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老兄知道和大和號戰列艦同期建造的武藏號超巨型戰列艦的結局是怎么樣的?感激不僅?。。?/p>
熱心網友
1944年10月24日黎明時分,在菲律賓明多洛島以南西布揚海浩瀚無際的寬淘海面上,2個相距12海里的龐大環形艦隊正向東駛去。在近30艘后桅掛著血染白布的日本海軍旗的戰艦中,2艘像龐大的鋼鐵堡壘般浮在水面上的巨艦——位于第一個編隊中心的大和艦和在其右舷后方行駛的姊妹艦武藏最引人注目。 占整艘戰列艦長度53.5%的主防御區被410毫米厚的舷側裝甲,200-230毫米厚的裝甲甲板和350毫米厚的橫艙壁保護的嚴嚴實實,即使2噸重的航空炸彈從2200米高度投下,也無法擊穿這堅盔厚甲。戰列艦的水下防護在船腫寬達6.25米,裝甲艙壁厚度達64—194 毫米,艦體被分成2 4個主水密隔艙,同時幾乎全部主橫艙壁都達到了上露天甲板。 大戰前的肅殺氣氛籠罩了全艦和全艦隊。大約在10點過后,大約40架美國飛機終于出現在了??罩H,此時天上卷積云密布,給觀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日本艦艦隊的各艘艦艇加速至24節,并以猛烈的炮火在天空交織成密集的火網。10:25,17架美國轟炸機首先向武藏艦發動了攻擊,其中4顆炸彈落在右舷附近。 包括武藏艦在內的全部日本第2艦隊官兵此刻都在咒罵著應該為他們提供空中掩護的航空部隊,艦隊司令栗田本人則在1355向大本營和菲律賓基地航空部隊發出了緊急電報:“第一游擊部隊正在錫布延??鄳穑A計敵空襲將更加激烈。請求基地航空部隊以及機動部隊迅速向可能位于拉蒙灣方面的敵航空母艦艦隊發起積極的進攻?!?:35,武藏艦左傾已達30度,7萬噸巨艦突然急劇向左傾斜,像山一樣龐大的鼠灰色鋼鐵船體猛地翻轉過來,同時艦體內部發生了2次劇烈的連續爆炸。在經受了150架飛機,20條魚雷,17顆炸彈和不少于20顆近失彈的打擊后,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超級戰列艦之一武藏終于帶著 1021名艦員沉入了海底,位置是北緯13度7分,東經122度32分。
熱心網友
日本海軍超級戰列艦 ——大和號(Yamato) 艦史: 自本世紀30年代初葉起,已經躋身于世界海軍強國之列的日本開始在太平洋地區向美、英挑戰。1934年1月,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1936年6月再一次修改國防方針時,明確提出對美截擊戰略。日本海軍的判斷是:美國海軍依然堅持大艦巨炮主義,要奪取對美作戰的勝利,仍須靠戰列艦。為確保在太平洋地區對美作戰的勝算,開戰初期即須消滅美遠東海上主力,摧毀或者奪取美海軍賴以活動的基地,進而殲滅由美本土前來增援的艦隊。為此,日海軍選擇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作為預定海上決戰戰場,并組建以巨型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打擊力量,在海上截擊美國艦艇編隊,確保小笠原群島一線成為不可逾越的海上屏障,在此作戰指導思想下,日海軍趁1936年開始的無軍備限制的時期,投入海軍軍備競賽。日海軍認為,在戰斗艦艇的數量方面,找不到同美海軍抗衡的手段,因而決心集中力量建造巨型戰列艦,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美海軍在數量上的優越地位。于是在1937年制定第3次造艦補充計劃時,確定首先建造2艘“大和”型戰列艦,這就是“大和”號和“武藏”號?! 按蠛汀碧柎_是名符其實的世界最大、最強的戰艦。其標準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3000噸,大口徑主、副炮20余門,航速27節,裝甲厚、防護能力強,同時命中2條魚雷或數枚重磅航彈也不致影響戰斗,故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 ‖F在,讓我們看看它的具體情況。艦首與前甲板 “大和”號艦首的最大特點是呈球形。這種球狀艦首處于水線下約3米的地方。對于這樣的艦首,當時既無現成的理論可以遵循,也還沒有充分的論證,是由日海軍技術研究所通過試驗水池的船模試驗數據決定下來的。建成后,經過試航也證明這種艦首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球狀艦首內裝有水下聽音器,與今天的艦首聲納頗有些相似之處。“大和”號因采用了這種新穎的艦首,水線處約減少3米的長度,排水量節省30噸左右。那時,除日海軍的“翔鶴”型航母、“阿賀野”型輕巡洋艦采用了些種艦首外,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美國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也采用了這樣的艦首。 “大和”號艦首在水線處深進,且垂直,上部明顯前傾,左右則象牽?;顝堥_。艦首前端近似半圓形。這是日海軍戰列艦從未有過的形態。 “大和”號的前甲板也與眾不同,其內側的細腰部呈曲線狀。其形態與美海軍的依阿華級艦相似。然而高速的美艦(33節)顯得細長,而巨型的“大和”號卻肥碩多了。從艦首前部到旗桿處,有左右錨鏈筒,內側有一對小系纜樁,需回收錨鏈時,錨鏈通過導板到達后面的錨鏈輪,并由帶2條螺旋鏈掣的鏈來固定。艦首部的兩舷,從前到后依次可以看到錨觀察臺,防雷具用導索器、鋁球投臺(測水深)、導索器、系纜樁等。鋼質的錨甲板后是木質甲板,一直延伸到后主炮旁。在前甲板上,只在木質甲板前端設有一個通風孔和一個升降口,而在后主炮前邊的擋風板之后集中設置升降、通風口。這樣既可使后主炮前的甲板顯得光凈簡潔,又可利用通風筒來減少主炮沖擊波的影響。 前桅樓、后艦橋及煙囪 “大和”號有2個艦橋,在煙囪之前(以下稱艦橋),是全艦的戰斗指揮中樞。“大和”號一改大型戰斗艦艇艦橋過大的情況,完全從海戰實際出發,顯得十分簡潔。艦橋正面的面積159平方米,側面積310平方米;采取二重筒狀結構,內筒中裝有各種線路和管道,內外簡之間的夾層里設有各種專用小室,外筒周圍則設有與指揮、探測有關的裝置。為減少沖擊波的影響,艦橋外面開口少,封閉而整潔。最上面是旋回的主炮指揮所,內有九八式方位盤,上裝潛望鏡式望遠鏡,下有15米測距儀。主炮射擊指揮所下是防空指揮所,在頂部露天甲板上的防護轉板四周裝有多部高色雙筒望遠鏡。防空指揮所下是晝間戰斗艦橋,也稱第一艦橋。其前面與側面有調風板和防護裝置。通常,艦隊司令長官及其司令部、艦長等指揮參謀人員在此指揮戰斗。下一層是作戰室、休息室。以下依次是上部觀察所、羅經室(即夜戰指揮所)、下部觀察所和司令塔(實際是個通信用通道,即通信筒)等。 “大和”號煙囪之后是后艦橋,是預備戰斗指揮所。火炮實施前后分火射擊時,它也起后指揮所的作用。 “大和”號采用單煙囪,其特點是,各鍋爐的煙道均曲折向后,與煙囪的某一部分相接。煙囪也盡量向后傾斜,以避免排煙影響艦橋工作。為保證煙囪開口部的安全,在開口部裝設一種蜂窩狀板,厚380毫米,上面有直徑180毫米的許多小孔。有孔面積是無孔面積的55%,另外在煙囪前面的傾斜部及側面裝有50毫米厚的防護甲板。這樣,煙囪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主、副炮與高射炮 “大和”號以其巨型主炮聞名于世。3聯裝主炮3座,前部2座,后部1座。當時日海軍對主炮口徑保密,稱為九四式身長45倍口徑的400毫米炮,實際是457毫米。主炮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約2700噸,相當于日海軍“秋月”型驅逐艦的排水量。炮塔防護盾的裝甲很厚:前面650毫米,側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頂部270毫米,底座兩側560毫米。炮塔后部裝有長15米的測距儀,炮塔兩側前面及頂部前面均裝有潛望鏡式瞄準鏡。上述望遠鏡及瞄準具采用潛望鏡式的,是為了盡可能減少火炮沖擊波的影響。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裝填炮彈時,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鐘。發射速度,每分1。8發;最大射程42000米,需飛行90秒。炮彈基數每門炮100發,每發炮彈裝藥量330公斤。揚彈速度每發6秒,裝彈機械化。3座主炮樣式相同,都是由吳市海軍工廠的艦炮部負責研制的。9門主炮若指向一舷射擊,其后座力達8000噸。發射時沖擊波也很強,為此日艦船設計部門煞費苦心。 副炮有3聯裝155毫米炮4座,分別設在上層結構的前面及艦的兩舷。這些副炮本是巡洋艦的主炮,性能比200毫米炮還好。此外,還裝有127毫米高炮24門,25毫米機關炮113門。整個軍艦像個奮起自衛的刺猬,全身豎起了各種武器。 艦尾與后甲板 “大和”號的艦尾也有其特點。該艦采用半平衡舵,前后配置,距離15米,裝在中心線上(以往,戰列艦是平衡舵,兩舵并列裝在一起,易同時受損傷)。后舵大,是主舵;前舵小,是副舵。因艦的慣性大,僅用副舵難以操舵,副舵對主舵起輔助作用。有厚甲板防護的舵機室內有蓄電池、柴油機、油壓泵等設施,即使在動力電源切斷的情況下,主舵仍能工作。 艦尾的形狀近似巡洋艦之尾,只是在艦尾后端面有個平坦的地方,這里原計劃安裝水上飛機回收裝置,后因故未裝。 “大和”號后甲板也較獨特。在后主炮后,有機庫、艇庫、艦載機回收及發射裝置等。為避免火炮沖擊波的影響,機庫、艇庫等設施都在上甲板之下。后主炮之后的甲板是鐵質甲板。后主炮兩舷側的外伸部有隧道狀的艇庫。艇庫后兩舷也有外伸部,其下設有軌道,是移動的小艇吊車在此起放小艇。 后部上甲板在艦尾處明顯低陷,造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的槽,這里是艦載機吊放暫存處,槽前面有開口,通往機庫。 艦內機庫在后主炮前的上甲板、中甲板的中部位置。其前半部有個梯形的區域,在此區域兩側可放置零式戰斗機、水上觀察機各3架。槽兩側設有與上甲板同高的舷臺,舷臺上有艦載機的發射裝置。此外,艦尾還有起倒式起重吊放裝置等。 從1913年到1942年的29年里,日本海軍共建成戰列艦12艘。其中“大和”號(還有同型的“武藏”號)艦齡最短(1941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強,裝甲最厚,被譽為無堅不摧、固若金湯的海洋鋼鐵城堡。因此,迷信大艦巨炮制勝論的日本海軍對它的期望值很大,認為憑借象“大和”號這樣的單艦威力就可馳騁太平洋,與美艦隊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特混艦隊的打擊下,“大和”號幾乎無所作為。它作為聯合艦隊旗艦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出師受挫,繼而投入馬里亞納海戰、萊特灣海戰,均未取得令人注目的成果。最后于1945年4月7日,作為第二艦隊旗艦(司令長官伊藤整一海軍中將),“大和”號率輕巡洋艦“矢矧”號及8艘驅逐艦駛向沖繩海區,企圖對登陸盟軍進行特攻。但在航渡途中,遭到美航母群的突擊,中千磅航彈7枚,小型航彈數十枚,隨即沉入九州坊之岬附近的大海?!按蠛汀碧栐嵘砗5?,標志著帝國海軍從明治建軍起的70余年歷史宣告結束,日本軍國主義的末日也臨近了。性能諸元:排 水 量 64,000噸(標準)/73,000噸(最大) 載 機 6架浮筒式水上飛機 航 速 最大27節 主 炮 三座三聯裝18英寸(457mm)主炮 副 炮 三座三聯裝6英寸(155mm)主炮 高 炮 127mm防空高炮24門,25mm高炮113座 艦 員 2400人 關于武藏號結局的細節可在下面的網址找: 。
熱心網友
最后完成了么?當時日本傻··吧造航母的錢拿來造這兩個家伙·大和號完成了··五臟好像根本沒完成··去百度找··資料多的是
熱心網友
1944年10月24日,在菲律賓明多洛島以南西布揚海,被美軍飛機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