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真相 1955年4月11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8名中國新聞記者遇難。他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犧牲的第一批新聞記者。1955年4月11日中午12時15分,參加亞非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和隨同采訪的中外記者共11人,乘坐印度國際航空公司的包機“克什米爾公主號”從香港起飛途經雅加達轉赴萬隆。當飛機飛越北婆羅洲沙撈越附近海面上空時爆炸起火,機身墜入海中。新華社記者沈建圖、黃作梅、李平,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石志昂、李肇基、鐘步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杜宏,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攝影師郝鳳格以及同機的三名分別來自波蘭、奧地利和越南的記者全部遇難。一時間,舉世為之震驚,各國輿論嘩然。圍繞“克什米爾公主號”的爆炸原因,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調查,直至40多年之后,終于真相大白。定于1955年4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是一次有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參加的國際會議。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這次會議。建國初期,新中國還沒有直飛雅加達的航線,所以周總理原定也準備4月11日乘坐印度包機“克什米爾號”前往雅加達。當時總理剛動完闌尾炎手術,尚未完全康復。因應邀去仰光與緬甸總理吳努、印度總理尼赫魯和埃及總統納賽爾會晤,周總理在昆明臨時改變了行程。4月11日中午“克什米爾號”從香港起飛,但很快就與地面失去聯絡。當時外電報道中都加了一句話:“飛機上沒有中國高級官員?!币驗檫@次謀殺的目標是周總理?。丛拢保踩眨袊饨徊堪l表聲明,要求英國政府和香港英國當局徹底追查肇事者,將特務分子逮捕法辦。但是兇手沒有抓到,直到40多年后,此事才真相大白。原來,這是一起由臺灣特工頭目谷正文主謀的刺殺事件。他們估計周總理會乘這架飛機,便以60萬港幣的巨額賞金買通了香港飛機工程公司的清潔工周梓銘,令他將偽裝成牙膏模樣的TNT炸藥作為洗漱用品送上飛機,結果這枚定時炸彈在飛機起飛4小時后爆炸,造成機毀人亡的慘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