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畢業,工作不好找,故而也被擠到考公務員的行列中來了。自然,我也經常光顧一些指導如何考公務員的網頁和網站,但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大家都熱衷于考前押題,尤其是申論題。在我看來,對于申論這種綜合性的測評題是沒有必要押題的。 首先來看申論考試的總體要求:主要是通過考生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這一要求既有共時性的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有歷時性上的解決問題的邏輯秩序。概言之,首先是看材料,這里面包括概括、提煉、加工,這一步是總結和提出問題,接著是分析、理解、綜合,這一步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后是解決問題。這樣的考察一般來講是很難通過短時間的訓練來提高的,這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同時,申論的題干中提供的材料一般來講都足以支持這樣一場智力活動,所以沒有必要從材料以外去再補充材料,當然除了理論的提升以外。因此,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在考試以前即使知道了考試的內容、范圍,如果我們沒有整理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知道考題和不知道考題的考試結果仍然一樣,至少在我是這樣。當然,也不是說我們在這面前束手無策,我們可以從總體上了解申論考試的各個部分,了解申論考察的結構,搞清楚每道題目考察的側重點。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題目的設置問題。一般來講,上面所提到各項能力考試中往往通過題目的設計進行了分割,雖然從總體上來講是分不開的,但每題都會有側重點,而且每年是有所變化的,比如2005年的申論題,第一問是總結、提出問題,題目為:“請用15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給定材料的主要問題”;第二問是解決問題,題目為:“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就給定材料所反映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第三問才是分析問題,題目是這樣的:“就給定材料所反映的問題自選角度進行論述。”很顯然,每問重點考察一項能力。這樣,第三問就必須以分析為主,而且以某一方面為主,而不需要全面,否則什么問題都談了,結果什么問題也沒有談清楚,而應該以分析該問題產生的原因、性質,解決的必要性及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解決而不是其他方式。相反,第二問就必須全面一點。而在2006年,每題的考試側重點都發生了變化,第一題可能很多同學沒有注意題目中的一個情景設置,就是要以一個秘書的身份寫作給領導看,我認為要適當注意語體。第三題題目是:“對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出自己的意見。要求寫出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很顯然,這不同于2005年的考試要求,而應主要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濃墨重染,力求全面。很顯然,這樣出題的多樣性,對于押題是沒有什么意義的。關鍵在于審清題意,有針對性的做答。 最后,我們來看看考試中的知識能力構成。申論考試涉及到這樣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首先是專業知識,其中又分兩種,一是行政管理知識,一是材料中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其次是表達能力,語句的表達非常關鍵,有時有一定的思想和火花,沒有好的表述,顯然不夠,表達又涉及到主題、結構、材料、語言等四個方面的運用和組合能力。最后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既要有理論高度又要有現實可操作性。只有這樣,才能寫出一篇很好的文章來。這些知識和能力的獲得,顯然不是通過押題能解決的。再次強調,即使押對了題,如果沒有仔細審題,缺少各方面的知識能力,仍然考不好,反之,如果具有了知識、能力,又能仔細審題,總會考好。質言之,兩種情況,對于押題而言,考試結果都會一樣。 押題之風如果排除各網站為提高點擊率,積攢人氣而提倡之外,與各位考生本身的復習態度還是有很大關系的。畢竟,網站更多的還是在迎合考生的需要。考生們一則因為復習不扎實,二則因為抱著僥幸心理。這種復習態度不僅不利以后,而且應付現實也不行,現實的例子就是大家對廣東申論題的預測都不準,如果按照這樣的預測去復習,必然導入歧途。如果大家忙著去背誦范文,而忽視了對文章構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認真的審題,照樣要耽誤自己,比如如果背誦去年申論第三題的范文,在今年考試就要上當。故而,作為考生中一員的我,希望各位考友們在準備中注意培養自己的能力、補充自己的知識、增強對考試本身的研究,全面準備,在今后的考試中考出好成績。
熱心網友
你好說的很好啊 同意!!!
熱心網友
很好啊,說的很有道理啊!!!
熱心網友
一個無聊的討論,你不需要并不代表大家不需要,你認為不需要并不代表大家認為不需要,你覺得不需要并不代表大家不需要,天下考生千千萬,你能代表了誰,只是你自己罷了。 一幅討厭的專家面孔,老兄你以為你是誰?
熱心網友
一個無聊的討論,你不需要并不代表大家不需要,你認為不需要并不代表大家認為不需要,你覺得不需要并不代表大家不需要,天下考生千千萬,你能代表了誰,只是你自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