酸,通到酚鹽溶液中,可得到酚等,在如將H2S通入一些鹽溶液中,使在得到硫化物沉淀的同時,溶液也轉化為一種酸,形成一種弱酸制強酸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