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在93年的《艦船知識》的某期上介紹過,中國大約有100艘潛艇,96年左右的《艦船知識》上有一期發表了《英國簡氏艦船年鑒》的一個文章,估計在2000年左右中國的潛艇數量會降到50-60艘,在2002年左右的某期《艦船知識》上又是《英國簡氏艦船年鑒》的一個文章,估計中國有70艘的潛艇,現在大概也還是這個數字吧
熱心網友
打一仗才知道
熱心網友
毛主席曾說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印度更不值一提。
熱心網友
我想可以,
熱心網友
印度和我國海軍實力相近(我方稍微弱一些)但他們的強項是裝備好大船多,而我們是小船多戰術精,真正打起來勝負很難判定。 在這里我向你介紹一下為什莫會出現上面的格局,2戰后我方的軍事思想主要來源于前蘇聯,他們倡導的是小船(小型驅逐艦)為主大船(航空母艦)為輔的作戰策略,再加上解放后我國軍費不足因此當時的國家主席毛澤東采取了小船模式即優先發展靈活艦只的策略,這樣為我國節省了不少軍費,而這種策略也經過了實戰的檢閱。對越爭奪南沙群島一戰中我們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就充分證明了這個策略的正確(不要瞧不起越南海軍,當時美越戰爭美國戰敗,一些軍艦被越南海軍收編再加上前蘇聯提供的艦只,越南的海軍實力足以對當時的我們造成很大的威脅)。越南的軍艦以大船為主,我們那時海軍剛起步,軍艦都是當時收繳國民黨和將漁船改裝的,實力可想而知,而我們采取靈活作戰模式用小船繞著他打,最后取得了勝利。 現在和當時的情況一樣,我們為了對付美國的航母,大力發展潛艇,而印度大力發展大船,各有各的優缺點。我們靈活性強但戰場控制力弱,印度戰場控制力強但靈活性差,因此真正打起來要看那時的策略才能判斷誰勝誰負。我發現我們現在的戰術方針有些改變,我國已經開始采購一些大船來彌補我們的不足。 此外印度的主要敵人是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的海軍戰斗力幾乎為0,因此他們的主要精力不在海軍,而我們為了解決臺海問題大力發展海軍,因此現在我們和印度不相上下,但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就能遠遠超過他。還要再說一點,即使中印開戰,決定勝負的也不在海軍,而在空軍和陸軍,因此不必在乎太多。
熱心網友
??Q篳Y源?^不重疊, 海??]有開?鸕謀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