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經來后第幾天性生活最佳,還是月經結束后第幾天最佳?老婆有些月經不調的

熱心網友

月經完了十天以后。

熱心網友

好好的愛她啊

熱心網友

有多久了啊?雙方去醫院檢查了沒有?

熱心網友

按月經周期推算排卵期的方法又稱為日歷法。月經和排卵都受腦下垂體和卵巢的內分泌激素的影響而呈現周期性變化,兩者的周期長短是一致的,都是每個月1個周期,而排卵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女性的月經周期有長有短,但排卵日與下次月經開始之間的間隔時間比較固定,一般在 14天左右。根據排卵和月經之間的這種關系,就可以按月經周期來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是從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論根據。例如,某女的月經周期為28天,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經來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從12月30日減去14天,則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為排卵期。除了月經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時間均為安全期。在安全期性交可不必采用任何避孕藥物和避孕工具。  ■利用基礎體溫測量法測定排卵期  基礎體溫是指人體在較長時間的睡眠后醒來,尚未進行任何活動之前所測量到的體溫。  正常育齡女性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呈周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在正常情況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礎體溫較低,排卵后升高。這是因為,當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黃體以及分泌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導致基礎體溫升高,并一直持續到下次月經來潮前才開始下降。下一個月經周期的基礎體溫又重復上述這種變化。  把每天測量到的基礎體溫記錄在一張體溫記錄單上,并連成曲線,就可以看出月經前半期體溫較低,月經后半期體溫上升,這種前低后高的體溫曲線稱為雙相型體溫曲線,表示卵巢有排卵,而且排卵一般發生在體溫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過程中。有人認為體溫上升前的最低點是排卵日,但多數不存在,僅有20%左右女性有此表現。在基礎體溫升高3天內為易孕期,從第4天起直到下次月經來潮前即為“排卵后安全期”。  基礎體溫測量法僅能提示排卵已經發生,而不能預告排卵在何時發生,因此它只能確定排卵后安全期,不能確定排卵前安全期。如果能配合日歷法及宮頸粘液觀察法,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在多數情況下,基礎體溫測量法對判斷排卵后安全期十分可靠,但有時也會遇到體溫曲線不規則,因此不能確定排卵的準確時間,這種情況就不能利用安全期避孕了。  ■利用宮頸粘液觀察法來測定排卵期  本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的約翰和伊芙蓮比林斯兩位醫生根據女性生殖系統周期性生理變化的特點,首創宮頸粘液觀察法來測定排卵期,用以指導避孕。這種方法稱為“比林斯自然避孕法”,并已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近幾年來已有100多個國家推廣使用“比林斯法”。1987年9月,美國家庭基金會威爾遜夫人曾帶隊來我國推廣此法,舉辦了師資培訓班。隨后,天津市計劃生育研究所選擇了300名育齡女性采用“比林斯法”避孕,他們對受試者進行了2000多個月經周期的觀察,僅有3個月經周期避孕失敗。  宮頸粘液由子宮頸管里的特殊細胞所產生,隨著排卵和月經周期的變化,其分泌量和性質也跟著發生變化。在1個月經周期中,先后出現不易受孕型、易受孕型和極易受孕型3種宮頸粘液。  不易受孕型宮頸粘液:為月經周期中的早期粘液,在月經干凈后出現,持續3天左右。這時的宮頸粘液少而粘稠,外陰部呈干燥狀而無濕潤感,內褲上不會沾到粘液。  易受孕型宮頸粘液:這種粘液出現在月經周期中的第9-10天以后,隨著卵巢中卵泡發育,不要嫌麻煩,祝你們早日有一個可愛的小寶寶。

熱心網友

其實懷孕不是什么前后的,,,主要是精子能否順利與卵子結合,,,,建議不要急,,,會如你所愿的,,,不過得在不傷身體的同時,,多做幾次,概率大點,,男的可以補一下,,,每次射精盡量在陰道深出,,,,,

熱心網友

天天做愛

熱心網友

聽 其 自 然 為 好. 否 則 去 醫 院 求 助. 看 雙 方 誰 有 問 題 誰 就 醫.

熱心網友

當然是月經剛剛結束的時候,那樣最容易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