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的對聯
熱心網友
單從字數看,清人鐘云舫所作成都望江樓崇麗閣長聯有212字,四川灌縣青城山長聯有394字,張之洞所撰屈原汀妃祠長聯有1400字,都比昆明大觀樓聯長,更有鐘云舫所題的江津臨江樓長聯達1612字,大概是真正在字數上的天下第一長聯了。但這些長聯在思想內容、意景交融、格對技巧、音韻頓挫上皆不及昆明大觀樓長聯自然、精當,故大觀樓長聯雄據天下第一長聯之美稱,聞名中外的天下第一長聯為清代乾隆年間道士孫髯(1701-1775)所作,共180字,請看: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蜓,南翔篙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幸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風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簡注與簡介]滇池: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大湖,面積約300平方公里(但每年縮小1平方公里),驤(xiāng):馬抬頭快跑。翥(zhù):鳥飛。神駿、靈儀、蜿蜓、篙素:滇池四周山名。此聯上對寫景、下對詠史,上對當屬登樓遠眺、喜觀勝景而得,下對當屬舉懷之際、感古懷今之作,全聯氣勢磅礴、構思博大,既有景的贊美,也有史的悲嘆,據稱當年孫道士把酒臨風、一氣呵成,真可謂潑墨震長空!聯成之后,很快譽滿天下,也引出一些故事和仿作,可略提一二如下。道光年間,阮元官鎮昆明,認為此聯有諷清廷之嫌,故擅改為: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憑欄向遠,喜茫茫波浪無邊。看東驤金馬,西翥碧雞,此倚盤龍,南馴定象。高人韻士。惜拋流水光陰。趁蟹嶼螺洲,襯將起一蒼崖翠壁;更萍天葦地,早收回薄霧殘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鷗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吹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爨(cuàn)長蒙酋,費盡移山氣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蘚碣苔碑,都付與荒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片滄桑。人們對此極為不滿,相傳民謠曰:"軟煙袋(阮蕓臺)不通,蘿卜韭菜蔥:擅改古人對,笑煞孫髯翁。"阮去職后便被改回原貌。又有清人江受先,仿此作有一聯諷科舉,譏點得微妙微肖:五百里蓉城,奔來眼底,喜洋洋錄出遺才,便車游牛市,南謁羊官,西到滿城,北觀昭覺,假充豪杰。借此宿柳眠花,便水榭茶亭,商量就拈香換貼;更酒樓煙館,貪戀著過癮傳杯。莫辜負:威儀小帽,履秦明鞋,義和蝦仁,月興酢肉。數千人蒿目,慘上心頭。怒轟轟怨著主考,想文揣時風,詩遵官韻,策操纂要,經習短篇,廢寤忘食。尚望步蟾折桂,奈郵傳報語,叫不應解元老爺;及愛女嬌妻,做不成夫人小姐。只剩得:半幅號簾,二場題紙,兩枚殘燭,一個提筐。此外,清人劉蘊良所作174字的貴陽甲秀樓長聯,也與昆明大觀樓長聯有異曲同工之似。國寶—江津長聯作者:鐘永毅 編者按:今年是鐘云舫先生的江津長聯撰成一百周年,為紀念這位楹聯圣手,特刊鐘永毅先生的這篇賞析文章。永毅先生在來信中建議本刊“應以雅為導向”,“處理好雅俗問題”。問題提得好,本刊在今后的編輯工作中,力求做到雅俗共賞,百花齊放。 清代秀才鐘云舫的《擬題江津縣臨江樓聯》。撰于1904年,長1612字,經歷百年仍冠絕古今,中國楹聯學會推崇此聯為國寶,尊奉鐘云舫為聯圣。作者效法《離騷》而成,是光照聯壇的浪漫主義作品。它追求光明,批判腐朽,立意高,眼界闊,噴發出作者的激情,唱出了人民砸碎舊世界,開辟新天地的心聲,是人類理性的積淀。這里,我對此聯作一個介紹。上下聯各分五段。 “地當厄瀘渝,控涪合之沖,接滇黔,通藏衛之隘。”上聯從江津的形勝落筆,作者洋溢著愛家鄉之情,“四顧蔥蔥郁郁,俱圍入畫江城。”這兒的一草一木,都是詩歌的素材。從古老奇偉的城樓中,追尋自三國建縣以來的軌跡。從歷史過程中領悟到治國要有章法,切不可心血來潮,“盲捶瞎打”。“登斯樓也”,二段正式進入臨江城樓。城樓上,作者看到鳥在飛,魚在躍,來來去去自由自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江上船工們迎風搏浪,一幅駕馭航船的勞動畫面。霎那間,電閃雷鳴,此時若上溯到長江源頭,再一瀉千里,真是“波瀾壯闊襟懷耳。”表現出博大寬廣的氣魄。“試想想犭丕榛樸噩,俄焉狂蕩干戈”。三段從現實走向歷史,“忽喇喇掀轉鴻溝”,血流成河。征戰之際,件件靠倉頡、伏羲滿腹經綸者“定策”,待戰事結束修文治國,“復紗帽下盡瞌睡蟲,太倉里營狡猾鼠”。“茍缺鋸牙鉤爪”,哪怕你是圣人孔丘,也懼怕追殺而來的宋國大司馬桓 。這一切不禁令人發出“這世界非初世界矣”的慨嘆。于是“ 悄悄上排閶闔,瀝訴牢愁。”四段里,“悄悄”顯得平靜穩重,推開天門訴說生平,自已秉承天地之氣降臨人間,遵從父母教命而行,品性高尚,為什么遭到嫉妒,被迫號啕大哭呢?何不如歸鱉甲族生活,轉念之間,逃避現實是不行的,人間有鐵板銅琶構成的音樂世界,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會得到解脫,還是要直面人生。“嗟嗟,校序黨癢,直拘辱士林 里。”在最后一段,作者對封建的學堂作了猛烈的抨擊,指出它們是拘禁讀書人的牢獄。只有透徹的領悟了人生真諦,就可以進入魚躍鷹飛的自由天地。頓時,眼前的臨江樓“高配摘星”樓,“麗逾結綺”閣,心靈“志趣晶瑩”。大地上“村晴鶯囀,汀晚鷗嘩,那是咱活活潑潑,悠悠揚揚的性。”倏間變成了釋迦牟尼,遠從廣闊天宇間,掄起斧,將黑暗、愚昧的混沌世界砍除。 下聯,作者淚如淮河,愁壓泰山,悲憤之情令人震憾,可說是驚天地,泣鬼神。“滿腔怪怪奇奇,心如刀絞淚橫流。”此時,人并未絕望,“念蠶鳧啟土,軾轍揮毫,馬揚弄墨”,歷數巴蜀先賢和歷史事件,問蒼天“英雄造時勢耶?時勢造英雄耶?”世事多變,命運難測,前途何以把握,如萍梗飄向何方?“涉巨川耶”。第二段,順著江流而下,遠涉重洋,游歷歐洲、亞洲、非洲、澳州,見到了工業革命后的世界乃至明治維新后的日本。云舫先生曾作有《東西洋賦》,六千余言,介紹五大洲的地理、物產、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在《六十自壽》聯中,更繪聲繪色地描寫冶銅煉鐵,輪船火車,氫氣氧氣,工業商戰,測量術等。還認識到“西人之來,萬不可止;西人之教,萬不可滅。”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世界,誓欲迎頭趕上。第三段可說是對國內腐朽勢力的批判,“嘆區區錘鑿崔巍,夸甚五丁手段?組織仁義,夸甚費蔣絲綸?抽玩爻占,夸甚譙程卜筮?”接連三句,指向那些抱殘守缺的貪官污吏,豺狼當道,是非顛倒,難道會“素貧賤弗終貧賤哉?”在第四段,與上聯的“排閶闔”相對,“赴黃泉,繳還軀殼”,在地府遨游。原以神州大地,“宜仙宜佛,虹彩霓輝”,好似天堂,哪知染上銅臭,害得眾人愚昧無知,倒不若變成螞蟻,以洞為宮,建立小小王國,嬪妃美女如云,伴我進入夢鄉。作者逃避現實嗎?不,在第五段里問道,“畢竟屬聰明誤我,我誤聰明。”罪孽來自“酷濫九經”,書讀多了,竟落得如此下場,累遭迫害。登上城樓,“望銀濤放聲痛哭,哭到海枯石爛”,可謂悲憤已極,達到高潮。作者并未消沉,他振臂高呼:“近約十二萬年后,跟蹤躡跡,聆儂斫玲瓏別式乾坤”(跟著我來,把玲瓏、嶄新的清平天地開創。) 云舫先生在此聯序中說:“飛來冤禍,理所不解,偶一觸念,痛敝心肝。”是“以淚和墨,以血染紙”而成。作者大氣磅礴,思力沉厚,想象奇特,在獄中無一書翻閱的情況下,憑學識功底,將神話、歷史、現實融為一體,把人類、動物、花草鑄入,涉及人名、神名、地名達八十個。風格以豪放為主,間有婉約小曲,起伏跌宕,韻味無窮。云舫先生憑著“學養博達,儒釋道之經,九流百家之言,西方科技之學,朝廷時政之策皆了解于胸。”寫出了天文地理,世事滄桑,人生萬象,讀著感觸頻頻引起共鳴,仿佛歷史長河的波瀾展現在眼前。 (鐘永毅) 。
熱心網友
該是鐘云舫所撰江津長聯吧,1612字呢,有天下第一長聯之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