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二戰對立雙方有兩個陣線:以德日意為代表的法西斯陣線;以美蘇英中為代表的反法西斯陣線。  參加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德國、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7國,前三國是這一陣線的核心。  參加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達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希臘、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新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賓、阿比西尼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利比里亞、法國、厄瓜多爾、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47國。  按照國際會議的協議,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和地區。丹麥、阿根廷、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蘇聯加盟共和國)因為是聯和國的創始會員國,所以也成為反法西斯陣線的一員。  此外,還有3個國家是宣了戰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10日對日本宣戰、阿爾巴尼亞(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對英國宣戰、暹羅(今泰國)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與日本簽訂攻守同盟,并于1942年1月對英、美宣戰。  所以,共有先后61個國家和地區的17億人口(占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熱心網友

二戰到底有多少參戰國家? 事實 2004-05-18 12:50   二戰到底有多少參戰國家?  眾所周知,二戰對立雙方有兩個陣線:以德日意為代表的法西斯陣線;以美蘇英中為代表的反法西斯陣線。  參加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德國、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7國,前三國是這一陣線的核心。  參加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達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希臘、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新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賓、阿比西尼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利比里亞、法國、厄瓜多爾、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47國。  按照國際會議的協議,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和地區。丹麥、阿根廷、白  俄羅斯和烏克蘭(蘇聯加盟共和國)因為是聯和國的創始會員國,所以也成為反法西斯陣線的一員。  此外,還有3個國家是宣了戰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10日對日本宣戰、阿爾巴尼亞(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對英國宣戰、暹羅(今泰國)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與日本簽訂攻守同盟,并于1942年1月對英、美宣戰。  所以,共有先后61個國家和地區的17億人口(占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究竟有幾個戰場?  歐洲戰場:  波蘭戰區  1939。9。1。-1939。9。30。  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  波蘭政府對德國的抵抗至9月17日結束。  舒馬托夫-柳別利斯克地區的抵抗堅持到9月20日。  首都華沙的抵抗堅持到9月28日。  莫德林要塞的抵抗堅持到9月30日。  9月17日,蘇聯紅軍入侵東波蘭。  德國占領有2200萬人口的三萬七千平方哩土地。  蘇聯占領有1300萬人口的七萬七千平方哩土地。  波蘭被瓜分。  (注:這段歷史對蘇聯而言并不光采)  1945。2。  蘇聯紅軍解放華沙和布達佩斯。  芬蘭戰區  1939。11。30。-1940。3。  蘇聯紅軍入侵芬蘭。  國際聯盟將蘇聯開除出國聯。  1944。9。  蘇聯擊敗芬蘭。  北歐戰區  1940。4。9。-1940。6。  丹麥、挪威被德國征服。  法國戰區  1940。5。10。-1940。6。22。  5月10日德國進攻荷蘭、比利時。  5月12日德國進攻法國。  5月15日荷蘭被擊敗。  5月28日比利時投降。  6月13日巴黎被德國占領。  6月22日法國投降。  1944。6。6。-1944。8。25。  6月6日盟軍諾曼底登陸。  8月25日巴黎被解放。  不列顛戰區  1940。7。16。-1940。9。17。  英倫空戰  巴爾干戰區  1940。10。28。-1940。11。  意大利入侵希臘,并被逐出。  1941。4。6。-1941。6。  德軍征服希臘。  北非戰區  1940。12。-1941。2。  意大利入侵埃及并被逐出。  1941。3。31。-1942。5。  隆美爾率非洲軍團占領班西加、巴迪亞、昔蘭尼加。  隆美爾進入埃及,到達阿拉曼。  1942。8。-1943。5。  隆美爾被蒙哥馬利從阿拉曼擊退。  英國占領的黎波里。  英美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登陸。  盟軍征服突尼斯。  蘇聯戰區  1941。6。22。-1944。6。22。  至1941年年底,德國向東入侵600哩,占領蘇聯工業化程度最高、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1944年6月,蘇聯完全解放本土。并于22日這個恥辱日向德國挺進。  意大利戰區  1943。7。10。-1945。4。29。  1943年7月盟軍西西里登陸。  6月5日,美第五軍(馬克·克拉克)進入羅馬。  1945年4月29日,駐意德軍代表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注:另一說法是在1945年5月2日  德國戰區  1941。6。-1945。  1941年6月開始空襲。  1942年擴大到魯爾河流域和德國所有大城市。  1943年晝(美)夜(英)轟炸開始。  1945。1。-1945。5。8。  1945年初,蘇聯開進奧地利、維也納。  1月底,盟軍將德國趕到開戰之初的位置。  3月末,蘇聯渡過奧得河。  4月13日,蘇聯占領維也納、東普魯士、西里西亞。  4月16日,朱可夫向柏林進軍。  4月25日,美蘇易北河托爾高村會師。  5月2日,柏林向蘇聯投降。  5月8日,德國簽字無條件投降。  太平洋戰場:  中太平洋戰區  1941。12。7。-1945。9。2。  包擴阿留申群島  南太平洋戰區  前期為日本與美英荷等國爭奪南洋殖民地  中期主要戰事發生在新幾內亞附近  后期為美國在菲律賓的作戰  中國戰區  1937。7。7。-1945。9。2。  包括緬甸  注:由于中國未在1937年對日宣戰,國際上對此日期不太樂意接受。  說明:表中備注不標注戰役。  二戰的代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人員傷亡是驚人的。據資料統計:戰爭期間,世界各國的人口傷亡達9000萬人以上。  其中歐洲的傷亡人數為:蘇聯約2000萬,波蘭約600萬,南斯拉夫約150萬,荷蘭和比利時共約30萬,英國和不列顛其他國家共約50萬,德國約650萬;在亞洲,中國約1200萬,越南約200萬,菲律賓約110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社會生產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壞。據統計,參戰國物資總損失達400億美元。  其中,蘇聯損失6790億盧布,等于蘇聯全部財產的1/4,戰爭中有1700多座城市被毀。法國在戰爭中經濟損失為1點4億法郎,相當于法國戰前三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波蘭損失200億美元,捷克斯洛伐克為2000億克朗,南斯拉夫為91點45億美元,比利時為1750億比利時法郎,英國為250億英鎊,荷蘭為114點25萬荷盾,中國也高達百億美元之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