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erewrewrtret
熱心網友
很久沒有自己在家做飯了。一是因為最近比較忙,二來是因為變得懶了。于是就找借口說天太熱,根本進不得廚房。昏昏浩浩的就把整個夏天給交待進去了。結果昨天上稱一稱,驚訝的發現原來不知不覺間又少了好幾斤肉!猛然想起今年我生命中嚴重的殘缺了什么。按照俺們以前家里的習慣。凡是快到冬天的時候,就要例行的“貼秋膘”。也無非就是找個借口吃些個好的。俺們家的“貼秋膘”活動最猖獗的時候能從立秋一只斷斷續續的貼到春節。當然以正月為頂峰。 話扯的遠了,兜回來。主要是因為最近饞戰勝懶了。所以決定找機會貼貼膘。 要說吃肉,我是真的喜歡。別管牛羊豬雞鴨魚,大小通吃,來者不拒。不過話說回來,要說好吃還是水產品好吃一些。脂肪、膽固醇低,蛋白質高,何樂而不為?建議各位今后還是是黨的在食譜中多添加一些水產品。 要說著正宗的糖醋鯉魚,應該是算魯菜。原來是因為黃河里邊的鯉魚肉質鮮美而名揚中外。這原料的一關讓山東給占了去了。老派的做法應該是首先把鯉魚去磷、去內臟。兩面用刀先平行的來上那么幾下。再用鹽稍微的腌一下,接下來在魚的兩面均勻的拍上生分。放到油鍋里炸。這中間一定注意兩點:剛開始的時候油不能太熱,要等于變硬了以后再把火開大,炸成金黃色出鍋。再有就是剛下油鍋的時候可能會粘鍋。別擔心,千萬別動。等魚外邊的生分變硬了自然就不沾了反過來炸另外一面的時候也一樣。。等于炸好了以后再用蔥花姜末蒜瓣和著糖和醋一起放到小鍋里勾兌出來一鍋汁。最后的一道上桌前的工序就是澆汁。這樣的做法為我所不接受原因有二。首先是因為炸魚一定要炸透。并且要囫圇個的炸。可是我沒有這么大的鍋。并且太浪費油了。其次,澆汁的做法偏重于酸甜口。并且不容易入味。 我的做法是在原來魯菜的糖醋鯉魚的做法上變種得來的。但還不是紅燒,因為放了大量的糖和醋。首先也是把鯉魚拍上生分,但是不用在魚面上花幾道。在魚肚子里塞上些蔥姜蒜。放到油鍋里便略微的煎一下兩邊。(因為用的油不多,所以是煎不是炸)然后把事先用蔥姜蒜和著糖醋白開水混合成的一碗湯倒在鍋里。湯的分量以剛好末過魚為宜。然后開大伙把水煮開。這時候放進去一勺豆瓣醬(我一直認為一道菜就像一首曲,好菜就像好曲一樣得要高音中音和低音的完美組合才算數。而糖醋就像是高音和中音,雖然可以繞梁但是不夠渾厚。而豆瓣醬的味道就像是渾厚的低音。醬油也算是低吟,但是不夠豆瓣醬的鮮咸來的渾厚)當然口重的可以適當的再放一點點醬油。開鍋后轉小火咕嘟一會,其間還要把魚翻個身,好讓兩邊都入味。等燙收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起鍋了。因為我一個人吃飯只要一個菜就夠了。為了均衡一下營養我在盤子里用生菜葉子先鋪了一層。滾燙的魚湯會把地下的生菜燙熟,別有一番味道。 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差點忘記交待了,那就是起鍋之前別忘了到一點高度數的白酒。我的首選是紅星二鍋頭。因為是糧食酒,所以味道醇厚。這一點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醋酸的學名叫乙酸,而二鍋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當乙酸在高溫情況下遇到乙醇的時候發生化學反應就會變成乙酸乙酯這玩意兒可是有著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香味的。想來學過化學的地球銀應該都知道的。 吃魚的時候首先在來他一小杯乙醇。一邊看電視一邊不時地來他一小口。一小杯二鍋頭下肚活血舒筋。完后來一碗米飯,上邊澆上一點魚湯來幾片生菜。嘿嘿,美呀! 。